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本质 > 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

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

    作者:马化腾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

    马化腾,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汕头,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马化腾在1998年创办腾讯,并于次年推出了此后深受国人喜爱的即时通讯工具QQ。2004年,腾讯在港交所上市。2010年在遭遇“3Q大战”后,腾讯注入了更多开放和分享的元素。2011年,腾讯推出“开放平台”战略,微信横空出世。2013年,马化腾富有前瞻性与战略眼光地提出了“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等,希望共建连接人与人、人与设备以及人与服务的互联网新生态。

    作为腾讯的掌门人,马化腾低调而务实。他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经常站在“小白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为腾讯注入了以技术为驱动、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以产品力见长的DNA。在领导力上,马化腾强调群体智慧,让不同团队之间良性竞争,从而让腾讯不断涌现出明星产品。

    马化腾代表文章(演讲)有《以“互联网+ 实体”打造数字经济》《欢迎来到分享时代》《打开未来之门》等。

    2013年11月10日,腾讯举办“WE大会”。在演讲时,马化腾分享了自己对互联网发展的思考,被称为“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站在今天回望,他在演讲中提到的“连接一切”“大数据”“开放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等,不仅成为腾讯在过去五年的战略,也成为至今还在影响互联网趋势变化以及行业的行动方向。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但能看到一个智者的前瞻性思考,还可以复盘和展望如何让其变成现实。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思想和最新技术,但是更需要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互联网,尤其是未来互联网会走向何方、有什么发展。作为一名从业者、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就会从一个已经成为企业家的IT男又回到我以前的梦想。在很小的时候,我很喜欢科学,希望成为一个天文学家。但是很可惜,这个梦想没有实现,我现在搞计算机,搞网络,经营企业。

    前几年,有一个事情挺打动我的:腾讯还没有上市的时候,我跟我们几个创业伙伴在一起,当时团队里面也有一些喜欢天文的同事,我就梦想说,现在大家都没有时间去观测星空,而且周围光污染特别严重,要找一个地方看到星星很难,能不能找个地方安装一个望远镜自动地连接到网络上,可以随时在计算机或手机上观测天文现象,甚至可以分享给全网的用户和同好,那该多好。

    当时,大家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畅谈一番而已。没想到过了几年,有一天,我们的创始团队中有人告诉我,他实现了。他们跑到云南丽江雪山上买下一个民居,在那边搭建了一个天文台,联了网,可以远程控制,远程自动打开观测,传回图片,我觉得很神奇。

    我今天讲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我们虽然在做企业,但没有磨灭我们的梦想。我们还是在追求如何能通过科技去实现一些很酷的事情,做一些没有这些技术以前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我始终抱有这样的一种热情。

    下面转入正题。四十多年前,计算机第一次与人类连接,互联网迅猛发展,全世界所有的计算机连接了起来,诞生了很多新现象。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很多企业家觉得互联网是新经济、虚拟经济,跟自己所在的传统行业没有关系。但我想借助一些案例来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实体、个人、设备都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已经不再是虚拟经济了,以后会是实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大趋势。

    第一,连接一切。智能手机是人的器官的一个延伸,这两年来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有摄像头、有感应器,几乎人的器官都能通过智能手机得到延伸,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了,这是前所未有的。

    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也看到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微信公众号便是人和服务连接的一个尝试。所以,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这些都是互联网在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一种提法,它最终会是很大、很全面联系的一个网络实体,这也是我们谈论未来一切变化的一个基础。

    第二,“互联网+”。互联网“+”的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的就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很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互联网+通信”是最直接的;“互联网+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影响很大;“互联网+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已经把以前的游戏颠覆了;“互联网+零售”产生电子商务,过去人们认为电商的规模想象空间很小,但现在它已经不可逆转地影响了实体零售行业。还有,最近“互联网+金融”非常热,讨论很多。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已经不敢轻视互联网这个话题了。

    不过,这里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互联网一定要“+”上你所在的行业吗?这是改良还是颠覆?你所在的传统行业不管怎么做,都永远不可能打造成互联网企业吗?

