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样的技巧容易让人改正错误,让他们知道自己曾是多么无知;这样的技巧可以让人保留自尊,同时让他们觉得事情很严重;这样的技巧可以使人更容易合作,而不是和自己作对。但是,即使给出的命令是为了改变很糟糕的境地,它所带来的怨愤也可能很久都不会散去。宾夕法尼亚州的青年教师丹·桑塔里在我的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个学生将车停在了路中间,造成了交通堵塞。一位老师怒气冲冲地问:“外面那个破车是谁的,怎么能愚蠢地停在了路中间!”当那个学生承认是自己的车时,老师尖声训斥他:“把那个破车挪走,马上就去!否则我会给它拴上铁链子,然后把它拖到垃圾场,你别想再要回来!”

虽然那个学生先犯了错,但是,从那天开始,不仅那个学生对老师怀恨在心,他的同学也想尽办法不让那个“可怜”的老师好过,让他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对那个学生谈这个事呢?你是否应该这样说:“停在外面路中间的车是谁的?”然后再建议对方把车挪走,保证道路通行顺畅。这样的话,那个学生和他们班上的同学就不会对这事怀恨在心,也不会与他做对了。

提问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命令听起来更加让人愉快,有的时候,它也能使听者激发出创造力。如果听者能够参与讨论,他们会更容易地听从你的命令,下面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伊恩·麦克唐纳是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家小工厂的经理,他们主要生产精密零部件。有一次,他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这对他而言是一次升职的机会。可是,他也深知无法按时交货所带来的风险。那么他是如何解决这件事的呢?他并没有直接下命令督促工人加紧赶工,而是告诉这些工人,如果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任务,这笔订单将对公司和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利益。

下面就是他对工人提出的问题:“对于这次的订单,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谁能想办法帮助我们调整工作时间,或者更有效地分配任务?”工人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然后建议他发出命令。结果他们把货及时运到了客户的手中。





将想法出人意料地表达出来

你可以从电影中借鉴一些令人惊叹的镜头,

用到人际交往上。

有的时候,

出人意料地表达出你的想法,

会博得大家的掌声。

几年前,费城的《晚间新闻简报》受到谣言的恶意污蔑。有人指责他们广告篇幅多于新闻,内容空洞乏味,缺少真实报道。在这种谣言的流传下,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滑。这家报社在事态失控之前,采取了一个策略,使得人们马上又回到了购买该报的浪潮中。

他们是如何使如此广大的读者群迅速回到自己身边的呢?这家报社将一天中的各个标题综合整理出来,分门别类地加以扩编,最后制成一本书,名叫《一天》。这本书厚达307页,保守估计价值在2美元左右,可是这些内容在报纸上的定价却只有几美分。

书籍出版后,所有的谣言都不攻自破。人们发现,原来该报纸的内容是如此的丰富。它显示了《晚间新闻简报》上包含了大量有趣的实事,这些实事被记录得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这显然比任何图表和辩解都有效。当今时代已经不允许人们保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站在你面前的那个人,往往希望你能展现给他出人意料的一面。而你,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练就出色的本领。你可以向电影、电视里的明星们学习,向那些富含创意的广告学习,如果你能将自己的观点出人意料地表达出来,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对于出人意料的表达所能带来的独特力量,下面的例子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有一家鼠药制造商想推销自己的产品,他们就来到销售部门布置了一个橱窗,然后在里面放了两只活老鼠。当顾客们对他们的产品半信半疑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来一个活体实验。这样的方式比任何高明的劝说都要有效,人们往往会在惊奇中带走几盒鼠药。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你觉得自己在天赋上有些不足,不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你觉得沮丧吗?我想告诉你的是,沮丧是懦弱的表现,你应该露出笑容!我建议你没事多去看看那些电视购物指南,看看那些聪明的商家是如何诱惑我们购买他们产品的。

还记得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广告吗?他们将几头大象赶到了自己生产的汽车上,汽车依然毫无问题地向前行驶。这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方式为克莱斯勒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客户。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出人意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创意!

《美国周刊》的调研员波恩顿为了向一个客户解释新产品上市将遭遇的种种困难而深感疲惫,无论他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阻止那个客户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后来,他改变了劝说的方式,让客户放弃了将新产品上市的想法。他是怎么做的呢?

波恩顿将市面上类似的产品都收集到一起,每个产品外面都贴上了一张纸,纸上简要地说出了它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当那个客户看到这些后,印象十分深刻,接着便有了一次融洽的谈话。

这就是一种表演术,实际上,它很容易就可以从你的身上表现出来。只要你用心去想,然后付诸实施。





让人乐于听从你的意见

想要让他人乐于听从自己的意见,

你可以将心比心。

切实去了解他们最想要的东西,

然后将你可以提供的东西和它加以比较,

在达到共赢的前提下,

事情的成功率最高。

1915年正是“一战”最惨烈的时候,没有人想过这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否到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一年过去了,战争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深感震惊,和平还会再来吗?没有人知道。

威尔逊总统没有坐视不管,他决定尝试派一个代表作为和平的使者,同这些欧洲的军队领袖们进行停火商议。布莱恩是当时的国务卿,他是一个倡导和平、愿意奔赴欧洲的人。他看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他能够完成这个任务,那么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所想的发展。威尔逊总统派了他的好友豪斯上校去处理这件事。可想而知,布莱恩如何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结果,这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豪斯上校在日记里写着:“当布莱恩知道我要当和平大使远赴欧洲的时候,他失望极了,沮丧地说:‘这件事原本我是准备自己去的’。我向他解释:‘总统认为派一个官方代表去进行正式谈判是不明智的,如果派你去的话,一定会引起广泛的猜疑,人们会想为什么国务卿会亲自前往?’”

你看出这段话的隐藏含义了吗?豪斯上校几乎就是向他明说:“你的地位太重要了,要是你去做这件事,无异于小题大做!”布莱恩听到这样的话,当然是非常满足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练的豪斯上校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遵循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技巧,那就是:给他人戴高帽,让他信任自己。

同样的策略威尔逊总统在邀请麦卡度担任内阁成员时也曾用到。任命内阁成员是总统能够给予他人的最高荣誉,当他满怀深情地邀请麦卡度的时候,他让麦卡度感到自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麦卡度是这样陈述的:“总统说他要组建自己的内阁,如果我能加入到这个集体中,担任财政部长一职,他将感到非常愉快!他处理问题时总是有让人感到愉快的方法,他给我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如果我能答应下来,就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不过,威尔逊总统应用这个策略还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如果他做得好的话,历史将会以另外一种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美国加入国家联盟这一问题上,他就没有使参议院和共和党满意。他拒绝带领那些著名的共和党的领导参加和平谈判,而这些领导包括像伊莱休、查尔斯·休斯还有亨利·卡伯特这样的大人物。相反,他只是从自己的党派里面选出两个不知名的小人物随行。

这样一来,他冷落了共和党,他使共和党党员们认为这只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他的事不需要别人插手。结果,这种鲁莽处置人际关系的做法,摧毁了他的事业,损害了他的健康,让他的生命时间减短。而美国也只能被国际联盟拒之门外,这让美国的历史有了另外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