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十八章 吴淞失守,长江门户洞开

第十八章 吴淞失守,长江门户洞开

    1.吴淞的布防

    英军攻陷乍浦后,杭州一带人心惶惶。又有流言说英军将进攻嘉兴、杭州。一时间,民众惊慌,意欲逃难;官员惶恐,仓皇应对。可实际的情况是,英军压根儿就对杭州不感兴趣,而是继续北上,直扑吴淞口而去。

    看看地图,想想英军扬子江战役的目的,就知道英军为什么不找杭州的麻烦,而直扑吴淞。

    吴淞口是黄浦江流入长江之处,是防御长江的第一道屏障,也是今天上海市的门户。当初的上海,只是江苏省松江府下辖的一个小县,不是什么大得不得了,要紧得不得了的地方。而吴淞口就不同了,它是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之处,距离长江口仅30千米。吴淞口一旦有失,长江的门户就大开。因此,明清两朝,吴淞口都是最为重要的海防和江防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英军从乍浦撤离,直奔吴淞口,这是英军扬子江战役的目的使然。扬子江战役的目的就是控制长江,封锁京杭大运河,从而切断清政府内陆水运交通,使清廷漕运受阻,南北物流阻断,逼迫清廷尽快低头认,进而达到英国的战争目的。

    要想控制长江,必须拿下吴淞口。所以,英军根本不会对杭州动心,他们就是要直奔能够达成战略目的吴淞而去。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九日(1842年5月28日),英军撤离乍浦,向吴淞口方向集结。

    四月三十日(6月8日),英军出现于吴淞口附近。

    五月初六日(6月14日),英军舰船集结完毕。抵达吴淞口的英军共有战舰8艘、武装轮船6艘,运输船14艘,陆军士兵约2000人。

    鸦片战争以来,吴淞口一直是江苏海防的重点地区。从伊里布开始,到继任的裕谦、再到现任的牛鉴,这些两江总督都对吴淞口的防卫十分重视。

    经过这几位两江总督的努力,吴淞口构筑了十分完备的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可以和颜伯焘修筑的厦门石壁防线、裕谦构筑的定海土城防线相媲美。

    吴淞口的防御体系大体如下:

    一是从吴淞镇到宝山县城六七里长的江岸上,共筑土塘26座。这些土塘既能御敌又能藏身,俨如一道长城,牢牢地锁住吴淞口西岸。土塘上共设火炮150余门,统称为西炮台。西炮台由江南提督陈化成亲率苏松镇总兵周世荣部1300人防守。

    二是在吴淞口的东岸筑有一个略成圆形的炮台,安炮27门,称为东炮台,由署理川沙营参将崔吉瑞带兵1000多人防守。东西炮台互为呼应,可形成一定的交叉火力。

    三是在宝山县城(今上海市宝山区),设立大小火炮50余位,驻防清兵2000人,由时任两江总督牛鉴坐镇指挥。

    四、在宝山县城西北约1.5千米的小沙背,由徐州镇总兵王志元率兵700人,防备英军迂回包抄,以确保西炮台的安全。

    五、所有水师战船、征用民船等皆列阵于东西炮台拱卫内的黄浦江上,防备英军舰船攻入。

    吴淞的防务布局,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2.牛鉴的自信

    吴淞口完备的防御体系,让时任两江总督牛鉴觉得击败来犯英军易如反掌。可惜的是,这种美好愿望,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牛鉴,字镜堂,号雪樵,甘肃武威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牛鉴中进士,其后做着小京官,慢慢熬资历。

    道光十一年(1831年),牛鉴才从道员开始,做起了地方官。放外任以后,他就一路升迁,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

    道光十九年(1839年),牛鉴署理江苏巡抚,不久,升为河南巡抚。

    在河南巡抚任上,牛鉴很是风光了一把。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堤,大水蔓延肆虐,河南省城开封被大水包围。当时,开封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官员都主张放弃开封,搬迁省城。但是牛鉴力排众议,统筹指挥抗灾抢险。对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和趁乱四处抢劫的不法之徒,牛鉴毫不手软,捉住直接咔嚓了脑袋,确保了地方秩序。同时,他发动官员士绅,搞了个分段责任落实到人。所有官员士绅划定区域,一人一块,人人有份,由他们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抗洪和难民安置工作。

    即便是牛鉴指挥若定,但是大水还是涌入了开封城。牛鉴伏地痛哭,为民祈祷,把河南的老百姓感动得鼻涕眼泪齐流,直呼牛鉴为青天大老爷。老百姓自发集结万余人,带着抗洪工具,奋勇向前,终于堵住缺口,保住开封无虞。

    开封抗洪之后,牛鉴“临大事而有静气”的形象,就深深烙印在道光脑海里了。定海、镇海失守,两江总督裕谦自杀,道光就将两江总督的官帽子扣到牛鉴的头上。在英夷汹汹,沿海不靖的时候,不正需要这样能沉得住气的官员吗?

