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312页

第312页

    房龙于1944年辞世——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不过,当时希特勒已经流露出失败的迹象,而且众人都能预见战争即将结束。房龙似乎相信美国将成为统领世界走向美好未来的国家,尽管后来的发展并非那么顺利。人类的故事一如既往还是乱成一团。

    另一方面,《人类的故事》这本书仍在不断完善。好几位作者尝试过续写,当然,没人想把房龙的精神加以现代化,他那种精神看起来是不会消失的。本书如今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它像是一部代代相传的笔记,书上粘了蜘蛛网,每每又被人添上一层容易磨损的封皮;它在不同的人手中辗转时,还被加上了各种装饰。这本书需要读者花一些工夫,但是要求并不苛刻——不论在1820年,还是1920年,抑或有史以来,读书曾经需要的功夫,花在读这本书上都是足够的。历史在被人们关注或者深入考究时,终归是极其生动活泼的。探求事实,研究真相,对其深入钻研,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与思考。切勿以为任何事物都是不容置疑的——其实只有少数事情如此,也不要畏惧密切观察此前并未看到的东西。1837年,亨利·大卫·梭罗在马萨诸塞州一所中学任教时曾说过,“黑暗时代之所以黑暗,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假如你在房龙写作《人类的故事》时去造访他,你就会在1920年来到曼哈顿的格林瑞治村巴罗街,你会爬上四级楼梯,看到他用打字机打出书稿,绘制所有的插图,脸上可能还带有童趣之情。对了,当我使用“童趣”这一字眼时,我的意思是说,他在绘制插图时,丝毫无意掩饰他当时的愉悦心情。成年人总是以为自己比儿童成熟,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实际上只是更擅长掩饰愉悦或者不快。

    房龙出了名的喜欢用画笔表达他的快乐。他去世以后,讣告上称他是一位“笑的哲学家”。如果你只知道一件与电影版《人类的故事》有关的事情,那就应该是华纳兄弟在1957年拍摄这部电影时,列出的参演明星的长名单——文森特·普莱斯、罗纳德·考尔曼、海蒂·拉玛、丹尼斯·霍珀、阿格妮丝·摩尔海德和弗吉尼亚·梅奥——还要包括马克斯三兄弟,即格劳乔、哈勃、奇科。格劳乔·马克斯于1890年出生在纽约,同房龙一样,也是一位“笑的哲学家”——他在1933年拍的影片《鸭羹》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正是格劳乔说的:“除了狗,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毕竟,我们无法读懂狗的内心世界。”

    假如你在1920年探访房龙的公寓,你可能会看到他养的那条狗卧在他的书桌上,或许是在监视他探索世界历史的进度吧。而当《人类的故事》完稿时——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你会看到房龙欣喜地将书稿寄出,随后搬到俄亥俄州,在安提亚克学院教了一段时间的课,直到最后决定辞去那份工作。离开学校那一天,他在教室里留下了一张纸条,学生们来到之后,看到上面写的是:“我想,跟好友告别并不需要花太长时间,”他说,“我希望,在这段共同度过的时光中,我们已经从彼此身上学到了许多,如今是时候说再见了。”

    罗伯特·沙利文

    于纽约布鲁克林,2013

    1

    搭建人类活动的舞台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问号的阴影之下。

    我们是谁?

    我们来自何方?

    我们要去往哪里?

    我们徐缓而坚忍地把这个问号推得越来越远,推到地平线之外的遥远的界线,我们希望能在那里得到我们的答案。

    我们还没有走得很远。

    我们依旧所知甚少,不过我们已经到达了那个点:我们得以相当精确地猜测出许多事情。

    在本章中,我将根据我们最信得过的理念告诉你们,最初人类的活动舞台是如何搭建起来的。

    如果我们用这一长度的线段表示我们星球上动物生命可能存在的时间,下面的短线则表明了人(或多少类人动物)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

    人是地球上最后出现的动物,却是率先将其头脑用于征服自然这一目的的物种。这就是我们要研究人类,而不是猫、狗、马或者任何其他动物的理由,尽管那些动物背后各自隐藏着非常有趣的发展历史。

