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光是美容方面就有60多个方子,其中黑发方37首,润发方7首,生发方1首,美面方18首,洁牙方4首。黑发方以丸剂为主,润发方以汤剂稍多,生发方仅膏剂1首,美面方亦以膏粉剂为主,洁牙药多为粉剂或汤剂。对于美容方的使用方法也提出了很多注意事项。比如黑发多用温酒或盐汤送下,染发类均须少量多服,润发多为汤洗,美面则以膏涂之,亦可用汤洗之,美容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禁忌,如何首乌丸忌猪肉、无鳞鱼,巨胜丸忌羊血、生葱、萝卜,神仙六子丸忌萝卜、生韭、蒜等。

            许国祯还主持了修定本草的工作,修订工作花费了四年时间,这也是元代唯一的一次修订本草,成书后定名为《大元本草》,今已失传。许国祯的儿子许    跟随父亲学医,学成后与父亲共同侍奉忽必烈,并在太医院内任职,也得到世祖忽必烈的喜爱。

        /*  62  */

            忽思慧——中国元代的“大长今”

            忽思慧是蒙古人,他最擅长的是食疗,这在宫廷中也是皇帝非常关心的事情,所以忽思慧做了宫中的饮膳御医,专门负责宫中的饮食调理,负责皇帝及后宫的营养保健工作,他对各种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滋补药品的作用、饮食卫生乃至食物的毒性等都非常有研究,因此他做出的御膳不仅有营养,而且在保健和治疗疾病上也有一定的帮助。元仁宗时,因为数年在外征战,四处奔波,操劳过度,肾气亏虚,患了阳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据元仁宗的情况,做了“羊肾韭菜粥”为他调治。元仁宗每天坚持喝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病就痊愈了,不久王妃也怀了孕,仁宗喜上加喜,大大奖赏了忽思慧,同时让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良方,此后也经常服食。

            忽思慧作为一个饮食御医,不光会做各种有营养的膳食,还不忘整理自己的心得,并结合前代各家本草、名医方术、民间饮食的经验,在公元1330年编撰了《饮膳正要》一书,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介绍饮食保健营养的专著,对今天的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及治疗慢性疾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饮膳正要》共分三卷。第一卷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聚珍异馔”等六部分;第二卷分“诸般汤煎”、“神仙服食”、“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十一部分;第三卷分“米谷品”、“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性味”等七部分。其中包括药膳菜肴94种,汤粥类35种,抗衰老药膳方剂29种等,并配有插图。

            书中收集的各种食疗配方,集合了回、蒙、汉各族的饮食,对于研究各民族的饮食特点也非常有价值。如“烧水札”用酥油、水和面,包水札(水札是一种水鸟),入炉内烤熟;还有将羊放在地坑中烤熟的“柳蒸羊”,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食疗食品,如茄子馒头等,在《饮膳正要》中还收录了一些如“回回豆子”、“赤赤哈纳”等罕见的原料。

        /*  63  */

            太医院围着皇上转

            明代是个高度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宫廷医事上也是以太医院为中心,设置了非常细致的各类机构,而且互相制约。明代的太医院不同以往朝代的太医院,前代太医院无论职能如何变化,在中央和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明代完全不同,太医院几乎变成了皇帝的专属,名义上还是全国最高的医药管理机构,实际上都是在皇宫内为皇帝和皇室贵族服务,宫廷之外的医疗更多地转向由地方机构来管理。这时的太医院应该说就是纯粹的御医院了,虽然仍然是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太医院下的其他医疗机构都相对独立,不完全由太医院统一领导,太医院的职责主要是培养御医、派驻御医和对御医进行选拔。不过一旦在诊治过程中出了问题,太医院却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可以说,明代的太医院担当着一个左右为难的角色。

            明代的太医院建制分为三个阶段,从医学提举司到太医监再到太医院。医学提举司主要是沿袭元医学提举司的职能,进行医学教育的推广。设有提举为从五品,同提举从六品,副提举从七品,医学教授正九品,其余还有学政正、官医及提领等职,均为从九品。

