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亲密关系 > 第一章 人际关系的构成

第一章 人际关系的构成



假若黄金周这样度过,是不是很美妙:住在装饰精美的别墅里,院外是迤逦的田园风光。房内配置了有线电视、电子游戏、无线网络和许多书刊,还有满足你爱好的各种设施。这里有享用不尽的美食佳酿,有触手可及的消遣娱乐。但美中不足的是:你身边没有任何人,没有人可以与你交流沟通。你完全是个孤家寡人,不能使用电话和电子邮件,不能访问任何聊天室,也不能收发短信。整个假期你看不到任何人,也不能以任何方式和其他人联系。除此之外,你几乎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样的黄金周滋味怎样?没有几个人能享受这种孤独,大多数人马上会发现自己完全和他人隔离了,这让人极度紧张  (Schachter,  1959)。人类需要和其他人接触,对此我们经常认识不足。这也是监狱有时用单独监禁  (solitary  confinement)来惩罚犯人的原因。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如果剥夺了和他人的紧密接触,这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

与他人的关系还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内容:关系处理得好会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的创伤。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人际关系是怎样建立、发展和运作的,什么情况下人际关系又会陷人愤怒和痛苦的深渊。

本书能提升你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在汲取心理学、社会学、沟通研究和家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你介绍社会科学家经过细致研究所探索到的人际关系知识。这与你在杂志或者电影中所了解到的人际关系不太一样,它更具科学性、更有逻辑、更为谨慎,却不太浪漫。你会发现本书并不是一本傻瓜式的操作手册。后面章节的学习需要你的领悟力,更需要运用你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人经验来理解这些内容。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你去领略人际关系科学的多姿多彩,帮助你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为了更好地考察亲密关系,我们先来界定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亲密关系  (intimate  relationship)?为什么亲密关系这么重要?然后我们要思考紧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承传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往。要正确理解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是谁,置身何处,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



亲密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人际关系种类多样,规格不齐。我们上有父母,还可能下有子女,有工作的同事或学校里的同学。生活中还会接触到商店职员、医生和公务员。我们还有朋友和爱人。本书重点关注后两种伙伴关系,因为它们是典型的亲密关系。而且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性质

那么,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答案要看你问的是谁了,因为亲密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许多不同的成分  (Prager  &  Roberts,  2004)。然而研究者  (BenAri  &  Lavee,  2007;  Laurenceau  et  al.,  2004)和普通人  (Marston  et  al.,  1998;  Parks  &  Floyd,  1996)都认为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  了解程度  (knowledge)、  关心程度  (care)、  相互依赖性  (interdependence)、  相互一致性  (mutuality)、  信任度  (trust)  以及忠诚度  (commitment  )。

首先,亲密的伴侣彼此间有着广泛、私人的  (而且常常是秘密的)  了解。他们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而且一般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人。亲密的伴侣关心对方,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并欣赏自己,其亲密程度就会增加  (Reis  &  Gable,  2003)。

亲密伴侣的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亲密伴侣的相互依赖性是指他们彼此需要的程度和影响对方的程度,这种相互依赖是频繁  (经常影响彼此)  、强烈  (彼此都有显著的影响)  、多样  (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彼此)  和持久的  (彼此影响的时间很长)  。当人际关系发展到相互依赖的程度时,一方的行为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影响到对方(Berscheid,  Snyder,  &  Omoto,  2004)  。

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亲密伴侣常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个体。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相互一致性,这意味着他们认同双方在生活上的融合,自称为“我们”,而不是“我”和“他/她”  (Fitzsimons  &  Kay,2004;Levinger  &  Snoek,  1972)。事实上,这种称谓上的变化  (从“我”到“我们”)  常常标志着人际关系发展到了微妙而又意义重大的阶段,此时新伙伴刚刚认识到彼此间产生了依恋  (Agnew  et  al.,  1998)。的确,研究者有时只让伴侣来评定他们“重合”的程度,以此评价伴侣紧密关系的亲密程度  (Aron  et  al.,  2004)。自我接纳他人的程度  (见图1.1)是测量相互一致性最生动、最直接的方法,它能有效地区分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  (Agnew  et  al.,  2004)。

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  (Simpson,  2007)。人们相信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并期望伴侣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幸福  (Reis  et  al.,  2004)。如果丧失了这种信任,亲密伴侣也常常会变得猜忌与疑虑,从而损害亲密关系特有的开朗、坦诚和相互依赖  (Jones  et  al.,  1997)。

请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最符合你目前人际关系现状的图片。

图1.1自我接纳他人的程度

怎样考察你与他人的亲密程度?请你从上述图片中挑出最符合你的人际关系现状的图片,这的确能有效地评价你们之间的亲密程度。

资料来源:Aron  et  al.,  2004。

最后,亲密伴侣通常会忠诚于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亲密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种忠诚一旦丧失,曾经的恩爱情侣、知心朋友也会日渐疏远、貌合神离。

