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现代经管商务必读系列 > 第二十三章 匿名消息比小道消息更可怕

第二十三章 匿名消息比小道消息更可怕

    相信没人希望股票投机消失,它自始至终一直存在着。你不可能在告诉别人投机有多危险后,他们就听你的话不去这么做了。无论他们多聪明、阅历多丰富,你也不可能保证他们永远是对的。考虑再三的方案也会由于股市里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失败。不确定的因素有环境、人自身的贪心或是虚荣心,甚至是对未知的惧怕和难以控制的期望等。这里面除了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剩下的各种困难都必须克服,包括从道德至商业层面的坏习惯。

    现在想想,25年前我刚到华尔街时的交易方法与现在相比,华尔街越来越好了。老式的投机商号已经不复存在,可对赌经纪行还是依然故我,吸引着妄想一夜暴富的男女老少。对于骗子,证交所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对它们的成员,也一样要求严格。虽然不少监管措施都在实施中了,可依旧有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有的不良习惯和行事作风尚存,这都是华尔街积重难返的保守党遗留下的问题,并不是伦理上的漠不关心所致。

    股票投机一直以来都不简单,如今也更加困难了。就在前段时间,真正的作手还了解交易所挂牌的每一只股票。

    1901年时,隶属摩根的美国钢铁公司出世,这家公司是一个公司的联合体,里面的每一个部门又分别是更小的公司联合体组成的,这些联合体大多数成立时间不足两年(当时证交所有挂牌的公司一共是275家,不挂牌的部门有100家)。这里面的股票,你不用一一弄清,毕竟有些真的非常小,也可以说由于它们是次要股或保息优先股,所以才没人关注。实际上,多数股票在一年中也许连一笔买单都没有。现在,常规挂牌部门有900只股,在活跃市场里,有600只在被人交易。再则,老板块的种类跟踪起来相对简单许多。由于它们量少、价值小,作手要掌握的消息也不用多宽、多广。可眼下,无论什么,交易者都会去做。但凡是世界上存在的行业,它们全都有上市公司,为了使自己得到的消息更加及时,你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这一层面来看,要想聪明地做交易真是难上加难啊!

    做投机交易的人数不胜数,可真正能赚到钱的人寥寥无几。从某一角度上看,人们无时无刻不“身居市场”,所以他们老是赔钱。投机客身上的愚昧、贪心、惧怕和期望会给他们致命一击。不管是什么样的法则或是定律,都没办法把这些东西从人身上剔除。花费心思的安排也可能会被意料之外的事情所颠覆,哪怕是最沉着的经济学家或是热忱的慈善家,都无法对此有所预测。除此之外,有人刻意错误地引导人们去看那些靠谱的消息,也是导致赔钱的缘由之一。错误的引导常常是通过悉心的包装而形成的,更加隐蔽,让人防不胜防。

    一般的外部人员通常都是按消息或者传言操作。这些消息也许是经过人口口相传的,也许是报纸上报道的;也许是直白的,也许是隐晦的。通常情况下,对于消息你都是猝不及防的。举个例子,你的一个好朋友真诚地想让你获利,所以他跟你说他在做哪只股票的交易。很自然地,他的出发点是为你好,可万一这个消息不对,你又能怎样?人们对惯于传递消息者以及骗子的巧言令色也是提防不了的,这和识别假钞或假酒的难度一样大。在试图粉碎具有标志性的华尔街流言时,大众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自然也不能要求索赔。证券批发承销商、操盘者、内幕资金集团,还有一些交易量很大的个体,都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用尽量让他们满意的价格脱手股票。借助报纸和报价机来传递利多消息,是最让人猝不及防,且损失最大的方式。

    你们去看财经新闻社的报纸,一定会觉得很诧异,怎么上面的报道那么多都暗指自己是半官方的消息?这些消息的来源也很厉害,不是来自“内幕集团的领导人”,就是“重要董事”,不是“某某高层”,就是“某某权威人士”,他们说的事情自己心中有数。不信你们看,我随便拿了一张财经报纸,上面就写着:“某银行领导表示,此时还不宜看空。”

    这话果真是某银行的领导说的吗?假如是的话,那他说这些有什么目的?他为什么不让报纸刊登他的真实姓名。因为他害怕要是真有此举动,人们就会相信他了?

