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大佬都爱做投资 > 第15章 还是地产最靠谱(1)

第15章 还是地产最靠谱(1)

    在当今中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房子更能牵动人们的神经,还有什么能比房子更让人体会不能承受之重的感觉。

    按照传统观念,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房子就是面包和盐,属于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不过,在经济学家看来,房子也是投资品,一个人在作出购买房子决定的同时,也表明他已经展开了一种投资活动。

    既是一种必需品,又是一种投资品,房子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自己的市场价值。不是人人都喜欢股票,对风险不感冒的投资者,大可以“N过股市之门而不入”。你至多可能会损失部分收益,对生活不可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自己财产缩水的风险。

    但是,你不可能不喜欢房子。也许有人故意唱反调,说自己不喜欢。不过,即使你不喜欢,在你的有生之年,也注定离不开这个可以遮风避雨、为你提供庇护的地方。

    不是住在自己购买的房子,就是租住在别人购买的房子,反正一句话,房子是不可缺少的“刚需”。而且,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转非’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与日倶增,同时,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只会越来越稀缺,房子这种商品只可能供不应求或供求平衡,供过于求的可能性极低。

    一种可有可无的商品,与一种必不可少的商品相比,谁在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议价权,当然是后者!

    所以,这么多年,中国股市就像坐云霄飞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让内外行人看得头晕目眩。你刚刚以为自己掌握了股市里的“降龙十八掌”,数天后,你可能会发现,那只不过是让你在股市里自宫的“葵花宝典”。

    中国楼市走势则相对简单,像一个让人一眼就能看透的纯真儿童。而房价也如同儿童的身高,随着年岁的增长,“个头”不断向上蹿。

    2010年末,媒体对部分省市调查后发现,10年内,房价涨幅超过10倍。以某中部城市为例,2004年时房价还不到2000元\/平方米,2010年却上升到1万多元\/平方米。

    若将房子视为一种投资品,这种令人吃惊的价格增长速度,表明了其增值能力和投资价值。还有更让人感叹的案例,20世纪60年代时,一套以800元购买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市值80多万元。

    可能有人提出异议:经过多次通货膨胀的洗礼,中国的钱越来越不值钱,50年前的800元,可能比现在的80万元价值更高。

    我无法计算50年前的800元,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时至今日会变成多少钱,是否足够买房。但从800元到80万元这1000倍的差距,不得不让人相信,中国房价的底气够足:你买,或者不买房,房子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急,或者不着急,高房价就在那里,时缓时急。

    而且,与其他投资品不同,房子的收益不仅仅在于卖价减去当初买价的差价,它还具有使用价值。

    如果所投资的房产用来自住,你可以在出售之前享受其居住功能,用它来遮风避雨,免去了交付租金;如果出租,在出售之前等待价格上涨的同时,还可以将其出租,获取稳定的租金收益。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投资房产都能够实现一箭双雕的绝佳效果。

    不过,说归说,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价格只升不降的商品,房子当然也不能例外。房产投资,不能完全保证你的资金安全,把握时机尤其关键。1990年,日本楼市泡沫破灭之后,至今东京的地价和房价都没能再展现往日的辉煌;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破灭,直到今天住宅价格也没能超过1997年第3季度的高点……

    如果投资者在1997年第3季度购入香港房产,想要实现转手赚大钱的愿望,恐怕机会渺茫。

    针对中国房价越来越浓重的泡沫味道,中国政府在2010年打出了一系列房产调控组合拳: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出台政策,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提升至50%;4月17日,“史上最严”的“新国十条”,对第三套房暂停发放贷款;9月29日,比“史上最严更严”的“新五条”,又将首套房的首付比提升至30%,对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2011年1月26日,“比史上更严还更严”的“新国八条”将二套房首付提高至60%,并全面推行限购令;2011年春节前,千呼万唤的房产税也初露真容……招招有力,直指房产投资命门。

    在此风潮影响下,购房者纷纷采取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双方面的围追堵截,使得房价悬在半空之中,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一旦下滑动作展开,房产投资的风险无疑将不断加大。

    2012年,房地产调控仍旧在持续,会成为整年度的主色调。在如此高压之下,房价可能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却注定不会高速上涨。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不能舍弃“北上广”的繁华,还对昔日的高利润念念不忘,也不一定非要逼着自己离开。至少,在一线城市还有商业地产可供你投资。当然,在二三线城市也是一样,商业地产也是大有“钱”途。

    与住宅市场投资深受房产新政的“打压”,投资者处于水深火热中不同,商业地产没有被列入宏观调控范围之内。投资商业地产,既不限套数,更不限制贷款人户籍,不必承受来自房产新政的压力,自然成为地产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而且,与住宅投资相比,商业地产投资的回报丝毫不差,甚至更高。

