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创新




如果你在一个创意行业工作,这个策略很管用。大多数标准简历都是一张白纸加上传统字体。这完全可以,并且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很合适,但是如果你想展示你的设计技术或者营销技能,就不要害怕创造性地制作自己的文件。

一个人在应聘Muse的工作时,把简历做得像Muse的公司简介。一个到新闻网站嗡嗡喂(BuzzFeed)找工作的求职者把履历变成了一篇经典的嗡嗡喂风格的文章。还有一个求职者在应聘Muse的求职信里用了活泼的GIF(图像互换格式)。虽然这些并不适用于每一次求职或每一家公司,但这个例子表明,求职者确实了解Muse的公司文化,知道我们对于工作的那份热爱和认真的态度,也知道我们乐于在工作中寻求乐趣。当然我们并不建议做得过于出格,除非你相当确定这样做会奏效。稍显另类的求职信会表明你不仅了解公司文化,也想真正融入公司文化,这会让你得到面试机会。

艾比·沃尔夫的求职信

尊敬的Muse团队:

我在2015年10月21日写这封信似乎是很恰当的,这一天马蒂·麦克弗莱在电影《回到未来II》中到未来去挽救他未出生的孩子。《回到未来》系列电影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一个时刻,一个决定,一个行动可以改变你的整个未来。我希望现实中的这一时刻——2015年10月21日11:26,可以改变我的整个未来,让我的人生道路走上一个新的充满期待的方向。

我不想发给你们一封传统的求职信,因此下面是我的个人创意:为什么要申请“编辑实习生”的职位,以及为什么我认为自己会非常适合Muse网站和这份工作。

为什么要申请这份工作?

1.  我目前在一家员工健康企业从事卫生和健康专业工作。坦率地说,我遇到困难了。我担任非正式团队领导者,并且做得不错。但我发现自己没有成就感,并努力想让自己找到满足感。对于一个一切都要做到完美的人来说,生活中的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意识到,也许我之所以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不快乐,是因为它不能让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写作。

2.  我坚信人们都应该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我喜欢和朋友、同事交流,听他们讲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优势以及目标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你们的招聘岗位将让我把自己喜欢的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写作和引导人们找到理想并实现理想。

3.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电影《女孩梦三十》中的珍妮弗·加纳,像她那样成为一名成功的杂志编辑。但我不相信自己,因此我读书时选择了不同的专业,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为什么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适合的人选?

1.  虽然我的工作没有给我很多写作机会,但我热爱写作。2011年,作为无限健康基金会的实习生,我作为合著者发行了两本关于儿童健康问题的电子书。自2013年1月以来,我坚持写健康生活博客。2013年8月,我开始向网站ActiveLife  DC供稿,在线与哥伦比亚特区分享所有健康及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资源。最近,我成为健身房、薄荷俱乐部水疗中心的博客撰稿人、编辑和经理。

2.  恰当的发现模因是我的强项。同事经常问我是如何发现完美的模因的。只能说我有这方面的天赋。

3.  我的妈妈是一个阅读专家,因此我在成长过程中对语法很敏感。每次听歌曲她都会暂停几次,问我:“歌词有错吗?”

4.  我的梦想。我真的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们交流时,我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想我的实习生活结束了,但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方式,能进入我潜意识中想进入的行业,因为我可以从事写作工作。

盼望收到你的回复。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移动电话联系我,面谈也可以。如果需要其他信息或者写作样本,我也可以随时提供。

祝好!

艾比·沃尔夫

(备注:这封求职信立即引起了Muse编辑团队的注意,并把艾比放到首选人员里面。后来,这封信也成为她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打破常规之前,重要的是你要了解雇主。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接受独特、有创意的申请。但是,如果前面你做了研究,并且觉得有创意的求职信或简历能让你显得与众不同,那就打破常规吧。这只是你表现自己才华的另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证明你理解公司的文化。

如何提交求职信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把简历和履历上传到申请系统。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你得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求职信。这时,我们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我应该把求职信作为附件发送,还是在电子邮件正文中发送?实际上,这真的并不重要(除非招聘方明确指定哪种方式)。我们建议用两种方式。这样,如果你把求职信放在电子邮件正文,就有机会吸引招聘经理注意你的求职信。通过附件发送可以方便收件人保存你的简历和履历文件。



完成示范项目


让招聘经理亲身体验和见证你的技能与资质比强迫他读简历更有效,对不对?虽然我们不推荐你每次求职都要用这种方式(也可能对某些人不可行),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岗位,为雇主完成一个示范项目是一个很棒的脱颖而出的方法。即使一个招聘程序没有明确要求你完成一个任务,而你主动做了,也会让你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比如,你正在申请一个社交媒体经理的职位,就可以为Instagram的品牌提升活动提出方案;如果你是一个作家,就可以提交一篇文章;我们甚至见过有的求职者专门为申请销售岗位制作PPT。其实,你的项目设计不需要完美到团队可以完全执行。这只是表明你有很多绝妙的想法,并且愿意撸起袖子做事,让努力开花结果。这时,你就比其他人领先一步了。

