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109页

第109页

    当今很多万众瞩目的女明星,都有着秀气的脸庞和精致的小下巴,特别是下巴,仿佛越小越好,很多有明星梦的姑娘甚至会去做整容手术,把左右两侧的下颌骨削薄使得脸型看起来更窄。为什么小下巴会成为一种美的特质,受到人们的追捧呢?这很可能和食性有关。小的下巴意味着不充分的咀嚼,不充分的咀嚼意味着绵软精致的食物,而绵软精致的食物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则意味着更高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所以小脸往往和优渥的家境联系起来,这在择偶时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反之同理,宽大的下巴往往意味着经常咀嚼粗糙的食物,粗糙的食物则代表着糟糕的生活品质,也暗示着匮乏的生活状态。匮乏是苦难的根源,人们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与其有关的现象和事物,所以在认知模式和社会经验的共振作用之后,人们便产生了对小脸的偏好,尽管这在当下只是一种假说,但是受到了为数不少人的支持。

    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也给了我们一个启迪,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下巴、牙齿的情况,推断出灵长类的饮食习惯甚至生存环境,无论他生活在现在还是几百万年前。

    比如,就在能人化石被发现于奥杜威峡谷的前一年,另外一种古人类化石也被利基家族在同一地区发现了,后来这个人种被命名为“东非人”[其后被改名为鲍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被划分到了人属以外,成了现代人的远房亲戚]。“东非人”的化石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宽而厚的下颌骨,尺寸巨大且顶端被磨平的臼齿,头顶上的矢状嵴(头骨正上方突出的一段骨棱)等等,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测出化石主人生前的食性。比如,“东非人”的食物应该以粗糙的植物为主,因为咀嚼这些食物时下巴需要承受频繁且巨大的负荷,下颌骨变得粗壮正是对这种食物性质的一种适应。同时,臼齿(即槽牙)的尺寸比现代人大很多,更大的牙齿意味着更厚的牙釉质,更厚的牙釉质也意味着更坚硬的牙齿,方便研磨各种植物的外壳和纤维,臼齿的齿面被磨平,说明高强度的咀嚼是一种长期行为。值得一提的是,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是由致密的无机盐构成的,其硬度接近金刚石,非常坚固,即使在这么坚固的结构上,还能发现细小磨损的痕迹,一般认为这些痕迹是由沙土中的石英造成的,这也暗示着一些食物是“东非人”从土里挖出来的,比如根茎一类的植物。

    同时,东非人的头顶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名叫矢状嵴,这个结构是用来固定发达的咀嚼肌的,头上有这种结构的动物往往都有着超强的咬合力,比如大猩猩的头骨上就有着清晰的矢状嵴,它们的咬合力可达500多千克,配合粗大的牙齿,大猩猩的嘴几乎相当于一部碎木机,因为他们以各类植物为主要食物,不得不演化出这样的性状。矢状嵴和强壮的咀嚼肌虽然可以给东非人和大猩猩这些灵长类物种带来巨大的咬合力以增强适应能力,但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限制,因为脸两侧的肌肉太过强壮和发达,对头部形成了挤压和捆绑,仿佛在人的脑袋上勒了两圈自行车内胎,脑容量的发展因此大大受阻了。

    2004年,《自然》(Nature)的一篇封面文章讨论了咀嚼肌和脑容量之间的关系。大约在2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的脑容量有过一次迅猛的增长,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个原因此前几乎从未被人注意过,那就是我们祖先体内一个名叫MYH16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次基因突变,使得人类头部负责咀嚼的肌肉生长放缓,而头部两侧肌肉的减弱极大地缓解了头部生长发育时遇到的束缚,使得更大的脑容量成为可能,这也使得人类的一系列更复杂的认知行为有了存在的基础。

