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明末风流逐鹿记 > 第120章

第120章



                                    说着面相狰狞,杀气腾腾。

        长平公主下了一跳道:“这等鞑子,打出就是了,若杀了总之不太好。”

        张善羽道:“这等人就要杀,否则不知道我天朝的厉害,还以为谁都可以欺负一把。”

        长平公主道:“打打杀杀的有辱斯文,还是安宁的好。”

        张善羽道:“公主太过心软,他日我带你去辽东,你便知蒙古人、后金人对付我大明子民的手段是如何残忍。”

        长平公主道:“我哥哥京城说,明君以仁治天下,宇内才能太平。”

        张善羽笑道:“以仁治天下,呵呵,你哥哥真的这么说么?”

        长平公主点头道:“是啊,皇帝哥哥经常这么说的呀,王公公也这么说。”

        张善羽忽然起身,哈哈大笑道:“以仁治天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长平公主奇怪道:“驸马为何发笑。”

        张善羽笑道:“我笑你哥哥听信奸佞之言,犹不清醒,我张善羽经营辽东十几年,大小数百仗,无不披坚执锐,出生入死,所为何?以仁治天下,若真能使天下太平,何须武将?何须军队?何须打仗?”

        第二十章  以仁治国

        长平公主又不信:“我哥哥乃当今皇上,金口玉言,说的话怎么会错呢?”

        张善羽道:“你哥哥是皇帝不错,但并不是皇帝就不会说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又能保证不犯错误呢?”

        长平公主道:“你这话要是让哥哥听见了准不高兴。”

        张善羽道:“随便了,公主,我看天色不早了,你还是早点回去吧,来人,送公主回府。”说完立刻有两个侍卫来,准备扶公主回去。

        长平公主道:“你这人怎么总是这么专断呢?我可没说我要回去。”

        张善羽笑道:“你哥哥下两了禁宵令,晚上大街上不许走,再不送你走,难道让你住大都督府么?”说完又道:“你们两个还愣住干什么,还不送长平公主回府?”

        那两个侍卫道:“公主请。”

        一眨眼间张善羽就已经不见了,长平公主无奈,挥了挥袖子,气呼呼的走了。

        ……

        “都督,皇上以公主许都督,都督不宜过分得罪公主。”

        “哼,这个小丫头,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崇祯居然有这样的妹子,真是少见。”

        “都督息怒,公主年幼无知,尚可原谅,何况我们在京城呆的日子不会太长。”军师陈继盛解释道。

        “你说的是,本帅这几个月呆在京城足不出户,早就郁闷得受不了了,这里虽然过得舒服,但是毫无生机。”张善羽抱怨道。

        “都督忍耐,崇祯虽然将长平公主嫁给都督,但对都督还抱有怀疑之心,都督切不可大意啊!”副军师范文程道。

        “哼,北京城的御林军老弱病残,不堪一击,本帅的血雕卫屯守在此,要是兵变的话崇祯绝不是对手,本帅要是想夺位的话易如反掌,任他如何狡猾都逃不出我的五指山,怀疑也没有用。”张善羽道。

        “可是都督志在天下,非一城也!”关键时刻陈继盛道。

        张善羽沉吟良久道:“陈继盛你说得对,所以本帅才忍耐,与崇祯结亲,也是为此。”

        “都督远见卓识,愚不及也!”范文程抓住机会赶紧拍马屁。

        “打住打住,本帅可不是皇太极,范文程,以后马屁还是少拍点,多用点心思想些有用的点子。”张善羽道。

        “是,都督。”

        “好了,都退下吧。”

        “是,都督。”范文程和陈继盛又向张善羽行礼,继而退下。

        等二人走后,张善羽自言自语的道:“还好,还好,京师果然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不可久留啊!”

        ……

        “皇帝哥哥,那个张善羽无礼!”长平公主气呼呼的道。

        崇祯正在批阅奏折,见是长平公主来,便放下手中的御笔,笑道:“怎么,他欺负你了。”

        “他敢。”

        “那又怎么了?”崇祯问道。

        “他说皇帝哥哥你不是金口玉言,而且京城犯错误。”长平公主道。

        “哦,有此事。”

        “当然有,皇帝哥哥,你不是说过明君以仁治天下么?”长平公主问道。

        “是啊。”

        “可是那个张善羽说不对。”

        “哦,那他说什么了。”

        “他说‘我张善羽经营辽东十几年,大小数百仗,无不披坚执锐,出生入死,所为何?以仁治天下,若真能使天下太平,何须武将?何须军队?何须打仗?’”