    中国早就有“一铺养三代”的说法。在商业区投资一套店面,租给别人做生意,自己每月收取租金,生活过得轻松惬意,这既是“包租公”们的生活写照,也是众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长期以来,商业地产价值一直被低估。换句话说,商业地产是一块被忽视的“价值洼地”。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商用物业和工业地产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而在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相近地段的商业地产项目价格,应该比住宅项目高出30%。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过去几年间,房地产市场的火暴主要体现在住宅价格的暴涨。商业地产与同一地区的住宅项目,形成了商住价格倒挂的局面。

    2009年,北京住宅市场热气腾腾,与之相比,商业地产却有些相形见绌。花市大街的一处高档公寓,身价傲人,高达3万元\/平方米,最高时,曾到达过3.5万元\/平方米。不过,附近楼层不比它低、装修档次不比它低、物业管理不比它差的写字楼,单价却几乎没有高于2万元\/平方米。

    在人们脑海中,商业应该是离钱最近的行业,凡是与商业有关的事务,都应该与钱扯上关系。商业地产,听起来,无论如何价格都应该更高。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商住价格倒挂,其背后也不是没有缘由。

    首先,不同于住宅,商业地产投资资金较高,对投资者设置了一道高门槛,大部分中小投资者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投资商业地产的人少,就像拍卖场上竞拍的人少,其价格自然也不会被抬得太高,甚至还可能会被低估。

    其次,与经营商业的功能相比,房子的居住功能更为基本,也更为大多数人所急需。在中国,人多是一大显著国情,所以,此前的大多数地产商,常常把住宅作为主攻方向,忽略了商业地产的建造。其发展自然跟不上住宅的脚步,价值也未被市场完全挖掘。

    另外,相对住宅投资来说,商业地产优劣的判断指标更为复杂。有时候,明明看起来地段绝佳的店铺,却可能出现“谁进去谁赔钱”的状况。中国人经营商业,最喜欢图吉利,这种店铺出租起来,困难可想而知。人们难以判断,当然不敢轻易投资商业地产,其价格自然也渐渐“枯萎”。

    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暂时被黄沙所掩埋,只要遇到恰当的时机,光芒一定会被众人所发现。商业地产这块房产投资界的“金子”,在地产调控“大风”的吹拂下,蒙在身上的沙子被吹走,其光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早在房产新政之前,王健林、潘石屹、张宝全等地产大鳄,就已经“弃宅从商”。房产新政实施之后,更多的地产商也发动了向商业地产的进攻。2010年10月15日,万科宣布以11.5亿元收购赢嘉中心;2011年1月,中国人保斥资37.4亿元,购置首都时代广场……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作为中国楼市投资风向标,温州投资者中80%的资金转投商业地产。而且,更多的企业大佬还走在路上。

    看着是卖家电,其实人家卖房子

    在数年前,当时天空依旧很蓝,上面还有白云朵朵;牛奶还很香甜健康,没有三聚氰胺;猪肉也很味美,没有掺杂痩肉精;家电零售业还没有出现京东商城这个搅局者,人们习惯在实体店购买家电。

    那时,中国家电零售江湖有三个闻名遐迩的大佬,一个是广东人黄光裕,一个是上海人陈晓,另一个则是江苏人张近东。这三个南方人,为中国大部分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家电。

    后来,又过了几年,局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先是上海人被广东人收到麾下,成为旗下一员,后被踢出局。后来,广东人由于操纵股价,被国家有关部门关入深牢大狱。而江苏人的生意却越做越大,时至今日,如果不算上京东商城,中国家电零售业似乎成为他一个人的江湖。

    江湖虽大,利润却不一定与之成正比,时不时还需要吃点偏食,才能身体强壮。这一点,或许我们外人看不穿,人家却心里和明镜一样,关起门来,自己在房间里面偷着乐。

    就像我们常吃的快餐麦当劳,你以为人家只是一家卖汉堡包的公司?在我们看来,汉堡包里面应该蕴藏着有足够想象空间的利润,其实真的未必。一般来说,一个汉堡包售价为12元左右,价格的确不低,不过,考虑到它的生产:要用最好的鸡肉,而且还不能像有些餐馆一样使用价格低廉的地沟油;还要用最好的面包,面包里面的气泡保持在4毫米;做好10分钟后,如果卖不掉,就要扔掉;除此之外,再加上房租、人工成本等费用,试想一份汉堡包还能有多少“油水”可榨?

