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针灸铜人铸成后,颇受人注目,宋金战争时,金人曾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一项议和的条件,可见针灸铜人的重要性。但经过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后,针灸铜人还是没有保存下来,至今下落不明,在明代时曾经复制了宋的针灸铜人并被保存下来。

            王惟一在完成针灸铜人制作后,又重新编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翰林医官院刊刻印行,政府颁行于各州进行推广。《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经络腧穴图还被刻于大相国寺仁济殿的“针灸图石壁堂”,这些刻石有部分保存至今,残碑现分别展陈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们为研究我国医学史及针灸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50  */

            做了武官又做御医

            刘翰是北宋时著名的医家,他出生在医学世家,五代后周时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是一名武官。因为家传,刘翰对于医学也情有独钟,他向朝廷进献了自己收藏的《经用方书》、《论候》、《今古治世集》等医学著作,得到后周皇帝周世宗的信任,任命他为翰林医官。到宋太祖时候,刘翰又做了宋太祖的随行御医,跟随宋太祖北征,经常给宋太祖治病。刘翰的医术十分高明,曾经在太常寺翰林医官的考核选拔中得了第一名。宋太宗时,他和另一位御医马志一起为宋太宗治病,因为治疗有功,又被任命为尚药奉御,还曾做到了翰林医官院的最高职位翰林医官使。后因给一个官员诊治失误,被贬了职,不过他的医术确实无人能及,所以不久又被恢复了尚药奉御及翰林医官使的职位。

            刘翰的主要成就是主持修订了《开宝本草》,这是宋代第一次对前代本草进行的总结和修订,其中收集了药物900多种,修正了在分类上的一些错误,在排版上,也将来源标注得十分清楚,白字为神农说,墨字为名医说,是唐人还是今人的注释,都会在书旁特别标清楚。这本书也成为宋代一部重要的官方药典,为以后本草的再次修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从来不看医书的御医

            陈昭遇也是医学世家,当时因为“治疾无不效者”而被推荐到翰林医官院做了医官。他对于药术十分擅长,而且医德高尚,因此非常受人爱戴,世人都叫他“神医”。陈昭遇习医看病有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不看书,问他学医都看了什么书,他回答说没有看过。大家对此难解其中的奥妙,陈昭遇则解释说,我每天拿着药囊,四处为人看病,一天下来差不多要医治百余位病患,对于各种病证的证候,我都默记在心中,然后针对他们的不同体质,按照古方来处置,这些病人现在都痊愈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传心传,历多达妙”的道理吧,看得多了,见识得多了,总结出的经验多了,自然就能药到病除。反过来,有些人只知道死读方书,但是还是不会医治。陈昭遇注重临床实践,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治疗才是最好的行医方式,陈昭遇也用这套独特的行医方法,身体力行地治愈了各种病患。

        /*  51  */

            道士领皇命,还俗编医书

            王怀隐是京城建隆观里的道士,因为医术高明,经常被宋太宗请去诊治皇上的疾病,宋太宗时,下诏命王怀隐还俗,并任命他做了尚药奉御,后又做了翰林医官使,于是王怀隐就从道士变成了皇上的御医。

            王怀隐在给皇上服务的同时,还受诏组织人马编写了宋代第一部大型的方书。当时宋太宗下诏在全国各地征集医疗处方,收集到了10000多个,这些医方最终经过王怀隐等人之手整理,并增加了许多史籍上的可用医方,编写成了《太平圣惠方》一书。

            这本书共有100卷,由政府印刷颁行。1~2卷论述的是诊法和处方用药,3~7卷论述的五脏诸病,8~14卷讲伤寒,15~59卷是内科杂病,60~68卷为外科的内容,69~81卷为妇科,82~93卷为儿科,94~95卷为服食及丹药,96~98卷为食疗及补益。99卷为针经,100卷为明堂灸经及小儿经。全书共分为1670个门类,记载了药方16834条。每一门类,均以《诸病源候论》的病因、病理和证候等医学理论为纲,其后附录所汇集的有效方药,强调医生治病必须要先判断病情的轻重,得病部位的深浅,辨明虚实表里,然后才能进行选方用药。

