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343页

第343页

    要回到她儿时生活的拘利族天臂城,需要经过漫长的旅途。一天夜晚,她在蓝毗尼花园阴凉的树下休憩,儿子就在那时诞生了,她为他取名叫悉达多,但人们都称他为佛,即“大彻大悟者”之意。

    悉达多王子逐渐长成一位英俊的青年,在他19岁那一年,娶堂妹耶输陀罗为妻。随后的10年,他住在王宫的高墙之内,远离一切痛苦和不幸,等候继承王位,成为释迦族的国王。

    但就在他30岁那一年,他乘车出宫,看到一个劳顿不堪的老人,其虚弱的四肢已无力支撑生活的重负。悉达多指着老人询问他的车夫阐陀,阐陀回答说,世上有许多穷人,多一个少一个无关大局。年轻的王子十分悲哀,但他一语未发便返回宫中,同父母妻子一起生活,想方设法高兴。没过多久,他又出宫去了。他的马车遇到了一个身染重病的人。悉达多问阐陀,这个人因何不幸,车夫回答说,世上有许多病人,对这种事既然无能为力,也就无关紧要了。年轻的王子听后十分悲伤,仍旧回到家人当中。

    几个星期过去了。一天晚上,悉达多吩咐备下马车,到河中洗浴。突然,马被路边沟中仰卧着的一具死尸惊起。从来不被允许观看死尸的年轻王子吓了一跳,但阐陀叫他别去管这种小事。阐陀说,世上到处都有死人,这是生命的法则,万物皆有尽头,没有永恒的东西。坟墓等待着我们所有的人,逃也逃不掉的。

    当晚悉达多回家时,有音乐迎接他。在他外出时,他妻子生下一子。人们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王位又有了继承人。他们敲响许多鼓来庆贺。然而,悉达多并没有分享他们的欢乐。人生的帷幕已经拉开,他已懂得了人生的恐惧。死亡和受苦的景象像噩梦般追随着他。

    入夜,明月当空。悉达多醒来,开始思考。如果找不到生存之谜的答案,他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他决定远离所有亲人去寻求答案。他轻轻走进妻儿的卧室告别。然后叫上他的忠仆阐陀,要他随他出去。

    二人一起走进黑夜。一个人是要寻求灵魂的安宁,另一个则是热爱主人的忠仆。

    悉达多多年流浪,游走在印度人民中间,此时印度正处于变革时期。他们的祖先,土生土长的印度人被好战的雅利安人(我们的远亲)轻易地征服了,之后雅利安人便成了千百万人的统治者和主人。为了维护他们权势的宝座,他们把人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一种最严厉的“种姓”制度便被强加于当地人。印欧征服者的后代属于最高的“种姓”婆罗门,即武士和贵族阶级。其次是僧侣阶层刹帝利。再往下是吠舍,农夫和商人。而古老的当地人被称为首陀罗,贱民,是轻贱遭罪的奴隶阶级,永远无法改变。

    三大宗教

    甚至人们的宗教也与种姓有关。古老的印欧人在他们数千年的游荡中,曾经有过许多奇怪的冒险,搜集成书后叫作《吠陀经》。书是用梵文写就的,与欧洲大陆的各种语言,希腊语、拉丁语、俄语、德语以及数十种语言紧密相关。三个高级种姓获准阅读这部神圣的经典。然而,最低种姓的贱民是不许知道其内容的。贵族或僧侣种姓的人若要教授一个贱民学习这部神圣的经卷,那就要大祸临头了!

    因此,大多数印度人民生活在不幸之中。既然世上没有欢乐,就要从别处寻找拯救人们于水火之中的救星。他们设法从来生得福的冥想中获得一点点安慰。

    众生的造物主梵天被印度人尊为生与死的最高主宰,被当作完美的最高理想来崇拜。像梵天那样放弃对财富和权势的一切欲望,被认定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神圣的思想被视为比神圣的行为更重要,许多人前往荒郊野外,靠树叶活命,饿其体肤,以便用梵天的光辉、智慧、至美至善的冥想养育自己的灵魂。

    悉达多时时观察这些远离城乡的喧嚣、寻求真理的孤独的流浪者,决心以他们为榜样。他剃光了头,把他的珠宝和一封告别书交由始终忠实于他的阐陀带回家。年轻的王子只身进入荒野。