    我的观点是,传统行业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依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仍然只是一个工具。

    比如,我们看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的技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又诞生了电力的技术。从那时候起,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发生了变化。很有趣的是,蒸汽机发明之后,蒸汽机的动力可以大大加速印刷的量,书籍被大量地印刷,从而带来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培养了大量有知识的人。这与你现在看到的互联网的传播、通信的特征很接近。

    再看电力的产生。电力催生了很多的东西,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话都有利于资讯的传播和沟通。我们现在看到,互联网也有这样明显的特征。互联网是否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所以,有这样的推演之后,所有的传统行业不用怕。过去没有电的时候,金融行业也可以运转,各银行之间也可以记账,交易所里通过经纪人叫价也可以成交。只不过有了电之后,这些都可以电子化了。所以,“互联网+”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理所当然的顺势而为。我相信,互联网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

    第三,开放的协作。《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里面提到,未来大企业的组织架构会走向分散合作的模式。有人说,中小企业是不是更有效率?大企业应该不存在了吧?就像现在网购有了平台之后,很多小的电商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我认为,大企业还会存在,但是形态一定要转型,它会聚焦在自己的核心模块,将其他模块和社会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业进行分享、合作。

    前不久,我在上海参加了一个论坛,同台嘉宾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未来5~10年,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一半;未来10~20年,银行或大部分银行营业点的前台会消失,后台也会消失,只保留中台——服务。

    服务的核心是中台,因为前后都可以外包出去,这是一个大方向。

    第四,消费者参与决策。这个也非常有意思,互联网把传统渠道的不必要环节、损耗效率的环节省掉了,让服务商与消费者、生产制造商与消费者更加直接地对接在一起。生产制造商和服务商可以如此之近地接触消费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消费者的喜好、反馈可以很快速地通过网络来反映。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精神,是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极致的用户口碑,这种精神也会出现在厂商和服务商身上。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种类不多,但是做得很精,有大量的用户反馈,有自己的“粉丝”,讲究的是产品体验。这给我们带来反思,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消费者参与决策是如此重要。

    第五,数据成为资源。大家现在谈大数据和云计算非常多,因为我们连接的多了,传感器很多、服务也很多,像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都聚合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电商现在非常热,为什么电商可以转向金融,借助用户和商家的信用提供信贷?都是大数据在背后起作用。腾讯社交网络是非常大的一个平台,我们也在研究社交网络对于一个用户的信用能产生什么影响。这里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设想,比如,如果我们不知道某个用户的信用情况,那么可不可以做一个算法,根据他朋友的信用来算出他的信用?

    大家知道搜索引擎有一个算法是“Page Rank”,根据每一个页面的调度指向来算出这个页面的值,可以影响到它的排序。我们想象,人的社交属性是不是可以进行信用排序和算法迭代呢?以后可能会出现“人品排名”,你结交的朋友的人品比较好,你的“人品排名”就高。因为从常理来说,如果你的人品不好,你的朋友就不会跟你交友。这是我们的设想,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成绩。

    还有一个案例很有意思:基因测序。当年检测一个人的基因特别困难,现在科技发达了,基因检测的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通过“BT+IT”,即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有的公司用大数据的方式,把每个人测出来的基因数据全部存储起来。一个人的基因是6G的数据,它会尽量多地检测,能检测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人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一个人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性格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某种疾病,都可以通过基因来检测。

    用大数据的算法来处理医药问题,也会和传统的医学理论不太一样。现在给一个人看病,只是看他患病的特征与哪种病症吻合,然后推导出应该对哪个部位对症下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某些药可能专门是用来改变基因的。这个思路很开放,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大数据应用案例。

    第六,顺应潮流的勇气。很多人知道应该这么做,但事到临头又没有做。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很多。比如,柯达当年在胶卷市场的利润很高,它把数码相机雪藏起来,希望越晚发现越好,但当数码相机普及时,它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最终失去了市场。

    最近一两年,我们行业这样的案例也有不少,比如诺基亚和黑莓。一年半前,你想象不到诺基亚为什么倒得这么快,它的市场曾经高达2000亿欧元,最后却以很低的价格卖掉了手机业务。黑莓市值最高时超过600亿美元,现在40亿美元还卖不掉。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血淋淋的案例,它们是巨人时,我们还是小弟弟。我们看到,巨人稍有不慎,稍微没有跟上形势,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所以,即使我们自己的市值高了,也要时刻保持危机感。你一定要深思这个行业怎么发展,现在你拿到了所谓的船票、门票,能不能走到终点不一定,还是要多多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随时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未来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可能灰飞烟灭。

    这其中,还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腾讯过去做了很多,外部和内部都做了很多改革,这能让我们初步拥有这样一个符合未来发展的基础,但是我也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