            书中重视脏腑疾病,把“脏腑疾病”列在各种疾病之首,对于脏腑疾病的病理、虚实寒热、主证诸方都做了详细的划分和论述,比如有肝胆病方13种,心与小肠疾患14种,脾与胃疾患18种,肺与大肠疾患14种,肾与膀胱疾患16种等等。对五脏用药,也有明确归类,其中肝脏用药28种,心脏用药23种,脾脏用药25种,肺脏用药26种,肾脏用药21种;此外,还总结出95种病的通用药,并选用了一些前代罕用或不用的药物。

            《太平圣惠方》后经何希彭选其精要,辑成《圣惠选方》,作为太医局学习医学的教材应用了数百年,其影响十分深远。

        /*  52  */

            皇帝下诏御医主编的两部方剂巨著

            宋时设立了官办的专营药品买卖的“熟药所”,熟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成药,主要有丸、散、膏、丹等多种中成药。宋代设立这样的药房,可以减少汤药煎制的复杂过程,后来改名为“和剂局”。不过和剂局在根据医方配制熟药时,有的时候因为药方抄写不当,或者药方残缺不全,经常也会出很多纰漏。于是宋徽宗年间下诏针对和剂局的各类医方进行校正、编纂。陈师文、裴宗元、陈承受命担任了这次编撰工作。

            陈师文、裴宗元、陈承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医官,也当过太医令、医学博士等职,他们校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名《和剂局方》,共5卷,21门,记载医方297首,成为和剂局的制剂规范。此后该书又经过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公元1151年,经许洪校订后颁行全国,由5卷增至10卷,载方达788首,书中对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主治的病证都有详细描述,最重要的是把药物的配制比例、炮炙过程做具体说明,这对和剂局就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药房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成药的制作,非常简单易行了,所以很受药局的欢迎。

            《和剂局方》记载的药方数目虽然不多,但是都是比较常用的方剂,而且经过实践证明都是有疗效的,所以很多方剂流传至今仍在应用。比如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散等等。

            宋徽宗时还有一部宋代最大的方剂书《圣济总录》,他是由曹孝忠等八位御医花了七年时间主持编写的。全书共200卷,分为60门,收录了医方近20000条,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13科,还包含其他养生知识,可以说是宋代的一部医科全书。曹孝忠在宋徽宗时任太医局提举,在医学上也有很高造诣。

            《圣济总录》中,探讨了补益的理论,补法分为益气、益精、益血脉、壮筋骨、驻颜色等方法,补益的要点是要适当,不能太过,补得太过也会伤元气。同时在书中还把各种补法进行了分类,诸如补虚益气、补虚益血、补虚消痰、补虚进饮食等等,对每类都列出相对应的方剂。

            书中还讲述了饮食的注意事项。根据《素问》中饮食理论,曹孝忠在《圣济总录》也强调,饮食应该以五谷为先,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谷是指黍、麻、菽、麦、稻等谷物,五果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五肉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五菜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简单的理论确是非常实在的饮食之道。同时,还提出饮食相宜,还可治病。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先了解病因后,通过饮食来调理,如果饮食达不到治疗效果再去吃药。这些对于跟饮食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是可行的,诸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我们现在也依然推崇先控制饮食、再做药物治疗的方法。

        /*  53  */

            “民间御医”偏方治大病

            宋代由于皇帝对于医疗的重视,历代皇帝也都略通医术,因此对于医术的看法也是比较客观的,在宫中皇上的疾病如果御医不能治好,通常都会到民间去征召高手来给皇上看病,而这些民间医生往往应用一些偏方治好了皇上的病,宋代这样的“民间御医”事例有不少记载。

            宋仁宗时候,总是头晕目眩,一直卧病不起,御医开出的各种药方都不见疗效,于是征召民间医生入宫,民间医生用针灸的方法,针刺皇上脑后的风府穴,刚刺完,宋仁宗就觉得头脑清醒许多,没有多久病就好了。

            宋徽宗的嫔妃患咳嗽,整日不能安睡,非常难受,负责诊治她的李御医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因为这个嫔妃当时正受宠,所以李御医非常担心,如果治不好,可能自己性命不保,果然,宋徽宗下诏说如果三日内再治不好,就要将李御医杀头。李御医回家后,十分苦闷,这时忽然听到外边喊:“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晚上就能睡好觉!”情急之下,他就买了十贴,这是一种浅绿色的药粉,用碎葱姜蒜泡成的淡齑水滴几滴麻油后服用。李御医怕药性太强,于是把服用剂量减少了一些,分两次给徽宗的爱妃吃下,结果当晚这个爱妃竟然真的不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