    还有一个报道是,这个礼拜,主角公司的股票始终起伏很大。消息是某个“重要董事”提供的。要是这个公司12个董事里真有一个人泄露了这个消息,他会是谁?毋庸置疑,只要是匿名消息,那么即便它造成了不良后果,也不会连累什么人。

    身为股票交易者,不但要认真钻研投机的种种,还要注意在华尔街投机的不同之处。你不但要知道怎么能赚钱,还要知道如何不赔钱。知道不能做的事和应当做的事同等重要。故此,无论如何都要牢记:只要某只股票上涨了,一定属于某种操作,并且涨势还是内幕人员谋划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能在赚钱最多时出货。但是经纪行的普通顾客们都确信,对于股票上涨的缘由,他们要是能做到刨根问底,就会把自己变成如才能非凡的商人一样,绝不会被骗。很明显,为方便派发,操纵者会给上涨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我始终觉得,假如报纸上不刊登匿名人员看涨的言谈,那人们就不会亏损那么多钱了。我说的言谈就是那些旨在让人们买进或持有某只股票而刻意编造的消息。

    报纸上刊登了很多的匿名的董事及内幕人员的利好文章,这些文章误导了人们。每一年,人们都会因为这种半官方的所谓“靠谱”的消息而赔上几千万美元。

    打个比方,假如一家公司的股票在某个时刻里始终徘徊于低谷,情况一直不好,那么市场对其实际价值的普遍又准确的估计,就可由其报价代表,当然,这是一种假设。要是股价特别低,必然有人察觉然后着手买进,上涨就会出现;反之,股价特别高,人们也会察觉到并且卖出它,股价应声下跌。要是价格不高不低呢?那自然不会有人关注它或谈论它了。

    某天,这家公司情况开始变好,那么,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是内幕人员还是大众?一定不会是大众吧。然后会发生什么事?要是业务一直势头良好,自然会更赚钱,公司就能继续分红了;要是公司以前就有分红,则派发的红利会更多。也就是说,股票会变得更有价值。

    假如公司的业务不停地好转,管理层会告诉大众吗?董事长可能让股东知道吗?好心的董事会在报纸上刊登一条非匿名消息,让那些每天看报的金融板块或金融新闻快讯的大众获悉吗?是否有低调的内幕人员,根据他一直以来的行事方式,发出一条不署名的讯息,告诉公众这家公司未来形势大好?当然不可能!不会有人透露一点消息的,报纸上、报价机上也不可能有半点蛛丝马迹。

    能创造利润的消息都被非常谨慎地封闭起来,避免大众知道。而就在这紧要关头,不吭不响的内幕人员正忙于入市,他们竭尽所能买进最大量的便宜股。得益于他们悄无声息的购买行为,股价自然随之上涨。金融界的记者猜想内幕人员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去问他们。可内幕人员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说自己手里并没有什么消息,所有人口径一致。他们也不知道股价为什么会上涨。有时他们还会说,他们其实不怎么关心股票市场的异常情况以及股票投机客的异常行为。

    股票一直在涨,最终,激动人心的一刻来临,知情者的持股量符合早先的心理预期。之后没多久,华尔街上就出现了各种有关这只股票利好的信息。一向正确的报价机显示:这家公司已经顺利破关。有不希望被人知道名字的低调董事声称,以前自己对为什么会出现上涨的情况并不清楚,可如今知道了,呃,自然而然,他还是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声言,股东非常确信公司的未来形势必定一片光明。

    利好消息源源不断地传进人们的耳中,大众持续买进股票,股价自然水涨船高。很快,那些未署名的董事的推测都变成了现实,和前面说的一样,公司要么重新分发利润,要么把分红提高了。之后,利好的消息更是纷至沓来,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癫狂状态之中。有人想要某个“董事会领导”阐述一下公司的现状,他就会说公司现今的情况始终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某“内幕人员”在记者的“死缠烂打”下,便松口说:实际上公司已经大赚特赚了。一位和公司业务来往频繁的“著名银行家”也在被记者“穷追猛打”后透露:公司的销售额正与日俱增,在业界前所未有。哪怕随后没有订单,可他们仍得通宵达旦地工作,才能完成现有的无数订单。