    不管你相不相信,麦当劳从汉堡包中获取的利润,真的不如你想象中那么多。即便靠“走量”的规模效应,也不可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

    看一看麦当劳的财务报表,我们就可以发现秘密所在。在麦当劳所有收入中,1\/3来自直营,2\/3来自加盟。而在加盟收入中,很重要的部分来自房产增值。

    原来,麦当劳每进驻一个地方,要不就是与原来的土地所有者签署20~30年的长期租约,要么干脆自己买断这块土地建造房子。对于自己取得的土地或房子,有些会用来自己经营,有些会转租给加盟商。

    虽然汉堡包里面的利润不多,麦当劳还是辛苦经营,以建立自己的商圈,然后拉动海量人流和其他商户,借此,附近房地产价格也会被提高。麦当劳自己的房产,无疑也会大大升值。难怪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说:“其实我不做汉堡包业务,我的真正生意是房地产。”

    在起源地美国,麦当劳一直坚持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它的零售点数量仅仅次于教堂。当然,麦当劳的如意算盘只能在美国等其他国家才能打得响,在中国,由于各种因素,它只能老老实实地卖汉堡包。但这丝毫不妨碍麦当劳的“以快餐吆喝,以地产赢利”,被推崇为经典的商业模式。

    其实,麦当劳的经营模式不难理解,本身已经积累起足够的品牌效应,纯粹租别人的房子,付出昂贵房租的同时,还免费为其打广告、拉人气,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一个稍有前瞻性眼光的商人,都不会这样做。

    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道理是容易理顺。但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发现并应用,却不是泛泛之辈可以做到的。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创业者,当然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过人之处。

    和麦当劳相似,中国家电零售两大巨头一一苏宁和国美,表面看来,销售着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却也一直没有停止在房地产上的投资。而且,在这点上,两家公司有诸多相似之处,囿于广东那位大佬多有不便,我们不妨把焦点对准江苏那位叫做张近东的大佬。不过,在此之前,还必须用黄光裕做一下对比。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性格,并且会将其投射到自己所创立的企业中。一直以来,虽然同属一个行业,与广东大佬黄光裕表现出来的强势、霸气,以及国美快速的发展模式不同,张近东给人感觉温和、儒雅,苏宁在扩张时,也呈现出不温不火的态势。

    在不同性格色彩的笼罩下,这两家公司的地产投资轨迹,也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弧线。众所周知,黄光裕高调,对资本增长要求高,他一直把地产视为快速获取资本的手段,快速解决资金困局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些年来,黄光裕的国美系开发的地产项目,多是资本快进快出的住宅项目。

    反观张近东,则相对比较低调和稳健,其身上的地产投资色彩一直被他刻意隐藏。只不过,后期高调参与拿地,其地产布局才逼不得已浮出水面。

    1987年,张近东和哥哥张桂平,在南京市宁海路创办了江苏苏宁家电有限公司。张桂平学过建筑,1992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当时的苏宁,同时经营电器和房地产。2000年,两兄弟开始“分家”,按照协议,他们共享苏宁品牌,张近东的“苏宁电器”,经营电器连锁;张桂平的“苏宁环球”,主营房地产。

    与哥哥和苏宁环球相比,张近东和苏宁电器相对高调一些。究其原因,一方面和所处的行业有关,苏宁和国美是国内两大家电零售巨头,难免被人拿来作比较,更有话题感;另一方面,张近东个人财富增长更为迅速,自2008年起,每年都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前10位。尤其伴随着黄光裕的入狱,苏宁电器市场份额超过国美,张近东的知名度更是上了一层楼。

    每每提及张近东的财富,人们总是将之归结为家电零售。但是,零售行业利润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2006年6月30日之前,苏宁电器的毛利率维持在10%以下,此后,才渐渐有所增长。根据相关公告,2009年苏宁电器销售毛利率为17.35%,2010年1季度仅为16.59%。如此低的利润率,如何能撑起张近东的高身价?

    其实,和“老朋友”黄光裕一样,张近东在经营家电零售的同时,一直也在进行着房地产投资。不同的是,他涉足更多的是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以5.8亿元拿下上海浦东新区远东大厦1至3层近2万平方米的商铺,在南京市中心核心地段拥有一幢商用物业,在南京新街口掌控了两块黄金地块……据南京市政府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苏宁的地产项目,“累计土地储备可开发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除商业地产之外,张近东还涉足工业地产。根据仲量联行报告,2010年2季度,中国工业地产需求旺盛,工业仓储类地产价格和租金大幅度提升。而苏宁电器披露,2010年上半年,公司就在济南、青岛、杭州等地获得物流基地建设用地,此外,签约的储备项目达到12个。

    手里掌握充足的用地,即使一家专业房地产公司都无法比拟。就此来说,你还能说苏宁电器只是一家家电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