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全集 > 第七章 激励的维持因素

第七章 激励的维持因素



维持的意思是:只能防止,并不能增加。

它不会使生产力成长,主要在预防怠工的情况。



缺乏维持因素到某一程度,

大家对工作就会感到不满足而引起不愉快。



维持因素,不能产生对工作的满足感,

因为它毕竟无法激发出积极的激励作用。



赫兹伯格把维持因素叫做保健因素,

乃是援用医学名词,强调预防的意义。



维持因素包括企业政策与管理是否安人,

然而最主要的,则是工作环境的适意与否。



安人的政策与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防止员工产生不满,减少弊害。



安人是激励的维持因素


安是人生的根本要求,中国人一个“安”字,代表多少安慰与欣喜。孔子希望我们用“患不安”来消减员工的不安,因为“安”乃是激励的维持因素。然而,员工不可能完全达到安的地步,不安只能消减,无法消灭。因为安随时可以变成不安,必须注意机动调整,以求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

员工的安,主要建立在同仁与环境这两大因素上。而人境互动,因此产生愉快的工作环境、可以胜任的工作、适当的关怀与认同、同仁之间融洽与合作、合理薪资制度与升迁机会、良好的福利、安全的保障、可靠的退休制度以及合乎人性的管理等需求。

安则留,不安则去,乃是合理的反应。员工安的程度不同,认为大安、久安、实安、众安的才会安心地留下来;认为小安、暂安、虚安、寡安的,虽然留着,心中仍有不安,必须设法予以消减(如图7-1)。

大安和小安、久安和暂安、实安和虚安、众安和寡安,最好不要分开来想。认为大安、久安、实安和众安才是良好而值得追求的;小安、暂安、虚安和寡安不过是不好而且不值得期待的,那就过分理想而难以达成。

因为由小安而大安、由暂安而久安、由虚安求实安、集寡安为众安,比较实际可行,所以,合起来看才不致落空。要紧的是,不能够排斥小安、暂安、虚安和寡安,却一定不能以此为已足,必须更进一步,努力求取大安、久安、实安和众安。发扬“不停滞”的精神,一路追求下去,才能消减不安而渐趋于安。

安的反面是不安。企业不能做到“有本事就来拿”,过分相信甄试及测验,以致不知如何识才、觅才、聘才、礼才、留才、尽才,员工就会不安。家族式经营并非不好,但是如果不敢相信外人,不能容才、用才,从而构成员工“留也不是,去也不好”的不安。管理者不了解真正适合中国民族性的领导、沟通、激励方法,不能人尽其才,也会引起员工的不安。

当然,企业的经营方针不明确、缺乏技术开发能力、劳务政策不能因应时代的潮流或者不能重视整体发展,都是员工不安的诱因。

不安的象征,最具体的,莫过于高阶不放心、中坚不称心、基层不热心。必须设法做到高阶放心、中坚称心、基层也热心,才是真正安人的表现(如图7-2)。

基层员工原本十分热心,由于工作环境不满意、工作气氛不良好,往往愈来愈不热心,保留不被开除的工作水准,能混即混。高阶主管看在眼里,当然不放心,就算勉强放心,也会放不下心,整天提心吊胆,不敢掉以轻心。处在这种状况中的中坚干部,当然不可能称心如意。要想改变这种恶劣的情境,必须由中坚干部做起,时时用心承上启下,圆满达成任务。以关心的态度来激发基层员工的热心,用高绩效、高士气来促使高阶主管放心。否则一天到晚,埋怨上面不放心,责怪下面不热心,并不能改变恶劣的情况,连带自己也称心不起来。使下属热心、使上级放心,是中坚干部的主要职责,也是使自己早日能够称心如意的唯一途径。

激励的维持因素,只能防止员工怠工,不能激发其发挥潜力。领导不可以为有了维持因素,便期待员工自动自发把工作做好。员工一心一意,只求维持不被开除的水准,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实在有很大的威胁。必须更进一步,使其在安定中不断求上进,才是有效的激励。



四种常见的员工形态


一般而言,大致有四种常见的员工形态(如图7-3):

第一,稳定型。认为工作胜任愉快,而工作环境也相当良好的,自然身安心乐,称之为稳定型。因为这一形态的员工,多半会稳定下来,不容易见异思迁。

第二,矛盾型。认为工作胜任愉快,而工作环境则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去留之间相当矛盾,时常犹豫不决。

第三,游离型。认为工作环境相当良好,不过工作则不能胜任。遇到有更合适的工作机会,就可能离职他去,所以称为游离型。

第四,滚石型。工作不胜任愉快,对工作环境也有诸多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实在很难安心工作,以致骑马找马,一有机会便准备跳槽。

对于稳定型的员工,我们应该设法加以合理的激励,使其在安定中不断求取进步,与组织同步成长。

稳定型的员工,如果安于现状,就会付出多于输入,终久掏空自己,成为呆人。许多组织中的功臣,不出多年,就变成人力资源的重大包袱,便是身安心乐而不知求取上进所造成的恶果。必须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随着组织的成长而不断上进,使自己保持合用的才能,不致成为去之不仁、留之无益的过气老臣。

把稳定与不稳定合起来想,构成动态中的稳定状态,对组织和个人都最为有利。身安心乐之际,仍然应该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换句话说,能够居安思危,才能不断吸收新知识,加强自己的实力。不论内外环境怎样变动,都能够有把握地随遇而安。