    但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在自然界中,演化的基本逻辑是先有基因突变再有环境选择。一个突变出现以后能不能被环境筛选出来,要看出现了这一突变的个体是否有更大的可能繁衍自己的后代。MYH16的突变使得咀嚼肌的发育变缓了,通常来说,具有这个突变基因的个体,进食的效率也会因此降低,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在原本已经充斥着种种匮乏的环境中这种改变应该会给他们生存繁衍带来负面和消极的影响,但人类进化史中,惊天反转的一幕上演了,那些有着更弱咀嚼肌的个体在采取了某种行为后,反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昌盛,而造成这种惊天反转的行为,就是上文中曾经提到的“折叠时间”。

    咀嚼肌被削弱之后,一些南方古猿,以及稍晚出现的能人,把咀嚼坚硬食物这一耗时耗力的过程放在了口腔之外进行,那就是拿起石器对食物进行预处理。坚果的外壳被锤碎,强韧的纤维被捣烂,大块的生肉被砸成肉馅,巨兽的骨骼被磕出骨髓,对这些原本难以对付且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来咀嚼的食物进行预处理之后,进食过程变得轻而易举。今天的一些灵长类动物,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食,比如大猩猩,它们通常需要用半天的时间来吃东西,而能人用石器预处理食物后,进食的时间相较之以前便大大缩短了。能人的牙齿和之前的南方古猿相比,变得更小,吻部也不那么突出,这说明其嘴部承受的负荷减弱。

    借助外部力量以更短的时间达成目的这一举动非常值得被强调,因为正是从那一刻起,原本在自然界均匀流动的时间在人类祖先的身上第一次出现了褶皱。一百多万年前,奥杜威峡谷中的能人手持的那块简陋加工的石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小块时间的容器,当我们的祖先使用它时,折叠存储在里边的时间就会被释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比自然界中其他的物种以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达成目标,这目标并不仅限于吃东西,它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事情。

    当其他的动物需要适应坚硬的食物时,通常只能依赖一代一代的突变和筛选,演化出粗壮的下巴和强韧的咀嚼肌。同样,繁密的体毛和厚厚的脂肪,凌厉的尖牙和发达的肌肉,这些用以适应各种匮乏的性状,都需要随机的突变和漫长的筛选,但人类并不需要这些。人类祖先把其他动物无数世代演化的时间折叠进了砍砸器、衣服和长矛里……这些由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件盛放时间的容器,当他们使用这些容器时,那些被存储折叠在其中的演化时间就会瞬间被释放出来,光芒万丈,闪耀无比。

    在影视剧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当某人施展超能力时,其他的人和物都变得缓慢甚至静止,只有他一个人可以按照正常速度行事,当他完成动作之后,时间的流逝又恢复正常,在其他人看来,他是在一瞬间就把事情做完了,以至于完全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其实仔细想来,从其他动物的视角看来,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仿佛拥有超能力,原本平滑均匀的时间,上万年,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演化历程被人类祖先以各种方式反复地折叠进各种物品,当他们在上古洪荒时代用两脚四处游荡时,解放出来的上肢使得他们可以随身携带那些“时间的容器”(有证据显示,能人会随身携带石块进行长途跋涉,搬运工具的距离甚至超过了10千米)。如果说时间是这个世界所有生物的硬通货,那么人类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物种。

    能人释放了石器内所蕴含的时间,极大地对冲了咀嚼肌减弱带来的弊端,同时,咀嚼肌的减弱也给人类的祖先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福利,其中甚至有可能包括寿命的延长。

    被扩散的长寿基因

    在咀嚼肌减弱后,大脑不再被两侧强壮的肌肉束缚、压迫,进而有了更大的发育空间,这使得能人的脑容量相对于早期的南方古猿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能人的头部变得更大了,但是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曾经提到的那样,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的骨盆变得越发狭窄,而增大的脑容量遇到狭窄的骨盆,会使得人类女性的分娩变得格外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采用了“生理性早产”这一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在胎儿还没有发育到足够大之前就提前将其生出来,这虽然解决了分娩的难题,但是刚出生的宝宝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早产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赖母亲的照顾才能存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