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簪花红袍传 > 第四十七回 海神禺强(1)

第四十七回 海神禺强(1)



                                    时间缓缓流逝,“朱雀太阴剑”已飞行了十几个时辰,至少掠出了五千余里,但除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类,小云沿途再无其它发现,恍如海底世界永无穷尽。他眼下所处的位置已在大海中央,距海面约有三千多丈,亘古至今,从无人类抵达。凭借“元始浑天轮”发出的银光,小云见海底景色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奇异非常,为之大开眼界。水流速度逐渐加快,他颇感振奋,继续御剑前行。半个时辰后,前方海底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隙。

        小云减缓速度,在裂隙边缘站定,低头俯瞰,见黑黝黝一片,难以见底,不出意料,此处就是“天一真水”所在的“无底之渊”。他持续飞行十几个时辰,功力损耗严重,缓缓御剑潜入裂隙,同时行功恢复体力。此处水压极大,沿途不见任何鱼类和水生物,在“元始浑天轮”银光照耀下,两旁参差不齐的崖壁,如同无数头择人而噬的猛兽,景色极尽荒凉恐怖。

        裂隙成漏斗状,越向下越狭窄,下潜一千多丈,小云已接近裂隙底部。朦朦胧胧,见一条怪兽据守在谷底中央。它外形和龙大致相仿,头角狰狞,生有许多暗红的肉瘤。长约一百多丈,体表披覆铁灰色鳞甲,腹部两侧生有几十双红色长足,又和蜈蚣有点相似。它如长蛇盘成一团,双目紧闭,似乎正在睡眠。它名为“癞头蜈龙”,世间仅此一条,一万年前业已存在。它原先生活在南方的原始丛林里,日常以各种毒物和硝石硫磺为食。七千年前,积聚在体内的火毒渐渐开始发作,它痛苦非常,为了抵御火毒焚心之苦,就近潜入了南海。“无底之渊”深入水下接近五千丈,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见过阳光,至阴至寒,正好可以抗衡它体内的热毒。

        “癞头蜈龙”原本已危在旦夕,但在谷底定居之后,凭借阴湿之气抵御体内的热毒,竟一直活到了今日。此中奥妙和大燥大热的雪莲,反生长在寒冷无比的高山上的道理完全一致,皆是阴阳平衡原则的一种灵活运用。可见,顺应自然之规,乃可存活,长生久视之理原本如是。世间万类,除了泯灭灵性的人类,余者莫不知晓。

        小云见“癞头蜈龙”外形奇异,多加了几分小心,无声无息,缓缓潜至谷底。游目四顾,见谷底面积不大,几乎被“癞头蜈龙”庞大的身躯全部占据,并没有什么泉眼。御剑飞起,低头仔细寻找,不出所料,在“癞头蜈龙”盘成的圆圈中央,发现了一处泉眼。他十分兴奋,不管有无危险,御剑疾速下潜。

        水流涌动,“癞头蜈龙”从沉睡中苏醒。缓缓移动身躯,卷起海水,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漩涡。小云猝不及防,身体登时失去了控制,随水流高速旋转。临危不乱,心念电闪,五方神剑一起前冲,顺利摆脱漩涡的吸引。“癞头蜈龙”向左一转,凭借盘旋之力,龙形身体缓缓昂起,开口喷出一颗火红的内丹,击向小云。它身躯过于庞大,行动十分缓慢,原本不难对付。但水里不同于陆上,此时它身体盘旋之际,掀起一股力量极大的水流,以泰山压顶之势缓缓逼近。

        小云在水里无法借力,难以抗衡,御剑飞向一旁。飞出不远,脊背靠上了山崖,再也无处闪避。心念疾转,五方神剑交叉飞行,将暗流割裂成几十股,力量分解,待涌至近前,已无半点力道。红色内丹紧随在后,和五方神剑接连相撞。撞击力如波浪一层一层压向小云胸口,他肋骨咯咯作响,感觉自己就要被压成肉饼,使了个“引”字诀,把力量引向后背。山石崩裂,身体全部没入了崖壁。红色内丹力量大的异乎寻常,如被它直接击中,焉能活命?双方僵持一会儿,“癞头蜈龙”开口吸回内丹,尾部用力,龙形身体撞向山崖,估计是想把小云撞死。

        小云怒极,他原本并不想伤害“癞头蜈龙”,但它纠缠不休,不杀了它,怎能得到“天一真水”?杀心一起,再不犹豫,五方神剑全体出击。五色剑光交相辉映,飞速旋转,海水剧烈翻涌,毫不费力已将“癞头蜈龙”斩成了十几截。鲜血弥漫,碎裂的尸体缓缓沉入海底。待海水重归平静,小云潜下谷底,见它的尸体犹在微微抽搐,也不理会,从一堆碎肉里找出红色内丹,收入“须弥芥子壶”。之后走到泉眼旁,俯身仔细查看,见泉眼约有拳头大小,此时并无泉水涌出。

        他颇感失望,偶一抬头,见崖壁上隐隐写有字迹。笔画圆转流畅,绝非斧凿镌刻所致,竟是用手指直接写上去的。心里一惊,此等指力,绝非凡人所及。起身上前观看,文字内容是:“盘古创世,唯心留存。慈念未泯,南海沉沦。亘古永昌,卯酉晨昏。醴泉泽世,惠及子孙。嗟乎,亿万斯年,仰止之尊。”往下是一行小字:“盘王殁后,留此一心,可谓仁善者也。据闻,娲皇之后,亦有一心存于世间,神鬼皆不知所在。今谒盘王遗迹,犹念娲皇之惠,临别泫然,逝者如斯,心下唏嘘。”最后是落款:“开辟后十万八千岁,首轮甲子之年,丙子之月,甲子之日,于甲子之时,大挠氏谨题。”

        文字并不晦涩,但内容颇令小云震惊。“大挠氏”乃是太古真仙,首创六十甲子,用十天干配十二地支纪年,人类从此才有了明确的时间观念,所以他被后世尊成为“历法之神”。道门神功源于干支克变和阴阳化生之理,强调顺应天时,所有的修行者必须掌握历法,所以大挠氏又被称为“五行神功”的奠基之祖。在道教门徒心里,他的身份和太昊伏羲氏大致相仿。他手写在崖壁上的文字,内容并不复杂,大体意思是说:盘古之心每日卯时和酉时方才喷涌一次,历经万古,从不改变。据传闻,女娲死后也曾留下一心,但藏于何处,神鬼不知,他甚感遗憾。临别之际,想起盘古女娲二神的仁德,他不禁流泪感叹。(据史书记载,大挠氏乃是黄帝之臣,写小说不必照搬史实,达者也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