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第72章

第72章



                                    当然这是知识,是国粹,也是事实,但是不是也该想一想,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不是有用!

        △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古代一些教育家已总结出了教育学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说它年轻,是因为它是体系欠严密的一门才独立生长三百来岁的科学。

        △改革一种旧的教法,必须明了它存在的利与弊。真正看清了这种教法弊大于利时,学生才乐于寻求利大于弊的方法来取代它。

        △文言文对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工具,而是枷锁了。

        文言文中有些字、词、句要死掉,这没有什么可惜,我们也没有必要偏让它复活,就如同我们今天的许多字、词、句甚至大部分汉字也可能几千年后要死掉,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必要非让它复活一样。汉字、汉语要现代化,世界语言、文字要统一,这是大势所趋。偏要对抗这个潮流,徒劳无益,还有害。

        △"知识废旧率"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由于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和更新,人们所掌握了的知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一部分成为无用的废品或用途不大的旧物。

        中国的个别老古董,却还在卖力地鼓吹复古,文言文要深的难的,越不懂越是好家伙,而对一些有用的新知识却惟恐引进。大概是怕引进了,他便无法卖弄自己识古董的权威,和学生一样,也成了新知识的学生,岂不大失学者之体面?

        这样,他们就宁肯做卖弄自己并引起别人注意的绊脚石,也不愿做埋在泥地里的铺路石了。

        △在我们这个教育思想曾经长期封闭的国度里,1953年曾经有过一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大规模的教育理论学习,学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越是对教育一知半解的人,对凯洛夫的教育思想理解得越狭隘,他们只承认那种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是好课。

        △过多地强调多方面外因,懒得过问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发展,师生的心长期不能相通,教改必然沦为一厢情愿。

        语文教学改革主要靠什么?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是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问题,解决教师为学生服务、同学生齐心协力搞教改的问题;科学是解决语文知识结构科学化、语文能力结构科学化的问题,解决学生运用科学的学法学、教师用科学的教法教的问题。

        △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教育应该是各种形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

        △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这种方法适用、那种方法落后,须知,方法是艺术,因此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形式越单一,其生命力就越容易衰竭。应该是各种色彩、各种形式的教学艺术之花都争奇斗艳地开起来才好。

        △不少国家很注重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

        △乱世出英雄的原因,是由于乱世没人相信陈腐观念了,等着靠年头、熬资历来不及了,只好谁是英雄就用谁,不管他长没长胡子,有胡子更好,没胡子也一样。

        △学生认识一步步地深化,就使教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学生们便最大限度地理解老师,支持老师,成为教改的志愿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

        △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

        △与其将成绩的提高寄托于分好学苗、拉好学苗上,不如将力气用在提高本班中下等学生的能力上。

        △旧习惯和改革是矛盾的,在旧道上走惯了的人,总不愿意走新路。从旧过渡到新,必定有一段不适应的过程。

        △心理学已成为现代应用最广泛的一门科学。中学开的课程有十几门之多,但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联系最紧密的心理学,却没有一篇文章去介绍它,这不能不算是个遗憾。

        △模式化束缚人的手脚,也束缚人的头脑。一种东西一旦成为一种不可更改的模式,也就说明它到了寿终正寝的日子了。石刀石斧不能改了,它死了;青铜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角度看,也不能改了,它也死了;就拿解放牌汽车的流水作业线来说,生产多少年了,虽然改动不大,但总还在改着,一旦到了无法改动的时候,它也会死,会被一条更先进的流水线所代替。

        改革,变革,革命,革新,是世界万物的生命。

        △教育和管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如果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其管理质量会大大提高,各科教学亦然。如果把工厂质量管理的一些规定借鉴来,显然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先进的工厂能够把工人走路的频率、炊事员切菜的频率都规定出来,一所好的学校能不能也把学生的有效劳动时间规定得细致、具体一些?我想是可以的。

        △用计划去管理,用好习惯去指挥,领导就越干越高明。

        △宇宙间并不开会,但数千亿星体却照样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这不是对人的启示吗?

        △各行各业的人,除了知识和经验,实在还有着一个天赋的职业条件的问题。一个公鸭嗓,歌唱的知识再丰富,唱龄再长,经验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使人厌烦的公鸭嗓而已。一个跛足者,可能有丰富的竞赛知识与经验,但决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短跑运动员。

        文艺界、体育界的专家们注重职业素质的研究,而管理人才、政工人才等,最低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职业素质和天赋条件,却很少有人关心。

        △我想最低级的管理水平莫过于用人看着人。管理水平的提高应该体现在规章、制度、法律的科学性上。这些规章、制度、法律如果制订得科学,符合人们的心理,那么,不用人盯着,看着,监视着,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了。

        △领导者应该着重研究什么问题呢?就是那些带规律性的问题,那些乱子还没暴露出来的问题。

        五  知人·育人(48则)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彼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此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碰壁。

        △育苗、养花、治病者的对象都不像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那样富于变化,难以认识。教师治的是心病,心病是个难以诊断和认识的病。心病应用心药治,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要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

        △不要轻易说看透了一个学生,学生不像透明玻璃瓶装的蒸馏水,一看就透。一看就透的情况是有的,但不多,更多的是被各式各样的东西包裹着的人。

        △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

        △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自新的心理能使人不断进取,以至创造奇迹。自卑的心理则使人步步后退,以致不可救药。

        △自新,自卑,人皆有之,关键在于如何扶正祛误。应该启发学生经常浇灌、莳弄自新的心理,使之茁壮成长。

        △教师让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使学生觉察到心灵中有一种美感、幸福感、自豪感。这种美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就能成为学生继续做同类事情的动力源泉。

        △教师疏导的责任是很大的。学生的思想航船既可导向河汊搁浅,也能导入大海乘风破浪。不要轻易责备学生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而要引导学生去干这样,去干那样。趋利避害,乐以忘忧,流连于美好广阔的精神境界而忘返狭隘自私的小圈子。

        △教师不仅要从外部输入一些观念让学生接受,而且要善于借助学生美好的心灵基础,从那里面挖掘出美好理想的种子,利用他已有的心理土壤加以培育。这样植根于学生原有心理基础的理想,才易于成长。

        △要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去观察,多想学生的难处,引导学生看到自己脑子里的方方面面。切忌把一名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只有一种思想的整体,也不允许学生把自己看成一个整体。要想方设法打碎这个真善美、假丑恶混杂而结合成的整体,然后重新排列组合。

        △弃恶扬善绝不仅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教师不是板着面孔站在学生对面的上级领导,而是立在学生脑子里扶助上进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的助手。

        △更深刻意义上的教师,就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个性、欲望、素质的教师。

        △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不是一件难事。困难的是如何在一个广阔的时空范围内,使这一火花不仅不熄灭,而且越烧越旺。这就需要在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桥梁。

        △初中学生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是意志比较薄弱,普通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尤为明显。

        意志薄弱是学生目前学习的大敌,也是将来工作的大敌,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