    第七,敲警钟的思考:连接一切可能带来的风险。

    前几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把几亿年以来的森林资源、地下所有的煤炭、石油,都在近几百年内消耗掉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现在的空气、水、土壤质量,都需要我们之后来还债,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还有高科技制造假的有毒的食物……可能你都看不出来。过去科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现在我们在承受它带来的痛苦。

    互联网一样有这个问题。互联网发展得很强大,有些坏人太高兴了,拿它来做坏事。有一些比较新兴的互联网“擦边球式”犯罪行为,警察抓不着,也没法抓,法律也治不了他们,因为还没有写进法规。我们都遇到过这种问题,甚至一度对一些灰色产业链束手无策。

    互联网的广泛连接,还会带来一些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经常看手机,眼睛就变花了,低头族的脖颈也不行了,对健康有影响,甚至对人际关系也有影响。有了社交网络,大家见面、吃饭、开会全在玩手机,反而更冷漠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我只是抛出来,我没有答案,如果有好的建议,大家可以反馈给我。

    点评1

    马化腾的乐观与务实

    何刚

    《财经》执行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主编

    从1998年创业至今整整20年,腾讯之庞大,应远超小马哥预期。腾讯原本有可能在3Q大战后逐渐衰落,如果没有及时反思并改弦更张,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今天的腾讯,是近10年浴火重生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看,马化腾可谓下盘扎实的掌门人,且懂得适时应变,能抓住商机。他相对务实的言行风格,也化解了很多敌意。《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就是典型的小马哥式智慧。

    该文做了七个预测,站在今天看,多数已是业界共识。我注意到,他强调连接一切的重要性和警惕相应风险的重要性,表明他并不自以为是掌握未来钥匙的先知。

    比这七个预测更重要的,是他说的这段话:“很多企业家觉得互联网是新经济、虚拟经济,跟自己所在的传统行业没有关系。但我想借助一些案例来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实体、个人、设备都连接在一起,互联网已经不再是虚拟经济了,以后会是实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大趋势。”

    这段话说得很中肯,这可是他在5年前说的。或许有人后悔,当初为何没有重视他这个洞见。

    马化腾的公开演讲不多,惊人之语更少,但他对未来的乐观和务实行动,则会打动有心人。这也是华南籍企业家容易成事之处。当你看到大海或星空的辽阔,那就倾力而往,全速巡航,而不必山呼海啸,得意扬扬。纵观4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发展,着眼未来的观察力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力,缺一不可。

    点评2

    “人为本”是移动互联的原动力

    余玉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了7.72亿,网络普及率为55.8%,网民平均每周上网27个小时,约占总时间的16%。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以席卷之势扑面而来,无论你我接受与否,甚至没有给我们留下选择的时间,我们早已进入或被动进入,这已是现实。疯狂的移动互联使万物连接,让人类的感知世界无限扩大,从之前的“有所不知”到现在的“无所不知”。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阐述了“人类器官延伸论”。现如今,不论是微信、微博,还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都是人类器官的“电子延伸”或体外进化。

    腾讯的市值超千亿美元,已成为世界移动互联网中的翘楚,这篇文章道出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身处其中谋发展的生存之法。从市场角度出发,对于现如今的互联网企业,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矛盾与发展如影相随,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也落下了众多后遗症。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我们虽身着遮体之物,却感觉裸体示人;曾几何时,移动互联在时间占比上,逐渐取代家人,成为我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来看,一切科技的发展皆为人,“人为本”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移动互联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根源于生活,它的发展历程紧密遵循人类生活的发展轨迹。移动互联科技和呈现形式在不断改变,改变是因为人类不断改变的需求。换言之,移动互联企业能否基业长青,关键看它每一步改变的真正出发点是什么。

    移动互联发展,终须“以人为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马化腾 经典语录

    ① 资源只是加法,产品力才是王道。10个都弱不如1个很强,否则一堆做不起来的产品,只能减分、分散精力。

    ② 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

    ③ 互联网是主体经济社会的一部分,“互联网+”将连接实体、产业、服务、个人、设备等一切基本要素,创造出一个“互联网+”的生态体系。

    ④ 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场的序幕正在拉开。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

    ⑤ 我喜欢用“半条命”来形容现在的腾讯。过去我们有很多不放心和不信任,出于本能全部自己做,但现在我们真的是半条命,另外半条命属于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