矛盾型的员工,觉得工作相当理想,舍掉十分可惜。但是,在工作环境方面则有许多不安。例如,照明不佳、通风不良、交通不便、噪音太大、空间太小以及用餐不方便、安全不放心等,使员工觉得内心非常矛盾:“走,可惜;留,难过。”

这时候我们应该把员工的不安区分成为个人的或集体的两大类:个人的个别解决,集体的则由企业统一予以改善。否则置之不理,小小的不安可能累积成大大的不安;而个人的不安,也可能汇集成大众的不安。

消减工作环境方面的不安,可以按“马上能做的,立刻解决;过一段时间能改善的,宣布时间表;暂时不可能的,诚恳说明困难所在”的原则,逐一改善或说明。只要员工觉得合理,自然会消减不安的感觉,改变形态,从矛盾型转为稳定型,因而安心工作(如图7-4)。


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若是拖拖拉拉不去解决,大家就会觉得管理者不重视或者没有诚意,而心生反感。问题如果愈早解决愈好,为什么不马上加以处理?快速动手,一方面表示重视,一方面也表达诚意,何乐不为?

不能够立即解决,或者仓促处理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后遗症,这时候不妨采取预告式或安慰式的处置方式,把可能解决的时间预先宣示,使大家耐心等待;或者把不能解决的原因详加说明,使大家换一个角度,试图从其他的途径来思考,不致引起众人的怨责。

盲目地推、拖、拉,是一种圆滑的态度,大家都不喜欢;有诚意地合理推、拖、拉,才是圆通的艺术。

一般而言,大致有四种常见的员工形态,即稳定型、矛盾型、游离型和滚石型。矛盾型的员工觉得工作相当理想,但在工作环境方面则有许多不安。所以,我们要努力消除他们在工作环境方面的不安,使他们从矛盾型转为稳定型,从而安心工作。



适当调派工作或劝导另谋高就


游离型的员工,认为工作环境相当理想,可惜工作很难胜任,当然谈不上愉快。

工作的胜任与否,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及工作满足感。员工的个别差异,正是领导指派工作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员工的特质如果配合工作的特性就最好不过了。例如,成长需求较高的员工,给予比较复杂的工作;而成长需求较低的员工,则不妨调派比较简单的重复性或标准化的工作。

实施在职训练,乃是促使员工由不胜任到胜任的一种方法。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轮换,则是增加员工工作变化性的有效方式。变化性加大,可以降低对工作的厌倦程度,是工作的横向扩大。工作丰富化在垂直方向有所延伸,可以增加员工的自主责任,使其获得更为完整的满足。工作改善,自然减少员工的游离感,促使其趋向稳定型(如图7-5)。

我们考察一位领导有没有本事,第一项就是看他分配工作的能耐有多大。一般而言,十件工作当中,下属有六件以上做得不好,只有四件以下工作还差强人意,我们就会认为,他的领导对他实在不够了解。如果不是故意整人,便是缺乏知人之明,不能够适才适用。

当然,十件工作当中,下属有六件以上做得很好,只有四件以下处理得不够理想,我们会认为这位下属并未尽心尽力,才有此疏漏,对领导指派工作的能力,不致产生怀疑。对这样的下属,领导应该施以在职训练,设计各种不同的情境来磨炼下属,使其在工作中持续成长,保持可用、有用的最佳状态。游离型的员工,若能遇上这样的领导,应该可以安定下来,专心做事才对。

滚石型的员工,由于工作与工作环境俱不合适,因而身不安心不乐。这种心态如果不予以改变,员工就会变成不做事、光捣蛋的滋扰分子,令人头疼不已。

人力资源部最好和他谈谈,不必直截了当地指责他,用一个中国人熟悉的“缘”字来沟通。先说他似乎和现在的领导没有什么缘分,所以处得不愉快,工作绩效也不高。然后让他挑选认为比较有缘的领导,如果愿意接受,便调部门试试;若是不愿意接受,也让他明白,并不是大家都欢迎他。调职之后有所改变,等于救活一个人;没有改变,则问问他的感想。自愿离职最好,如不自愿离职,再由比较接近的同事劝导他;不听,和他家人谈谈;再不接受,人力资源部可以正面劝导其离职(如图7-6)。

我们虽然主张情同手足,一家人必须和谐相处,彼此相安。但是,我们也认为有必要时,要不得已而壮士断腕。因为长痛不如短痛,不应该拖拖拉拉,让这些滋扰分子毫无顾忌地不做事、光捣蛋。

由领导直接处理此类问题,有时候很难启齿,也不容易下手。毕竟同一个组织,家丑不宜外扬。说起来领导也有一些责任,怎么把人带成这个样子?由人事主管从旁处理,反而比较客观,也比较好开口。不是领导的错,也不是下属的错,主要在双方的缘分不足,听起来大家都有面子。如果和这位领导不投缘、和那位领导也不投缘,大家心知肚明,这位下属一定有问题,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留下来,让其自动离职,当然是上策。否则由接近的同事劝他、由家人劝他,仁至义尽,就可以辞掉他。

游离型的员工认为工作环境相当理想,可惜工作很难胜任。对他们实施在职训练或工作轮换,通过改善工作,减少他们的游离感,促使其趋向稳定型。

滚石型的员工由于工作与工作环境都不合适,因而身不安心不乐。对他们可以实施劝导或调换其工作,如果还是不安,则应该当机立断,以免后患无穷。



思考

1.日常工作中,你认为怎样才能消减员工的不安?

*  *  *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工作环境以消减矛盾?

*  *  *

3.对游离型的员工与滚石型的员工你是如何处理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