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462章

第462章



南非海军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较为精良,海军科研制造能力也较为发达。其向德国采购的3艘209/1400型常规动力潜艇,号称“好望角之上的新海狼”。加上同样出自德国工艺之手的4艘“骁勇”级MEKO  A-200型轻型护卫舰,南非海军在陆基战机及导弹系统的配合下,已初步具备了近海控制和反击来犯之敌的能力。如果可以全盘接收印度海军的残余力量,南非海军的实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即便不算上预计每艘将达到6.66亿美元的2艘计划之中的大型两栖战舰,南非海军也将雄霸南印度洋。

但是对于早已洞悉了南非政府想法的新德里而言,将自己残存的舰艇全部交由在南非海军的控制之下,那么最终的结果恐怕将是“肉包子打狗”。与空军不同,海军的这些舰艇无一不被寄予着印度海军独霸印度洋的希望。因此新德里更以往这支海军能相对独立的在印度洋西岸活动。因此无力约束他们的印度洋西岸各岛国便成了印度海军避难的首选。

而除了海、空两军的残余力量将向非洲南部转移之外,“大梵天”计划的核心内容还包括了一项绝密的转移。印度政府将秘密的向南非移交自己核武库之中最后的存货—12枚尚未组装完成的核弹头。作为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南非的铀储量一直以来居世界前列,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其发展核武器几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度成功地发明了新的铀浓缩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设铀浓缩工厂。而随着葡萄牙撤出其殖民地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后,古巴军队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5年进入安哥拉(兵力后来达到5万人),南非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南非白人政府由于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国际上也日益孤立。由鉴于此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谋求拥有“战略遏制武器”。

但是颇于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1989年11月,南非政府最终决定在所有核装置和铀浓缩工厂拆除完毕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由此南非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自愿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是随着岁月的更迭,对于一度曾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自废武功的南非政府又何尝没有想过重新拥有核武器,来遏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部非洲的蚕食呢?但是在经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空前复杂的核查,南非如果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核计划(奇*书*网-整*理*提*供),几乎必须要重新开始。而这十二枚来自印度的核弹头对于南非来说恰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除了军事力量转移的“大梵天”计划之外,“梵天”计划之中的另两个组成部分—“梵辅天”和“梵众天”则分别指导着印度国内一流科研团队的转移以及印度政府目前大多海外资产的转移工作。

而印度的科研体系由国家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和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国家科研机构是指隶属于不同科技管理部门和社会经济发展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科研组织包括民营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属的科研机构。企业内部的研发中心则是指经印度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隶属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这一体系和布局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但却也有着它与身俱来的弊端。

印度科研体系是在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变化读不大。尼赫鲁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无非是: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长期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其中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发比例占到总研发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点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而印度的研发支出之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的绝大部分也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批私营企业破土而出。这些私营企业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分包,即将部分低端非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外包给这些企业,使之成为欧美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法与中国、墨西哥等国抗衡,因此,印度私营企业走上了以输出智力为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道路,以减轻对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经过近20年的打拼,印度的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成就斐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于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独领风骚的一面旗帜。

但是这一变化是在现行科技体制之外兴起的,并没有触及现行科技体制本身。对于现行的科技体制的最大触动便是如何将政府拨款的应用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开发相结合。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兴起是印度科技体制之外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是以市场赢利为目的的民用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国际服务外包、制药业等,与政府主导的空间、国防、核能等领域相脱节,因此国立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何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依旧是印度科研体制一个难解的症结。

这样的一种中央政府主导的科研体制,由于受制于政府研发经费的限制,人数和规模都不会很大,形成一种“精英”阶层,因此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9万多人,仅为中国的一个零头。又由于印度的研发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手中掌握的人均科研经费可想而知,虽然从无经费短缺之虞。但是相对于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全线投入和举国体制。印度这些精英集团往往无法取得巨大的突破。

借助“梵辅天”计划,新德里方面还是有计划的向海外转移自己的科研团队。首先得到转移的自然是印度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的转移方向依旧是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大批在长期在印度国内养尊处优的科学家们不得不放弃他们终日与之为伍的大型试验设备,带着凝结着无数印度科研人员的心血的数据和资料登上了飞往异域的班机。除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国防科技研究团队,一些在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也在被转移之列。

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印度卢比早已形同废纸。但是这并非代表印度已再无财富。在印度国库之内已经存放着约300吨左右的黄金。而这还并不包括印度军政府在孟买金融风暴发生之后,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从民间没收的约3倍于这个数字的“人民黄金”。说到对黄金的热爱,全世界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胜过印度。印度人不论贫富,几乎每家每户多少都有黄金;印度人每年消耗800吨的黄金,占全世界每年黄金消耗量的20%。对黄金的热爱,与印度特殊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烙进了印度人的性格之中。

印度人甚至认为黄金与印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黄金饰品,就没有完整的印度传统,不论是结婚或者其它仪式。因此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印度家庭拥有的黄金总量估计多达15000吨,总价值3.2  万亿美元。这一黄金总量是印度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储备的40倍,是美国中央银行所拥有的黄金总量的将近两倍。如果不是通过用早已失去国际购买能力的卢比向印度人强买黄金,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抛售获取外汇,或许印度的经济早已崩溃了。

在代号“梵众天”的经济转移计划之中,印度政府将这些国库内所存放的黄金以及其他贵金属全部运往南部非洲各国。其中除少部分将用于购买当地的一些矿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的股份之外,其余的都将被存入各国的中央银行作为印度政府提供的秘密贷款,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各国政府保存但最终将归还印度政府。

但是此刻无论是逃往海外的军舰和战机,还是那些寄托着印度未来的学者,或是印度国库内的财富都已经不再属于新德里。以南非为首的东南非洲各国面对着运低自己领土的财富,早已将所谓的承诺抛之脑后,而尾随着印度军舰而来的中国远征军更是给了他们坐地分赃最好的理由—印度已经行将就木,没有人会为今天的贪婪追究他们的责任。而中国政府所要的也并不多,除了中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尼赫鲁”号和俄制“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之外,其余的印度海军舰艇可以任由东南非洲各国在南非的协调之下自由分配。所有涉及印度国防机密的印度国防科技研究团队必须全部由中国政府接管,而信息技术、软件、生物制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民间科研团队则可以在交出核心技术文件之后自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