你要了解招聘方。如果你的准备工作告诉你,这个雇主会欣赏你积极进取和敢于负责的态度,这就值得你付出额外的努力,创建一个示范项目让他们大吃一惊。如果你的经验与招聘岗位没有明显联系,但你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也会特别有用。



获得推荐


正如你在上一章学到的,一个可靠的推荐人可以帮你发现工作机会。即使你最初没有从关系网中的某个人那里了解该岗位,仍然可以让别人为你说几句好话。在你发送求职信之前,浏览领英网,查看一下你在公司是否有认识的人或间接关系(理想情况是你在申请的部门有认识的人)。如果有,发送一个信息让这个人知道你在申请这个职位,并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帮你递简历并说上几句好话。

如果你想要一个高质量的推荐效果,就要确保将可能需要的所有信息提供给人家。将你的简历以PDF格式作为附件发给这个人,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以方便推荐人将内容复制、粘贴进邮件,尽自己所能为推荐人减轻负担。你的准备工作越充分,他就越可能真正做好这件事。


跟进


理想情况是,发出求职信后,你会立刻得到回应。这种反应看起来更像是邀请你参加面试,而不是“我们已经收到你的申请,如果我们有兴趣将跟你联系”这一类自动回复。

招聘经理并不总是和你一样有紧迫感。事实上,更多时候,你需要为了得到回应或新信息而采取后续行动。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申请引起对方注意,就要占领求职制高点,但别冒险。根据一般经验,你应该等待大约一个星期,然后再登录邮箱查询。如果你在提交材料24小时后就联系招聘经理,会显得你没耐心。如果等待的时间超过一个星期,说明你可能根本没有引起招聘方的注意。

如果你在第一次跟进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怎么办?试试一两个星期后再跟进。如果你发送了两条信息,仍然没有得到回应,最好止损,继续找工作。继续纠缠招聘经理对于你找工作无济于事(甚至可能会使你将来也不可能在这家公司找到工作),因为他们可能根本不想聘用你。



跟进新规则


有礼貌

毋庸赘言,当你需要跟进时,特别是跟招聘经理打交道时,你绝对需要表现得非常有礼貌。这意味着你不应该在电子邮件的开头就指责对方“我两周前申请了这份工作,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记住,你要让这个人看到你是多么有礼貌和专业,那么和你一起工作就有多么美妙。

礼貌跟进的模板

求职申请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使用此模板可以将所有的烦恼排除在申请过程之外。

主题:跟进  [职位名称]申请

正文:

[招聘经理姓名],您好。

希望您一切都好。我知道您一定很忙,但我最近申请了  [职位名称],并想知道您的决定是什么。在看到/听到  [公司新的发展或新闻],我非常兴奋有机会加入  [公司名称]  ,帮助您的团队  [发展新客户/开发世界级的内容/您会做的任何其他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我进入到下一个招聘程序,需要其他信息,请通知我。

期待您的来信!

[你的名字]

与众不同

我们要和竞争对手拉开距离,你可能不是唯一的求职者,因此,要找到一些让你脱颖而出、令人难忘的方法。

让招聘方知道你很关心公司目前的状况(即使你现在不在那里工作),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也许公司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网站或获得了某个奖项。在跟进邮件的结尾,你可以写一个简短的说明,例如,“我看到了贵公司新的网站,它看起来很棒”,或“祝贺贵公司名列今年最具创新性公司榜单,非凡的荣誉”。

这不仅证明你非常关注对方公司的状况,还在对话中引入了新内容(不只是跟进),使收件人更有可能做出回应。

另一个办法是说说你的最新情况,或者在第一次提交申请后,你又取得了哪些成就。例如,也许你在申请工作后,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或招揽了一个新的大客户,或收到的分析数据表明你刚刚组织的营销活动成功了。不管是什么,一定要加上新信息。这不仅会让你被招聘经理注意,也提供了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来支持你的求职申请。

变换策略

有人说,一遍又一遍地做同一件事,却期待一个不同的结果,是精神错乱的表现。无论你是否同意,死缠烂打绝对不是最聪明的跟进方式。因此,如果你第一次通过电子邮件跟进不成功,请换一种方法试试看。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到招聘经理最喜欢的咖啡店跟踪人家,或者寄一个果篮到他家。相反,试着换个不同时间再发邮件。有时候,人们只是在某些时刻才比较注意邮件,可能只是在某个时间才会回复邮件。

你还可以尝试变换一下你的主题,不要用“跟进我的销售协调员职位的申请”,尝试类似“更新(你的名字)”,并如我们上面所建议的,发一封简短描述你最近的成就的电子邮件。

你需要知道如何写出引人注目的简历和履历,并加以润色,以吸引招聘方的眼球。当然,你不会每次都成功,没有人能每次都成功。一旦你成功了,就要准备好进入下一个阶段——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