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 > 第三节 提升文章架构与鉴赏能力

第三节 提升文章架构与鉴赏能力



学会了如何区分起、承、转、合,如何找出文章线索,在本章的最后,我们仍将以第一部分提供的五篇文章为范例,示范如何绘制出分析他人文章技法的思维导图,让读者可以此为蓝本,进行文章技法分析及仿作的练习。

要做出一张可用以仿作的文章架构思维导图并不难,要诀在于绘出文章的起、承、转、合及找出彼此呼应关系的思维导图后(绘制步骤请参见本章第一、二部分介绍),跳脱出原作者文字层面的思考,去找寻其隐藏于文章背后的几个信息:

作者写作此段所欲达到的目的为何?

此段所运用的写作技法为何?

此段是否有好用的挂钩?(挂钩请参见第三章第四部分介绍)

各段彼此的关系为何?

在分析时,利用“WIIFM”的概念,试着自问: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及目的是什么?是破题?是表达主旨?是承接上一段论点进行阐述?还是要呼应总结全文?各段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又是什么?是修辞?是举例?还是纯粹白描?如果用的是修辞,它用了哪些修辞?如果是例子,作者举例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特殊技巧?如果是白描,作者又是怎么将情境描写得如在眼前?文章好在哪里?能够学习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在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可以触动联想的挂钩加以运用?

分析完文章写作技巧之后,依原文章的起、承、转、合架构画成思维导图,但呈现在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改以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及写作手法为主轴,就可以完整呈现原来文章的架构方式,并看出各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及所运用的技法。完成后,就可以用这张思维导图为蓝本,在写作新的题目时作为模仿的架构。

建议读者在阅读范例解析之前,先自行练习分析五篇范例文章的技法,这样才能有主动思考的机会。而因为每个人掌握的重点难免有所出入,如果做出来的成果和范例解析不同是很正常的,不需要觉得灰心丧气。此外,每篇范例思维导图后面都会列举几个可供练习的题目,也建议每个架构至少挑一个题目做文章仿作练习。

在进行文章仿作时,要注意“师其架构不师其文辞”的原则,不要一成不变,也不用照本宣科,分析出来的架构和技法仅供参考,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下联想,进行调整和自由发挥。

另外,有些读者可能会担心做这样的练习,将会写出跟大家都一样的文章,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模式、价值观、知识背景等条件都大不相同,所以即使架构一样,写出来的内容也会大相径庭,而且并不是有好的架构就能够写出好文章,如果思想内容贫弱或缺乏真情实感,即使架构良好,文章也只会平平。

思考能力的提升,我们留待后面讨论,在此不多做赘述。这个部分,只希望读者能静下心学习将来可自行活用的分析文章技法的技巧,以及扎实进行文章仿作练习,因为“学习,必须从模仿开始”,在学习期间,学习他人的架构并不是件丢脸的事,等到学会了再融会贯通、自出机杼,届时你自然能够写出独具一格的文章。

【范例一】我心目中巨星 (南崁中学/向明威)

说明:思维导图中括号里的内容,表示提醒仿作者可依当时的题目自行调整写作方向。(下面的范例均同,不再另行提醒)

◎文章仿作参考练习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那一双手》《一次难忘的教训》《月光》

【范例二】离别时刻 (南崁中学/彭暄)

◎文章仿作参考练习题目:《停电那一夜》《如果可以……》《生命的转弯处》《一张旧照片》

【范例三】走路 (板桥高中/徐钰庭)

◎文章仿作参考练习题目:《我的心灵花园》《走过》《尊重》《探索》

【范例四】坚持 (梁容菁)

◎文章仿作参考练习题目:《拒绝的智慧》《分享》《独》《成长》

【范例五】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感 (梁容菁)

◎文章仿作参考练习题目:《××××读后心得》

通过以上的分析,读者应该会发现,如果能掌握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具备检查文章线索的能力,并且养成观察各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技法的习惯,要掌握一篇文章的架构方式,其实一点都不难。一旦具备分析文章架构及技法的能力,在写作时要求自己写出一篇架构平稳的文章就不再是难事了。

最后要提醒两点:一是有些架构并没有办法一次就上手,需要多练几次才会纯熟,读者不妨用同样的架构、不同的题目多练习几次,这样架构就能深植心中。二是有些人学会一个架构后,就希望“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只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或作业,当然一招似乎就已经足够。但若是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真正提升,多认识、多练习几个架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