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高效迭代:高手的自我进化方法论 > 改善沟通环境与氛围

改善沟通环境与氛围

    所有的沟通不良都是人际关系不良的表象,所以,除了沟通的“术”,我们更应当注重沟通的“道”,即人际定位与原则。如果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不礼貌,轻慢对方或是态度粗暴,那么,所有的技巧都无法奏效。

    ●不礼貌:半听不听,东张西望,没有回应,摆弄物品或有其他小动作。

    ●轻慢对方:继续自己的工作,中途接待他人,频繁接听电话。

    ●态度粗暴:频繁打断对方,过早下结论等。

    在组织内的上下级沟通中,最常见的沟通障碍是由双方地位差异造成的,尤其是“权力距离”相差较大的个体之间。

    上司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包括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喜听好话等;下属则相反,很容易因为对权威的畏惧而畏缩,有意见不敢表达,有问题也害怕咨询。

    对上司而言,需要做的是放下身段去倾听,培养良好的情商,发挥同理心;对下属来说,则需要在尊重上司的同时主动进行沟通、反馈,有问题时不要害怕去咨询,甚至要求上级澄清。

    最后,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理解沟通能力:沟通力=准确理解对方+清晰表达自己,如图5-11所示:

    图5-11 沟通能力的解析“公式”

    弯道超车

    利用“互联网+”,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通过写作和输出等自我营销,实现弯道超车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进行更好的自我营销,是每一个知识型人才都可以考虑去做的事情。

    我们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把价值传递的很多中间环节砍掉了,让价值创造者和消费者直接相连。

    以出版一本书为例,传统的流程包括作者写书、出版社出版、印刷厂印刷,印刷完成之后线下售卖。有了互联网之后,就有了网络书店(如当当),它把线下门店销售这个环节砍掉了。而亚马逊kindle相较于当当书店进一步把印刷这个环节又砍掉了,根本不需要纸质书。到了起点中文网和知乎等网站,则连出版都可能不需要了,作者可以直接在上面写,读者可以直接在上面看,连出版社都快要被砍掉了。(摘自刘润文章《刘润:互联网+了,什么人会失业》,有改编。)

    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能缩减成本。

    以教师为例,一个老师进行线下教学的时候,一次课有100多人听差不多就是极限了,而且学生多半是本校的。但是,当他转为互联网教学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学生同时在线上课都不是问题,而且学生可以来自全国各地。

    除了空间限制的突破,互联网还突破了时间方面的限制。

    比如,我曾经在知乎上开了一个live,大约1小时的时间,课程售价是9.9元,当时卖了500多份,并且之后的每个月都有400~1000元的被动收入,预计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当我们在职场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不论是想创业还是打造个人品牌,掌握互联网营销的诀窍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或内容吸引流量,聚集粉丝,然后尝试各种形式来变现。

    不过,在推广引流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的目标客户是谁?

    ●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和需求?

    ●他们喜欢或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产品或服务?

    ●我的擅长点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来满足?

    ●他们聚集的地方在哪里?主要有哪些适合的渠道?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于学习成长、个人提升有需求,对职业规划、求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产品有需求。而我相对还算比较擅长这个领域。我的目标客户主要活跃在知乎、豆瓣、微信公众号、QQ和一些求职网站。所以,我需要去这些地方通过内容来持续引流、聚集粉丝,提供产品和服务。

    一些典型互联网渠道的利用诀窍

    对于那些想打造自己品牌的职场人士,这里推荐的重点媒体平台主要有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简书、百度文库和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以及一些专业网站,如考研论坛、应届生求职网、管理论坛等。

    你可以以微信公众号为后方阵地,以知乎、豆瓣、简书和今日头条等为引流渠道,不断从各方渠道引流到自家微信公众号,形成一个“自媒体矩阵”。因为你在其他渠道上宣传就类似于你在一个广场上发表演讲,人流量大,但人来人往,忠诚度不够;而微信公众号就类似于你的私人地盘,人们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听你演讲,具有封闭性和私密性的特点,甚至对那些不听话的你还可以“关他进小黑屋”。在这里很容易培养粉丝的黏性和忠诚度。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除了高质量的文章,站外导流也很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站外导流呢?

    我们以知乎为例,先看一个反面例子。

    问题:有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有哪些?

    某公司的一位员工就直接在下面回答:“人力专业,尽在某某(他就职公司的名字),欢迎联系我们。”

    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而且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下面这个回答与上面的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有人问国际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问题,我在某家国际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工作过两三年,觉得有必要开个帖子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下观点纯属我的个人见解。

    首先,关于国际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范围,就我的理解毫无疑问有四家。

    …………

    先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然后对问题本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但同时强调只是个人意见。

    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充分凸显其价值了,如果这个时候在文末放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名字,引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必须始终记住最根本的一条:内容为王,价值为本!