这六个方面未必全部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单独出现于亲密关系之中。例如,一对单调乏味、缺少情趣的夫妻可能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紧密合作,但却生活在缺少关爱、坦诚或信任的心理荒漠中。他们当然比一般的熟人要亲密,但毫无疑问,他们会觉得彼此不如过去那般亲密了  (比如他们热恋时)  ,那时他们的关系中存在更多的亲密成分。一般而言,最令人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应当包括亲密关系的所有六个特征  (Fletcher,  Simpson,  &  Thomas,  2000a)。但如果亲密关系中只存在其中某些特征,亲密程度就会减弱。正如不幸福的婚姻所揭示的,在整个关系的过程中亲密程度波动极大。

所以,并不存在单一的亲密关系模式  (Haslam  &  Fiske,  1999)。的确,我们需要记住人际关系最简单、最基本的特点是:种类多样,规格不齐。这种多样性使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也使人际关系魅力无穷。  (这也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原因!)

归属的需要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亲密关系,所以不会考察你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例如我们不会考察你与学校大部分同学的关系。应该特别关注亲密关系吗?这种关注合理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我们与陌生人、熟人及其他人的偶尔交往也很重要  (Miller,  2001),但亲密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事实上,这种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强烈而又普遍的内驱力,或许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性。研究者发现,如果我们要正常地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就需要在长久、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地交往  (Baumekter  &  Leary,  1995)。在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人的归属需要  (need  to  belong),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归属需要使“我们与觉得和自己有关联的人的正常社会交往”变得必不可少  (Baumeister  &  Leary,  1995,  p.  501)。为满足归属需要,我们努力和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我们还期待与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人交往和沟通。个体需要的亲密关系无需太多,几个便可。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建立其他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  (因而人际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归属需要和我们伴侣的身份、地位并无多大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续的关爱和包容,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因而,即便在结婚很多年后丧偶,人们往往能找到新的伴侣  (尽管新人和旧人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新伴侣仍能满足丧偶者的归属需要。

人际关系建立后会令人轻松愉悦,而要解除已有的社会联系时则会遇到重重阻力,这都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确如此,当我们珍视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我们就会魂不守舍,进而陷入癫狂痴迷,这充分表明亲密关系对我们的重要性。归属需要的力量还表现在,当人们长期处在极度孤单状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  (Schachter,  1959);任何对亲密关系构成威胁的事物,都让人难于接受  (Leary  &  Gox,  2008)。

实际上,支持归属需要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对丧失亲密关系的人群所进行的研究  (Ryff  &  Singer,  2000)。亲密关系的丧失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Cohen,  2004)。人们离婚后比婚姻关系美满时的血压更高、免疫系统更弱  (Kiecolt-Glaser  &  Newton,  2000)。当大学生孤独无伴时,免疫反应会变弱,更易患上感冒或流感  (Pressman  et  al.,  2005)。如果人们的归属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则很可能比幸福的伴侣死得更早。纵览人的一生,那些朋友和爱人都很少的人,比有充满关爱的亲密伴侣的人死亡率更高;一项历经9年的大规模纵向研究发现,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比正常人死亡的概率高出  2-3  倍  (Berkman  &  Glass,  2000)。

亲密关系的质量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Kim  &  McKemy,  2002)。久而久之,那些能与关心自己的人愉快相处的人与缺乏这种社会联系的人相比,对他们的生活更为满意  (Nezlek  et  al.,  2002)。在全世界,那些结婚并持续婚姻状态的人比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更加幸福  (Diener  et  al.,  2000)。当然,幸福满意的伴侣关系与不幸福的伴侣关系相比,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即使伴侣关系并不幸福,大多数有伴侣的人仍觉得自己比完全的孤家寡人要充实得多  (Dush  &  Amato,  2005)。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酗酒、饮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也更可能侵扰那些缺乏社会交往的人(Segrin,  1998)。乍看起来  (第2章详述)  ,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必然表示肤浅、虚浮的人际关系就会引起这些心理问题,毕竟易患精神分裂症的个体也许从一开始就很难形成恋爱关系。尽管如此,亲密关系的缺乏看来不仅会引起这些心理问题,也会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Berhart  &  Hammen,  2006)。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看来取决于归属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为什么我们这样强烈地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社会化的动物?可能的解释是: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  (Baumeister  &  Leary,  1995)。这种观点的逻辑在于,由于早期人类生活在很小的部落群族里,生存环境恶劣,到处是长着獠牙利齿的猛兽。所以,孤僻的人比合群的人在繁衍子女和养育后代的成功率上更低。这种环境下,能够与他人形成稳定持续、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的个性倾向,就具有演化学上的适应意义,有这些个性倾向的早期人类,其子女更可能生存、繁衍下来。结果人类的特质也缓慢地演化为: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虽然这种观点启发了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现代行为进行反思  (本章稍后会进一步探讨)  ,但必须承认这只是一种猜测。无论这种演化论的假设是否完全正确,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十分关注自己与他人依恋关系的质量。如果我们的生命缺乏亲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疾病和心理障碍。众所周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需,但归属需要却表明亲密感情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需的(Brewer,  2004)。

下面我们要考察在满足归属需要时,哪些主要因素会决定我们构建的人际关系。就从亲密感情内在的归属需要的对立面开始吧:即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它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