            三年后,医学提举司改名为“太医监”,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皇帝来监察全国的医药事务,主管官员少监升为正四品,监丞正六品。公元1367年,“太医监”改名为“太医院”,第二年,朱元璋登基,太医院的建制基本定型,设有院使、院判、同知、典簿等官,院使为正三品,院判正五品,同知正四品,典簿正七品。其后又改为设太医令、丞、吏目、御医四种职位。到公元1389年,重新规范太医院官职,改成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四级,另设医生、医士数名,同时正式敕封太医院为正五品衙门。御医当时为正八品,吏目为正九品,官阶还是比较低的,这个编制一直延续到明末。

        /*  64  */

            南北两院制,北院握大权

            明代的太医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两院制。因为明始建于南京,因此最初是在南京建的太医院,迁都北京后,兴建紫禁城时,在紫禁城的东南又新建了一个太医院,从此形成了以北京太医院为首的两太医院制。由于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的政治势力基本上已是形同虚设,北京的太医院在建制规模上完全占有了主导地位,加上北京的太医院直接为皇宫服务,地位也就更加显著,北京太医院的人数最多时已经达到160人以上。而南京太医院基本上都不再设院使、御医、吏目等官职,仅仅设置一些医士充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60人,仅仅负责南京一带的医药工作。太医院属吏部和礼部同时管辖,院使院判的职位都是由两个部同时选拔考核,最后核定人选的。不过皇上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亲自选定。

            北京太医院除统管全国医政管理之外,同时负责皇帝包括皇子、后妃、大臣等人的医疗。院使、院判、御医等,要分班在宫内的御药房轮值。帝王出巡,太医院官也要随从侍奉,医官加上御医及药员每次都要跟上二十多位一起护驾。

            北京太医院要制定、监督、执行和协调国家的医政法令。由于受到皇权的独裁,太医院很少能亲自订立制度,基本上都是从上至下实施,皇上一句话就是一道令,太医院的医官们不管是否合理,也会跟着执行。明嘉靖世宗皇帝朱厚在一次瘟疫流行时,下令太医院筹置药方和药品下发,药方定好后他要亲自检查后才下发下去,以一国之君,连治瘟疫的方剂也要钦定,这更促成了太医院惟命是从、不敢负责的惰性。明代对于医药事故的处罚,相对唐、宋来说略微轻一些,诸如唐宋御药制作出错,要处以绞刑,而明代仅处以杖刑一百下。药材拣选制作不精细的,从原来的杖刑一百减少到六十。

            负责帝王的医疗保健是太医院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在宫廷中还设有很多其他的保健机构,诸如御药房、典药局、安乐堂、浣衣局、月子房等等,这些机构的办事人员都要从太医院中输出,同时太医院管理着整个宫廷的药材的采购、保存、制作、发放。太医院和这些医疗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个环节出了纰漏,都有可能牵扯到太医院这里。

            太医院唯一比较有发言权的职责就是负责医官、医生的选任、差派、考核、奖惩等。宫廷各医疗机构以及地方医疗机构的人员派遣都由太医院来统筹安排。

            明代的医学教育都以地方教育为主,中央没有专门的医学教育学校,而太医院所需要的御医都需要自己来培养,太医院内设十三科,以培养御医的后备人才。御医的培训也有统一标准:必须是正宗的医户子弟,术业精通,有培养前途的经考核考试选拔后方可入学;入选学生须进行分科学习;分科学习同时还要学习相应其他相关内容;根据学习的课程,每年有四次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日后的升迁等等。太医院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向皇上或者直接管理的吏部和礼部推举人才。

        /*  65  */

            御药房里三件事,件件要命

            明代的御药房是为皇帝健康服务的一个最直接部门。明初叫尚药局,后改为御药局,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在紫禁城的文华殿后面又建了圣济殿,作为御药房办公所在。圣济殿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被烧毁,清代在圣济殿旧址上建造了藏书的文渊阁。圣济殿御药房由提监和太监管理,设有尚药奉御、直长、御医、药童、吏目等人员,人数随时增减。公元1587年,御药房下又设置了御药库,建在圣济殿的后面。当时还刻了一枚“御药库关防”的印章,由提督太监掌管,日常御药房的药品调入、领取等事项,都要有这个御药库关防作为凭证;同时御药库所有药品清单、药品进出记录等定期要清查造册,之后送礼部存档。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些记录就是追究责任的依据。明代宦官专权也体现在医疗制度上,御药房的最高负责人不是院使、院判、御医这些专业的医生,而是由太监来管理,这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明代御药房管理的都是宫廷用药,因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规矩,不允许出半点差池。每天由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御医分两班值班,每天要做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