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139页

第139页

    杜岭方鼎

    在匮乏的压力之下,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都经历过同样的发展轨迹,匮乏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身体,也塑造了我们的历史。

    尽管今天学界对商人迁都的真正原因还无法达成一致,但是我们却幸运地发现了整个迁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即今天河南郑州的亳都遗址。

    亳是商朝在迁都殷地之前的一处早期都城,有部分学者认为,亳都正是由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定立的第一个首都。目前学界广泛认同的一点是,郑州曾经是商王朝的重要据点甚至是核心所在,因为在当地出土了一对非常重要的青铜器——杜岭方鼎。

    这两件方鼎一大一小,于1974年被施工工人偶然发现,其中较大的一只高约1米,重约86千克,目前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外较小的一只高约87厘米,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这两件文物的出土使专家们坚信,商朝王族曾经生活在郑州,因为这两件方鼎和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遥相呼应,象征着殷商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面——祭祀与权力。

    商朝的青铜鼎通常用于祭祀鬼神,从形制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圆鼎和方鼎。考古证据显示,方鼎的地位一般要高于圆鼎,因为方鼎在铸造时受力不均匀,容易变形,所以制造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像杜岭方鼎和后母戊鼎那样的大型青铜方鼎,是商朝最高统治阶级才能够享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母戊鼎的铭文上可以找到证据。

    这件青铜鼎起初是由郭沫若先生定名,“司母戊鼎”意为祭祀母亲戊的鼎,“司”字意为“祭祀”。但是如果我们从甲骨文的字体来看,“司”字上方像一个人形,下方是一个口,这两个部分合并在一起,有发号施令之人的意思,这个细节说明,在殷商王朝,祭祀的行为是和权力高度捆绑的。

    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了反对意见,理由主要有两个,其一,如果“司”字是指祭祀,那么殷墟应该也有类似于“司小乙”或者“司武丁”这样祭祀男性贵族的铭文,但是目前殷墟出土的成千上万件青铜器中却从未铸有这样的铭文,难道商朝人只祭祀女性贵族而不祭祀男性贵族吗?如此说来,“司”意为祭祀这个说法是难以成立的。

    其二,在商朝的甲骨文时代,文字还有很多象形符号的意义,商朝人写字通常不分正反,一个字无论是正着写还是轴对称反过来写,表达的含义都是相同的,而将“司”字轴对称反过来看,与甲骨文中的“后”字完全一致,所以铭文中的第一个字应该不是“司”,而是一个反着写的“后”。至于这个“后”字要怎么解释,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后”字的含义是伟大,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字意义相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后”字是“王后”的“后”,指女性统治者,后母戊鼎的意思即王后母戊之鼎。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商朝时期的人伦称呼和现在不同,商朝时没有“姨”这个字,凡是母亲的姐妹都一概称之为“母”,为了避免混淆,商朝人就在“母”字之后加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作为编号加以区分,国博里的后母戊鼎和后母辛(妇好)青铜觥等文物就是这种理论的依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于“司武丁”这样的铭文,因为第一个字不是“司”,而是“后”,其原本就是关于女性贵族的。[1]

    今天,关于这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青铜鼎的定名问题,学界依然在进行着广泛的争论,国家博物馆的定名是“后母戊鼎”,而殷墟当地博物馆的定名是“司母戊鼎”。我曾经到安阳与当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交流过看法,他们说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安阳当地有个朋友叫刘潇,是殷墟博物馆的资深讲解员,听了我的介绍以后,他说,没错,学者们到目前为止确实没有在考古过程中发现过“司武丁”这类的铭文,但是,假如世界上真的曾经存在“司武丁”这样的铭文,它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该出现在商王墓中的大型青铜礼器上,和司母戊鼎铭文出现的形式应该是一致的。可是到目前为止,殷墟一带的商王陵墓基本都被盗墓者破坏了,墓里的青铜器都被盗走甚至被销毁了,导致查无对证。从盗墓者留下的痕迹来看,商朝贵族的墓中早在商周时期就存在盗掘行为。

    比如,一些在贵族墓附近发现的盗洞很小,方便盗墓贼隐蔽,但是有的盗洞却巨大无比,而且毫不避讳,直接贯穿墓室,到底是什么人可以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挖掘贵族和王室的陵墓呢?