    某个“财务委员会的成员”用一份非常醒目的说明宣告:人们因为股票上涨而觉得吃惊,可他却对人们的吃惊而吃惊,毕竟股票的上涨趋势那么保守。任何人只需略略翻看下马上要发行的报纸,就能看到这只股票的纯资产早已超过了市值。但就是这些把消息告知大众的人,却都不愿意告诉人们自己的名字,一个人都没有。

    假如公司能一直维持上涨的态势,内幕人员察觉不到什么对公司有威胁的信号,他们理所应当会继续低价买进。此外,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股价自然不会跌,那他们有什么理由卖出?可是,公司的业务一旦没有改善,反倒每况愈下了呢,那时会发生什么事?你觉得他们会告诉大家这一现状,抑或给一个小小的提醒?不是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可能性不大。这和公司业务变好他们就一言不发地买进,价格下跌他们就脱手是一个道理。接下来,人们就会听到他们对下跌所做出的“合理说明”。公司的“内幕领导”,执意称公司现状不错,之所以出现下跌,是因为有人卖掉了一小部分股票,想借此抑制它。要是公司股票持续下跌,人们一定会强烈要求公司“解释原因”或者“做出解释”,此时必然会有人站出来说明,否则情况一定会更糟。因而,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报道:“我们与公司的一个主要董事接触,询问他为什么股票会出现这么大的下跌,他的回复是,股票遭到了空头的打压,总体大势并没有大波动。公司的业绩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要是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灾祸发生,下一次股东大会,那些人一定会把分红再次拉高。空头对股票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这么疲软的状态,明显是想把那些犹豫不决的持股人淘汰。”报纸不再说他们的消息有多么靠谱了,而是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内幕人员接下被抛售的一大半股票,空头很快就会察觉自己中计了,股票迟早会再次上涨。

    人们不但会由于相信利好消息而胡乱买进股票吃亏,还会由于轻信别人的话而不卖出吃亏。最厉害的招数就是引诱大众买进“主要内幕人员”想要卖掉的股票;其次就是说服大众不卖他不愿支持或吸纳的某只股票。大众看完“主要董事”的说明后会怎么想?普通的外部人员做何感想?按理说股价不可能下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被空头打压。只要卖空者停手,内幕人员就立刻操纵,价格就会迅速回升。股价下跌若是由空头引起的话,事情的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众也会十分相信。

    可即便是得到了会严格惩治那些卖空过度的空头这样的恐吓,股价依旧一直下跌。来自内幕人员的股票数量过大,市场无法全部吸纳。而“主要董事”和“内幕领导”卖掉的股票,现在成了职业交易者眼中的烫手山芋。股价一路下跌,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内幕人员心里明白:由于股价下跌,必然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公司业务没有改善前,他们自然不会继续买进。待业务情况好转后,他们会继续“默默”买进。

    我在股票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也能快速掌握市场上的消息。因而我敢肯定地说:股票的大幅度下跌一定不是因为空头的袭击。那些口口声声说空头袭击的,仅仅是根据真实情况而做的卖出操作罢了。可也不能由此断言内幕人员的卖出或不买进行为导致了股价下降。不管是谁,都会快速卖出。要是大家都在卖出,没有一个人买进,那么股价当然就猛跌不止了。

    大众应该始终谨记:股票长时间下跌的状况,一定不是空头袭击造成的。假如一只股票始终在跌,那你应该意识到这只股票有问题,不是市场有问题,就是该公司有问题。要是股票跌得没来由,眨眼间就跌破了实际价值,则必然会出现买盘,以免股价一直下跌。其实股价特别高时,也恰是空头攫取巨额利润之时,这也是他们仅有的机会。你们大可以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押上打赌,内幕人员不会把这件事公之于世的。

    说起这件事,纽黑文铁路绝对算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了。现在无人不知的内幕,在那时的知情者只有寥寥几人。1902年,纽黑文的股价很高,为255美元,它是新英格兰地区名列前茅的铁路投资标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居民还依据一个人拥有多少这只股票,来判断他受人尊崇的程度和身份的高低等。要是谁说这家公司必然会关门大吉,那么这个人尽管不会被收监,却可能被送到精神病院,和那里的疯子一起生活。可自从摩根委派了一位新的主席后,悲剧由此开启了。

