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悠闲生活从海洋寻宝开始 > 第214章 海上丝绸之路西线

第214章 海上丝绸之路西线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的的航线一般是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阿拉伯地区,之后再由阿拉伯商人运输往欧洲北非等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中期以前,不管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相当于供货商。
  最主要的运输者其实是阿拉伯商人,古代那个时候的华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全部通过阿拉伯等中间商进行交易,欧洲人想要获得华国丝绸瓷器都要通过阿拉伯商人的运输。
  华国史书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国,在古老的七海航路上所有港口城市,基本上都有阿拉伯商人。
  从地中海到华国南海,整个旧世界已知的海域内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船,大唐称这些远来海船为“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狮子舶”或“婆罗舶”,最常见的统称为“波斯舶”。
  宋朝中期之前,华国商人或僧侣出洋,乘的大都是“番舶”,直到宋中后期华国航海业超过阿拉伯世界才改变。
  阿拉伯商人跨越辽阔的内陆和海洋,在亚非欧三大洲之间运送货物。
  即使是后来大航海的欧洲人,他们的航海技术以及船只上配备的六分仪、罗盘,大多也是出自阿拉伯人。
  在大洋上航行需要知道的航行的方向与船只的位置,这就需要华国的指南针和阿拉伯人的"纬度航行"技术。
  华国靠指南针和地貌、水深等航海,属于地文航行;阿拉伯人靠观测星星进行航行属于天文航行,在海丝之路与阿拉伯人长期接触后,取长补短,后来华国的航海就是观测天象与看指南针结合了。
  宋朝中期前,朝廷对本土商人出洋贸易并不鼓励,甚至一度禁止本土商人下海,属被动型国际贸易,此时在广阔的海洋世界,仍是阿拉伯商人们掌控着优势。
  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本土商人出洋贸易,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加之沿海地区人民天生对于商业的天赋,使得华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被阿拉伯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
  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华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华国到印度的航运。
  也正是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华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更加快速的流向世界各地,而换回来的则是世界各地巨量的黄金白银。
  而到了元朝的时候,元朝辽阔的版图第一次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第一次使欧洲人穿过阿拉伯人的帷幕与华国人直接交往贸易。
  海路陆路全畅通,马可波罗从陆路来到华国,然后从海路回去,并不是偶然的。
  元朝的兴起使得欧洲人可以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马可波罗游记更深刻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元朝的崩溃,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再次在欧洲人的东面形成了穆斯林帷幕。
  这一阻隔迫使欧洲人热切寻找通往东方新航路,从而引发地理大发现和西欧大航海,以及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
  到了十五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开始企图绕过被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中海航线与旧有的陆地丝绸之路。
  企图寻找新的海路接通南亚和东亚,并希望能从中获得比丝路贸易更大的利润。
  等到西欧航海先驱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依靠武装船队打败了往日与东方进行贸易的自由无武装阿拉伯商人后,终于来到华国南海时,郑和下西洋刚停航不久。
  值得一提的是,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最后一次航行中,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其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后来不但被销毁,那支庞大的“郑和宝船舰队”也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后人留下无数待解谜团…
  由于档案被销毁一空,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有多大也是一个谜。
  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一中有《宝船厂》一条,里面记载了:“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通计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水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与此大致相同,折算成今天的公制,最大的船长约一百五十米,宽约六十一米,排水量约在两万吨以上,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
  宝船的主桅杆高达七十二米,相当于二十四层楼房那么高(按每层高三米计算)。
  这些数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木材能否制造成这么大的帆船?木质帆船能否承受洋面上的狂风巨浪?仅以风帆为动力能否推进这样的庞然大物?这需要多大的风帆?九桅1十二帆需要多少人来操作?这样大的船如何入港靠岸?
  可惜的是随着相关档案的遗失,以及最为关键的“郑和舰队”也悄无声息消失的干干净净,一切都不可考究了。
  之后明朝实施海禁,郑和船队消失后在亚洲海域留下的权力真空,使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依靠坚船利炮所向无敌的扩张势力,并控制了亚洲海域,开始主导了亚洲海洋的发展贸易。
  葡萄牙船队的到来是近代西方扩张的开始,一个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从此开始成型,东西方的强弱格局也由此开始逆转。
  最为主要的还是清朝政府的固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国”自我感觉之中,殊不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双方的实力已经开始了转变。
  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一局面,很大一部分是清朝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
  其实清朝政府真正实施闭关锁国的时间只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这三十年的时间。
  其他时间虽然也实施海禁,但是并没有将出海口岸彻底封死,留有部分口岸对外通商,所以清代的主动闭关锁国就是部分门户开放。
  可惜的是,随着清朝政府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夜郎自大,即使有众多有识之士前仆后继开展各种变革运动,在逐渐与世界脱轨后,最终被西方的火枪大炮轰开国门,随后就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由华国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