        “哦,那他也说的有理。”崇祯皇帝一边批阅奏章,一边道。

        “那怎么有理呢?皇帝哥哥,这不是和你之前说的话自相矛盾么?”长平公主不解道。

        崇祯皇帝停下手中的笔,面色严肃的道:“你丈夫说的对,真正意义上的以仁治国是很难实现的,就像本朝太祖皇帝就是*武力打下我大明江山一样,仁政也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的,这就是为什么政府一定要有军队的原因。”

        “那以仁治国岂不是骗人的么?”长平公主迷惑道。

        “也不能说是骗人的,以武力治国是不会长久的,二千多年前有一位皇帝,叫嬴政,他用武力统一了六个诸侯国,登基当了皇帝,登基称帝之后,仍然用残暴的武力统治治下的百姓,结果他的国家只持续了一十五年就灭亡了。”

        “哦,这是什么原因呢?”

        “道理很简单,太钢则易折,你丈夫是一个武将,战场上,刀枪无眼,以命搏命,你不杀敌人,敌人就要杀你,所以不得不残忍,不得不冷血,但是治理国家并不同于打仗,你治下的百姓也不是战场上的敌人,如果用打仗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崇祯皇帝解释道。

        “哦。”长平公主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又似乎还不明白。

        崇祯皇帝继续批阅奏章,边批阅奏章边道:“无可否认,你丈夫是一个出色的武将,但不一定是个出色的能臣,幸亏他手下有陈继盛、范文程这样的人才辅佐,否则的话,东江军定无现在如此强盛。”

        “皇帝哥哥的意思是说,那个张善羽打仗还可以,如果让他去当一个县官,太守什么的文官,那他治下的百姓就会造反是么?”长平公主似懂非懂的问道。

        “差不多,如果他用他那种打仗的手段去治理域下的百姓的话。”

        “那皇帝哥哥只要让他带领士兵打仗不就可以了么?”长平公主道。

        “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崇祯皇帝面色凝重,停下手中的御笔道:“武将带兵过多,容易造成藩镇割据,一千多年前有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叫做大唐帝国,大唐帝国的君主李隆基信任武将,将军队都分给武将去统领,最后却被攻下都城,无家可归。”

        “那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究竟该怎么才好呢?”

        “这就是为什么朕不敢对你丈夫完全信任的原因,他手上握着东江十万军队,虽然可以与野蛮的东奴相抗衡,但是如果那一天他背叛朕,挥师南下,朕也没有办法。”崇祯皇帝道。

        “皇帝哥哥是说张善羽可能会背叛朝廷,这怎么会呢?他这个人虽然又骄傲有专断,但是对朝廷还是忠心的。”长平公主道。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朕也相信他不会造反,况且上次东奴破关,几陷京师,也是此人率军勤王,所以朕才敢放心的将妹妹嫁给他,封官加爵。”崇祯道。

        第十卷

        第一章  刺杀(上)

        三月,初春。

        大都督张善羽终于决定南下,陪同他的还有三万亲兵。

        皇帝领着文武百官,一直将他送出外城,大都督不是一般的大都督,他还是崇祯皇帝的妹夫,皇亲国戚。

        自从上次鞑子入关之后,京师的百姓就不在觉得在天子脚下是最安全的了,所以,这次东江军的离去让他们惴惴不安,少了这一支威猛之师,北京城就多了一分危险,起码,军队可以保护国家,保护子民,虽然,有时也是维持暴君统治的工具。

        崇祯皇帝举棋不定,他一面觉得张善羽留在京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一面又觉得把东江军送走是把自己陷于险境,但张善羽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在京师待下去了,因为,他也感觉到了皇帝的犹豫不决,皇帝可以继续犹豫下去,因为他是皇帝,而张善羽不可以,尽管他是大都督。

        所以,他必须走。

        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上,一个是南下。遵化一战后,张善羽感觉不能将东奴逼得过紧,毕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张善羽不想功高震主,而且他对皇帝也不是很忠心。

        所以,只有南下了。

        为了取得崇祯的信任,他还是向皇帝提亲,尽管并不喜欢长平公主。

        崇祯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张善羽成了大明朝的驸马,但他并不开心,因为他知道,这仅仅是明哲保身罢了,况且公主只是挡箭牌罢了,而且不一定有用。

        这次南下,他借军中打仗,不便带女眷为由,拒绝带公主出征,虽然对手只是不堪一击的叛匪和海盗。

        这次南下,张善羽只带了两位军师,大将孔有德和亲兵队长张三,其它的将领和军队,则率军返回东江,保存实力,而且,这次不一定要打仗,行军路线已经准备好了,第一站是大明朝的龙兴之地凤阳,然后才是江南,叛匪只有千余人,张善羽估计届时不用打仗,只需将军队开过去,叛匪便会落荒而逃,至于他走之后会不会再出来,这就不是大都督考虑的事情了,毕竟还有地方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