    起初,这位激进的主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由此造成了一些不太显著的不利影响,可谁也想不到,公司会因此关门。之后,这家联合铁路公司出高价不停地收购公司,这时有些人警觉起来,猜疑美林(Mellen)先生的政策是不是有问题。你完全可以花200万美元购入一套吊车系统,接着再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倒卖给纽黑文铁路。当时,有那么一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因为批判管理层人员做事不认真,被安上了不尊上的罪名。那会儿,不管是谁暗示纽黑文铁路承担不了这样的浪费,都相当于在质疑直布罗陀的力量那般令人忍俊不禁。

    首先觉察到灾祸到来的人是内幕人员。随着他们越发熟悉公司情况,也不像以前那样大量持股了。正是由于这些人的不看好和卖出,致使新英格兰地区最优秀的铁路股价步步下挫。有的人开始责问了,有的人则要公司做出解释,接着人们见惯不怪的说明出现了:“主要内幕人员”宣称,他们了解到,该公司不存在什么问题,仅仅是因为莽撞的卖空才使得股价出现下跌。听完这一番说明后,新英格兰地区的“投资者”就放心了,他们依旧稳稳当当地握着纽约-纽黑文-哈特夫特铁路公司(New York,New Haven &Hartford)的股票。

    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内幕人员已经说过了啊,股价下跌跟公司本身并无关系,这都是因为空头在捣乱,公司还说,红利会一直发下去。

    可这时,公司早前应允的逼空没有出现,股价却出现了再一次下跌,几乎到“谷底”了。内幕人员的卖出量与日俱增,表现也日益明显、公开。波士顿热衷公益的人希望公司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告诉他们股票怎么出现了这种情况,还因此让新英格兰那些期望可以安全投资和稳定股利的人全都遭受了巨大损失。可这些人无缘无故地被指责成了股票投机客和心怀叵测的怂恿者。

    要说这只股票,价格从255美元一路跌至12美元,可称得上其历史上的滑铁卢了!这显然不是空头袭击造成的。内幕人员的卖出价与他们道出实情或者可以允许道出实情的情形比,前者的价钱更高。该股的价格不管是250美元、200美元、150美元、50美元或者是25美元,内幕人员心里都很清楚,价格过高,但大众却毫不知情。人们应当认真考虑考虑,在他妄图通过交易一家公司的股票获利时,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只有几个人清楚,要是能想到这个问题,大众就不至于吃大亏了。

    世上不会有一只打破以往20年跌幅纪录的股票是拜空头所赐。可是人们不难理解“空头袭击”这个理由,即便他们已经亏损了成百上千万美元。这个理由会让大众紧握势头不对的股票,不予卖出,假如他们不是渴望着股票在空头袭击后出现反弹,早就清仓出场了。以前,很多人都骂基恩。在他之前被人骂得最多的是查理·沃瑞什沃夫(Charley Woerishoffer)和艾迪逊·卡马克。接着我从他们手中接过枪。

    山谷石油(Intervale Oil)也是一个典型事例。某内幕集团一直想把该股价格拉高,在这个过程里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们都买进了该股。最终,操纵者把股价拉高至50美元。随后内幕资金集团出货了,股价随之大跌。和以前一样,市场上有人要求公司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不少人都在问:山谷石油怎么变得这么弱?——答案成了重要新闻。

    一个财经消息线人把目标率先锁定在经纪行,他觉得经纪行对山谷石油的涨跌了如指掌。记者问他们原因,也就是次日会出现在分发至全球的报纸上的原因的时候,这些多头资金集团成员的经纪行给出的理由是很意外的。它们说,是拉里·利文斯顿干的!他偷袭了市场!这个解释完全可以。末了又再补充说明:它们正准备“修理”他。可山谷石油身后的资金集团并没有收手,仍在卖出。

    那时,即便山谷石油的价格在每股12美元的低价,他们还是能以更低的价位出手,比如10美元或更低,同时能确保平均卖出价比成本高。

    在内幕人员看来,遵从跌势持续卖出非常明智。可在那些成本是35美元或40美元的外部人员眼里,情况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死盯着报价带,安稳如山,静静地等着火冒三丈的内幕资金集团“修理”拉里·利文斯顿。

    当市场处于牛市时,尤其是市场蓬勃时,早先赚钱的人最后会赔钱,原因很简单,他们不能及时抽身,在牛市逗留太长时间。而让他们长久逗留的就是这些“空头袭击”的流言。大众理应小心某些“理由”,因为那不过是匿名的内幕人员想让大众相信的“合理的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