    他的圣举美名很快就传遍山林。5名青年来到他面前,求他准许他们聆听他智慧的词句。他答应他们只要肯追随他便可。他们同意了,他便带他们进山,在温迪亚丛山的孤峰中,他把自己所知的一切倾囊教授了6年。但在这一研习阶段结束时,他自觉仍离完美甚远。他所离开的世界仍在诱惑他。他这时要他的门徒离开他,然后坐在一棵老树的树根上,斋戒了49个昼夜。他最终得到了褒奖。在第50个黄昏,梵天亲自向他的忠仆显圣。从那时起,悉达多便被称作佛,被奉为下凡解救人们苦难命运的大彻大悟者。

    佛在他后来的45年生活中,都在恒河峡谷中传授他简朴的教训:所有人都要谦恭温和。在公元前488年他圆寂了。他多年来深受千百万人的敬爱。他并非为单一的阶级传播他的教义。哪怕最底层的贱民都说自己是他的门徒。

    然而,这并没有取悦贵族、僧侣和商人,他们极力破坏这一承认众生平等,为人提供来世(投胎转生)过上较好生活的信条。他们一有机会,就鼓励印度人民恢复古代婆罗门教斋戒和折磨有罪之身的信条。但是佛教是无法摧毁的,佛教徒慢慢地穿越喜马拉雅的山谷,走进了中国;他们又渡过黄海,将佛祖的智慧传播给日本人,让他们忠实地遵守佛祖的意旨,禁止使用武力。如今,信奉佛祖为师的人比过去更多,佛教徒的人数超过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和。

    至于中国古代圣人孔子的生平,是很简单的。他生于公元前551年。当时中国还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豪强盗匪横行乡里,肆意劫掠烧杀,中原地区饿殍遍野。

    佛祖进入山中

    仁爱的孔子设法拯救他们。他是个非常平和的人,不相信暴虐的作用。他不主张施以新法以便造就新人。他深知,唯一可能的拯救来自内心的转变,于是就着手完成那似乎无望的、改变生活在东亚广大平原上的千百万同胞品格的任务。在伟大的道德领袖中,孔子几乎是唯一没有见过异象,没有宣称自己是神的使者,也是从来没宣称过自己受过神启的人。

    他只是个和善而明理的人,宁可独自漫游。他不求闻达于天下,也不想让别人追随他或崇拜他。他使我们联想起古希腊的哲人,尤其是斯多噶派,他们相信为人正直、思想正派、不求褒奖,只求心存良知、灵魂宁静。

    孔子虚怀若谷。他主动去求教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哲学体系的奠基人,也是一位精神领袖。道家思想只不过是“金律”[1]的早期中文版。

    孔子对人不带憎恨。他传授自制的崇高美德。按照他的教导,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该动怒,要顺应天命,正如圣贤所说,任何事情无论以哪种形式发生,总有其最好的意义。

    起初他只有几名弟子,后来弟子们逐渐增多。公元前479年他逝世之前,当时的很多诸侯都自称是他的门徒。当基督在伯利恒降生时,儒家学说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思想的组成部分,直至今日始终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尽管并不一定纯粹、正宗。大多数宗教随时代而改变。耶稣基督传扬谦恭温顺、与世无争,但在他被钉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15个世纪之后,基督教的首脑们却花费数百万之资修建高耸的建筑,那些建筑与伯利恒孤独的马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老子教人以金律,未出300年,无知的群众便将他视为凶恶的真神,把他智慧的真理埋葬在迷信的垃圾堆里,使中国百姓生活在一系列漫长的恐惧之中。

    孔子向其弟子阐明孝敬父母的美德,他们不久就对追思父母比对关注子孙的幸福更感兴趣了。他们有意背对未来而尽力凝视茫茫往昔。敬祖成为明确的宗教仪式。为了不惊扰肥沃的山坡向阳面上的祖坟,他们宁可将稻谷种在土壤贫瘠的山坡背面,那里其实是很难长庄稼的。他们情愿忍饥挨饿,也不肯亵渎先冢。

    与此同时,孔子的名言隽语却始终影响着东亚日益增多的亿万群众。儒教以其精明的观察和深邃的格言,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投射了一道哲学常识的色彩,影响其一生,不管他是蒸汽弥漫的地下室中的普通洗衣工,还是身居深宫高墙之内的一方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