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励志读书故事8篇 > 第6页

第6页


        
24.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25.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26.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27.著述等身
        
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28.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
        
励志故事
        
29.洛阳纸贵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0.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励志故事
        
10.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11.温舒编蒲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12.负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13.带经而锄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时行凭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14.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16.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17.三十乘书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18.枕中秘宝
        
励志故事
        
19.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20.读书种子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裴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21.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殷浩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22.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3.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4.断章取义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