    但是,这个回答的赞同数仍然不是很高,这是为何呢?

    因为关注人数本来就少啊!

    这就像你在一个小广场发表演讲一样,讲得再好也就只有这个广场里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的人)知道,其他人无从知晓。

    所以,我们必须选择那些关注人数多的问题去回答,这样才能更有成效。

    这样一来,总体原则和策略就出来了:选题应当是自己擅长的,回答才能“有料”;问题必须是大众化的,多数人关注的,才能增加曝光度;在网上写文章毕竟不是写学术论文,所以,行文不能太枯燥,应尽可能做到“有趣”。

    有人可能会讥讽道,“至于吗,随便写写,娱乐一下就行”“又来贩卖了,还留个二维码”“本来挺好的,看到文末的微信公众号就有点反感了”……

    对于这类的言行,我们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拥有厚如城墙般的脸皮。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不论你做什么、做得如何,总有人不满意,甚至瞎喷……你可以选择忽视他们,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积极的评论和反馈上。

    不值得为这些人浪费哪怕是一丁点的时间和精力!

    像知识网红一样写作和输出

    在所有的环节中,最关键的就在于内容的写作和输出了。

    其实“罗辑思维”的一句话就概括得挺好:“有种,有趣,有料”。

    ●“有种”与用户情绪有关,如喜爱、恐惧、哀伤和愤怒。

    ●“有趣”是指呈现的文风,就算是有深度的内容也不能搞成学术论文的模样。

    ●“有料”则与内容的深度和作者的底蕴有关,涉及能给受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标题、提纲、细节及修改四个方面着手。

    一、标题的写法

    标题取得好,就成功了一半。

    取标题是有技巧的,常见的“套路”如表5-11所示:

    表5-11 自媒体标题拟写方法

    标题并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定,只要能激发读者兴趣即可,但不能取得过于“学术化”,让人根本就没有阅读的欲望。

    比如,“岗位价值评估的八大要素”这种标题的文章估计只有极少数业内人士才会点击阅读,把题目改为“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收入和待遇?此文说透”,效果立马大变样,同样,“批判性思考的三个关键技巧”,也不如“掌握这些规则,让你的思考从本能进化为技能”来得有吸引力。

    取标题有个“捷径”,那就是观察和模仿爆款文章的标题取名,以及问答社区那些关注人数非常多的问题,如以下题目。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仍然处在社会底层?

    ●贫穷有多可怕?

    ●你有哪些独到的识人技巧?

    二、提纲的梳理

    以我回答“怎么追女生”为例:首先,我以新闻“999个柚子摆成心形向大四学姐表白遭拒”引入,吸引读者兴趣;其次,把追女生的过程与营销类比,道出二者的一致性;最后,以营销的四个步骤为本,重点阐述分析。如图5-12所示:

    图5-12 自媒体文章写作框架示例

    三、细节的充实与完善

    只有提纲和架构肯定是行不通的,细节的充实和完善更是关键。

    其实就四个部分:ABCD。

    A.是什么;B.为什么;C.怎么办;D.举例(故事)。

    以上文的“怎么追女生”中的四个步骤为例,第一步是明确目标,这部分涉及的内容包括“明确目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明确目标”“如何来更好地明确目标”“能否举个例子来更好地说明”。

    这个例子中的四个问题并不一定都要详细说明,因为在这里,“是什么”“为什么”都很好理解,所以,一带而过即可。但是,“怎么办”,即“如何来更好地明确目标”就相对抽象了,所以需要重点讲解。因此,文章中提出了对一个人评价的三个维度——长相、财富和性格,并且用一张图来更加形象地进行说明。

    其他三个步骤也类似,无非是A、B、C、D四个问题的循环嵌套和具体说明,当然,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可以辅以图表、案例和故事等。

    在实际的写作中,A、B、C、D是可以灵活应用的,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在我的所有高赞回答中,基本上都是从故事或新闻切入,辅以大量素材、案例、图片和故事,而那些真正有深度却又比较枯燥的“干货”,阅读量和转发率都是很低的。

    四、检查、修改与完善

    架构完成,细节充实,初稿基本成型,接下来就是检查、修改与完善了。

    除了纠正错别字和优化排版,自己阅读并细细体味还是很有必要的。

    假装自己是一个读者,在看一个陌生作者的文章,想象一下自己会有怎样的体悟和感受:如果自己读着都不满意或者没感觉,恐怕别的读者也很难满意;反之,自己觉得很满意的,效果一般比较好。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对细节的完善,一定要充分利用ABCD法则,对于一些比较晦涩的地方想方设法进行优化,以图片或图表代替,或者是增添故事、细节,必要的时候调整顺序,先举例讲故事(D),然后再进行分析或逻辑推理(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