    混沌之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曾经是——就我们目前所知——一个燃烧着的大球,是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中的一小朵烟云。在数百万年的进程中,地球表面逐渐燃烧殆尽,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在暴雨不停地冲刷下,这些无生命的花岗岩磨损了,石粒和碎土落进了隐藏在氤氲的高耸峭壁间的山谷之中。

    太阳终于穿透了云层,看到了这颗小小的星球上的一些小水洼如何汇聚、扩展成东西两半球上的庞大的海洋。

    之后的某一天,出现了伟大的奇迹:一片死寂中诞生了生命。

    第一个活细胞在海里出现了。

    天空不停地下雨

    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这种细胞漫无目的地随着水流漂游着。但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它发展出了某种在荒凉的地球上更易于存活的习性。其中的一些细胞乐于待在湖泊池塘的黑暗的深处:它们在山顶上滑下来的泥状沉积物中扎下根,变成了植物。另一些细胞则四处活动,它们长出了像蝎子似的奇特的有节的腿,并且在海底的植物和形似水母的浅绿色物体之间爬行。还有一些覆盖着鳞片的细胞,依靠一种游泳式的运动,游来游去地寻找食物,逐渐繁衍成生存在海洋中的大量鱼类。

    植物脱离了大海

    与此同时,那些植物数量也大大增加,需要寻找新的栖息之所。海底已经没有更多的容身之地了。它们无奈地离开了海洋,在沼泽和山脚处堆积的泥土中安下新家。海潮一天两次用海水淹没它们。在其余的时间里,那些植物则充分利用它们并不舒适的环境,在包围着地球表面的稀薄空气中尽量存活。经过千百年的磨炼,它们学会了在空气中如同先前在水中那样自在地生存。它们的形体变得高大,成为灌木和树木。终于,它们学会了长出漂亮的花朵,吸引着忙碌的大黄蜂和鸟类,把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到四面八方,直到整个地球都布满了绿洲,或者大树下面形成了浓荫。

    而有些鱼类也开始离开海洋,它们学会了既用鳃又用肺呼吸。我们称之为两栖动物,意思是说,它们能够轻易地在陆地上和在水中生活。从你们脚下的小径上穿过的第一只青蛙,就能告诉你们这种两栖动物双重生存能力的全部乐趣。

    这些动物一旦离开水域,就越来越适应陆地上的生活。有些变成了爬行动物(像蜥蜴那样在地面上爬行的动物),与昆虫共享森林中的寂静。它们在松软的土地上运动得更快,它们的腿部强壮了,体形变大了,最后全球都住满了这些大家伙(生物学手册把它们列在鱼龙、斑龙和雷龙的名下),它们体长达到十几米,若是和大象戏耍,那感觉就如同大猫和它的小猫咪在一起玩一样。

    这些爬行动物家族的一些成员开始在高达数十米的树顶上生活。它们不再需要用来走路的腿,却需要在树枝间迅速地移动。于是它们便把一部分皮肤变成一种降落伞式的东西,可以在体侧和前肢的小趾间伸展,之后逐渐在这种薄翼“降落伞”上长出羽毛,尾部则变成了转向装置,得以在树间飞翔,演变成真正的鸟类。

    随后,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这些庞大的爬行动物在短时间内全都灭亡了。我们不清楚原因。或许是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或许是由于它们体形过大,既不能游泳,也不能走路或者爬行,它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高大的蕨类植物和其他树木,却够不到,最后就饿死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长达百万年之久的巨型爬行动物的王国就此结束了。

    这时地球开始被完全另类的动物所占据。它们是爬行动物的后代,却与其祖先截然不同,它们靠雌兽的乳房哺育幼崽,因此,现代科学称之为“哺乳动物”。它们褪去了鱼类的鳞片,也没有继承鸟类的羽毛,但周身长满了皮毛。不过,哺乳动物演变出了大大优于其他动物的习性。雌兽在体内孕育幼兽的卵,直到孵化成形,而当时的其他动物都是将其幼崽暴露在寒冷、酷热的危险环境之中,而且还可能受到野兽的袭击。哺乳动物长时间地看护它们的幼崽,在幼崽还没有强壮到能与敌人战斗时对其加以庇护。这样,哺乳动物的幼崽就得到了优越得多的存活机会,因为它们从雌兽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如果你们观察过一只猫教会它的小猫咪如何照顾自己、如何自己洗脸、如何捕捉老鼠的话,你们就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