    有人推测,殷商灭亡之后,周朝人为了复仇和清算,对商朝王族的陵墓进行了系统性的破坏,一座座王陵被周人掘开,里边的陪葬品和尸骨大都被掠夺和销毁。如果真的存在“司武丁”这样的铭文,也很可能与其所附的青铜器一起被彻底毁灭了。

    少女的头骨

    无论之后的周朝人是否真的破坏了商人的王陵,可以确定的是,周朝人曾经被深深地压迫在殷商王朝的恐怖政权之下,周朝建立政权后,也对商人实施了一系列清算和报复。如果今天的我们想要理解当年周人的情绪,或许应该回到商朝的文化中去,去了解大方鼎象征着的祭祀与权力,因为正是在那方鼎的背后,隐藏着殷商王朝的本来面目。

    不同时代的文物往往都有着不同的气质,比如,秦汉的文物往往显得古朴;两晋的文物显得飘逸;唐朝的文物显得豪迈大气;宋朝的文物则显得精致可爱。如果大家观察一下殷商的文物,便会发现,殷商文物往往透着一股狰狞和恐怖,时常可见一些猛兽食人的图案和各种抽象怪兽的形象,仿佛商朝人在刻意地描绘出鬼神的威严和人类的卑微。

    商朝是一个极为迷信的王朝,3 000多年前,鬼神和巫术统治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一个活人献祭的时代。

    无论是文献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有关于商朝人残酷而频繁献祭的证据。贵族墓葬中,殉葬的人、狗的骨骸被精心地安置,婴儿也被一同埋入黄土。在一些大型墓葬的墓道中,十几颗头颅被摆置成统一的朝向,更有一些人被残忍地肢解,堆叠在棺木的一侧。有学者统计,在大型献祭活动中,商朝人最多曾经一次杀死了500多人当作祭品。商朝人这种对死亡的偏爱并不仅仅局限于殡葬活动,而是渗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些手持兵器和盾牌的武士被埋葬在房屋和宫殿的地基里,还被摆成了跪坐警戒的造型,当我在殷墟看着这些武士的骨骸时,忍不住感慨,他们守卫的宫殿和王朝早就已经化为尘土,但是数千年过去,他们似乎依然没有能够从自己的“岗位”上解脱出来。

    从甲骨文的记载推测,商朝将首都迁至殷地之后,至少有上万人被残酷地处决,或被敬献给无形的鬼神,或成为死去的贵族的陪葬。在所有关于殷商活人祭祀的文物中,有两件文物非常具有代表性,那是两件青铜甗(音同演),今天依然陈列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展厅中。

    甗是一种炊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被称为甑(音同赠),用以盛放食物,下半部分被称为鬲(音同立),用以装水。下方的鬲被加热时,其内部的水会受热蒸发,蒸汽通过中间的篦子进入上方的甑中,将其内部的食物蒸熟。其原理和今天的蒸锅颇为相似,但是殷墟博物馆展厅里的那两件青铜甗非常特殊,因为它们内部都盛放着人头。

    较早发现的一件青铜甗出土于1984年,由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在一次发掘过程中偶然发现。当时,这种炊具里盛放人头的情况首次出现,学者们也不明所以。有学者认为,青铜甗内的人头是不小心滚落进去的,炊具盛放人头的现象应该是偶然事件,毕竟在考古学界,孤证的说服力非常有限。由于青铜甗被外力挤压,致使其上半部分的甑扭曲变形,内部的人头被卡在里面无法取出进行检验,所以这个盛放人头的炊具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1999年,又出土了另外一件装着人头的青铜甗,这件文物被保存得很好,打破了之前那件文物孤证的局面,于是学者们开始着手对1999年的这件青铜甗进行全面的调查。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老师就曾经详细地介绍了这件文物的研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