    牛鉴为官近三十年,从地方道员到封疆大吏,也就短短九年光景。一直以来官声不错,尤其是河南治水,更让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从河南调任两江总督时,一千多名父老守着他的官署衙门,垂涕挽留,一夜不愿散去,搞得牛大人只能偷偷从后门溜出去,然后绕道起程。即便如此,河南百姓还是“沿途跪送者不绝”。

    牛大人真的是个不错的官。如果没有这场倒霉的鸦片战争,牛鉴应该毫无悬念地进入大清能臣廉吏的行列。

    对金发碧眼的洋夷,牛大人并不了解,他没兴趣了解。和当时大清的官员一样,牛鉴对洋夷的态度是不屑一顾的,怎么会去了解他们呢。当然,等到真的和洋夷交过手,打过仗以后,大清的官员们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认为天朝百不如人,沦为彻头彻尾的投降者。琦善、伊里布、颜伯焘、余步云之流,就是其中代表。牛鉴后来的表现,和前面几位相比,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牛大人刚刚上任两江总督,对办理夷务充满自信。他向道光皇帝自信地上奏了自己详尽的应敌方案。牛鉴的自信源于吴淞完备的防御体系,但是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英军的实力。

    对英军火炮的射程、武器的性能、战术战法等问题,牛鉴几乎是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就满怀信心地向皇帝上奏应敌方案,这还真的有些不靠谱。

    和他一样,对夷务一脑子糨糊的道光皇帝,看了牛鉴的应敌方案,高兴地表扬这方案“水陆交严,深得以静制动之法”。道光和牛鉴君臣二人,一个自吹自擂,一个不吝夸赞,如此表现,堪称傻逼。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廷君臣对敌人毫不了解,如何保证立于不败之地呢,难道就凭那份想当然的,所谓的应敌方案吗?

    3.吴淞口之战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1842年6月16日)凌晨,英军开始进攻吴淞口,驻守吴淞西岸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督军开炮,吴淞口之战正式打响了。

    陈化成,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县人。16岁时随伯父移居台湾,后入行伍,凭着英勇善战,真刀实枪地博取功名,从普通一兵,升任把总、千总,后嘉庆年间任参将、道光年间任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

    道光二十年六月(1840年7月),陈化成调任江南提督,时年他已是64高龄。到任后,陈化成在时任两江总督裕谦的支持下,构筑和完善吴淞炮台。吴淞口防御体系的建成,陈化成出力最多。

    陈化成任江南提督时,“不入官衙,即驻吴淞海口”。他谢绝了当时江苏巡抚梁章钜特地为他安排的行署公馆,在前沿阵地的破旧营帐中“与士卒同薪胆者三年”。吴淞一带老百姓对陈化成敬爱有加,称“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

    英军来犯时,陈化成率先指挥兵勇开炮。一时炮声四起,交战正酣。有中方记载说,陈化成率部曾击中几艘军舰,但英方资料中没有类似记载。

    东、西炮台和英军激烈炮战时,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作战占了便宜,心里担心功劳被陈化成独占。于是,牛大人就急忙离开自己驻守的宝山县城,摆起总督仪仗,领军前去增援。

    牛总督时刻不忘摆谱,领军打仗也要坐轿子。孰料他的绿呢大轿,正好暴露了总督大人显贵的身份。英军军舰发现了这一队排场浩大的仪仗队,于是就毫不客气地瞄准绿呢大轿来了一发炮弹。这一炮炸死轿夫和护卫亲兵十几个,牛总督倒是命大,啥事没有。

    仪仗挨了炮轰,牛鉴吓破了胆,急忙钻出轿子,领着部下风风火火地跑路而去。牛总督一开跑,其他兵勇也就争先恐后,一路狂奔起来。本来清军炮火远不及英军的猛烈,各处清兵正打得艰难无比,突然看见有部队撒开脚丫子跑了,顿时内心崩溃,撂下家伙,四散而去。

    牛总督一跑,紧跟其后逃跑的是,驻守在宝山县城西北小沙背的徐州镇总兵王志元部。不久,驻守东岸炮台的署理川沙营参将崔吉瑞部也纷纷溃散。

    英军攻陷东岸炮台后,腾出手来,专心对付战斗在西岸炮台的陈化成。由于王志元部逃跑,英军开始从小沙背登陆,陈化成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陈化成部下,与他一起驻防西岸炮台的苏松镇总兵周世荣,见英军攻势猛烈,拉着陈化成要求撤兵,被陈化成骂了个狗血喷头。贪生怕死的周世荣也不在乎被骂一顿,这时候还是保命要紧。于是,他就撂下陈化成,带着自己的人马撒丫子撤退了。

    西岸炮台上只剩下陈化成和几十个亲兵,继续坚守反抗。中午十二点,英军分两路,向陈化成扑来。陈化成拼死力战,英勇殉国,部下官兵8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吴淞口失守,牛鉴放弃宝山县,逃往太仓。英军兵不血刃,占领宝山县城。

    五月初八日(6月16日)晚,即英军攻破吴淞口、占领宝山县城的当晚,从印度、新加坡等地赶来的英国援军抵达吴淞口。此时,英国在华远征军的各类舰船总数达100余艘,总兵力达2万人。如此规模的近代化海陆军,其战斗力之强悍,远非冷兵器思维下的大清君臣所能想象,大清败局已定。

    五月十一日(6月19日),上海守军出逃,英军未动一枪一炮占领上海。

    吴淞口失陷,两江总督牛鉴认为,英军不会在两江地界上盘桓太久,而是会像以前一样,一路北上,直逼天津。他的两江地界,不久就会安宁。

    牛鉴明显是打错了算盘。他不知道英军有个扬子江战役的计划,更不知道扬子江战役的目的。现在吴淞口失陷,长江门户洞开,英军控制长江、封锁京杭大运河的目的即将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