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五、嫉妒让人疯狂

十五、嫉妒让人疯狂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描写了一个“嫉妒”的拟人形象——因维迪亚。因维迪亚不知道什么叫欢乐,只有在目睹别人的痛苦时她才会欢笑。每当看到成功或者幸运降临到他人身上时,她便会气急攻心而一病不起。她在吞噬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饱受伤害。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就是自己的酷刑。

心灵故事

刘亚男是某公司的一名白领。初看上去,她是一个粗线条的人,每天都是随意收拾一下就拎起包包往公司跑。平时说话也是大大咧咧,毫无淑女风范。所以,她给同事们的印象就是一个“男人婆”。这与公司的另一名同事许薇薇正好形成鲜明对比。许薇薇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爱打扮一族。她穿着讲究,看起来时髦洋气,所以总是能够吸引别人的眼球。理所当然的,她成了所有人热衷议论的话题人物。

每当同事们津津有味地评论许薇薇的发型或是衣服的时候,刘亚男总是先沉默一阵,然后强挤出一个笑脸。这种小小的嫉妒逐渐埋在她心底。

一天,刘亚男的上司邀她出去喝咖啡,顺便谈点工作上的事。在与上司的谈话中,刘亚男得知许薇薇的工资待遇比自己高,这一下子点燃了她内心蓄积已久的嫉妒之火。刘亚男认为在长相上自己可能比不上许薇薇,但是要论工作能力,自己并不比许薇薇差。

回到家里,刘亚男越想越不平衡,越想越来气。于是第二天上班她就一五一十地将这件事宣扬了出去。知道真相的同事们与刘亚男一样,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心里也开始不平衡起来。

自打那天之后,同事们不再夸赞许薇薇衣服得体、发型漂亮,反而横竖看她都不顺眼,处处和她对着干。几个星期过后,许薇薇便递上辞呈。然而,让刘亚男意想不到的是,随着许薇薇的离开,自己也成了同事们眼中的异类。大家觉得她嫉妒心强,挑拨是非,没人愿意跟她交往。

在这件事中,许薇薇和刘亚男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产生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亚男的嫉妒心。正是嫉妒心理的过度膨胀让她失去心理平衡,结果不但伤害了许薇薇,也伤害到了自己。或许同事中早就有人知道许薇薇享受与他们不同的待遇,但是他们没有像刘亚男那样带头挑起是非。刘亚男一出头,他们便会一拥而上,掀起对许薇薇的讨伐,将其孤立并从公司里排挤出去。而刘亚男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别人的工具,被他们利用。当刘亚男为此焦头烂额甚至有些懊恼的时候,他们却坐收渔翁之利。

心理学上对嫉妒心理的解释是:人们为争取一定的权利或者利益而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排斥、冷漠、贬低甚至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就内心感受来讲,前期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在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到后期则表现为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恶的发泄行为。

心灵故事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描写了一个“嫉妒”的拟人形象——因维迪亚。因维迪亚不知道什么叫欢乐,只有在目睹别人的痛苦时她才会笑。她整日忧心忡忡,时常在睡梦中惊醒。每每看到成功或者幸运降临到他人身上时,她便会气急攻心而一病不起。她在吞噬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饱受伤害。一定程度上,她就是自己的酷刑。同时,她也给别人带来灾难和毁灭。

奥维德对于嫉妒情绪的极端描写充分说明“嫉妒”的阴暗性和伤害性。嫉妒的人整天阴沉着脸,他们不是平静的忧伤而是恶毒的阴郁。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阳光、没有温暖、没有感动。他们的生命缺乏活力、激情,时时刻刻地被焦虑灼烧。

嫉妒与羡慕不同,前者潜伏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而后者则是对他人幸福的一种祝福和鞭笞自己追求幸福的动力。如果没有对羡慕之情加以合理疏导,那么处在羡慕之中的人也会逐渐变得尖酸刻薄,滑向嫉妒。

嫉妒的人总是在拿别人的优势、长处来折磨自己。嫉妒使人把时间用在阻碍和限制别人身上,而不是专注于自我提升。嫉妒者的流言、恶语、阻挠、陷害等往往对被嫉妒者造成恶劣影响。结局通常是嫉妒者本身自食其果,最后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所以,嫉妒心是一把双刃剑。合理限度内的嫉妒可以让一个人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从而发奋努力、不断进取,获得更好的成绩。这时的嫉妒心是积极的,甚至对人有益。但是如果嫉妒心过度膨胀,而又没有采取行动来缩短与他人之间的差距,那么时日一长,嫉妒心便会达到变态和疯狂的程度。这时的嫉妒心就变成了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但会伤害他人,还会灼伤自己,于人于己都无益。

 心理调节

因此,想要控制嫉妒心理,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开阔眼界,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怎样才能克服嫉妒心理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正确认识嫉妒心理。嫉妒心理会产生一种主观的臆想,导致对自身的否定。民间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仅仅靠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是很困难的,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得靠大家的帮助。而嫉妒会蒙蔽双眼,让你无法用平常心去看待别人的优势,最终只会损人损己。

客观评价自己。当萌发嫉妒心理的时候,要主动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冷静地找出与对方的差距,肯定自己优秀的一面,而不是用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较。扬长避短才能给自己带来成功。

将心比心。嫉妒往往给他人带来许多苦恼和麻烦,换位思考有助于疏导嫉妒心理。但人们往往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观察别人。许多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常说:“我要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就不会这么做。”看起来他好像已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但实际上他仍然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当然地揣测别人的想法。

见强思齐。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之一的贝多芬是一个聋子。人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项,想要不断提升自己,就应当化嫉妒为动力,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前进。

自我宣泄。当感到自己快被嫉妒的火焰点燃时,找知心朋友或者亲人倾诉一下。在你倾诉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内心的嫉妒之火熄灭,还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理性的分析,阻止嫉妒之火的蔓延。

总而言之,在嫉妒心理刚刚出现的时候就要敏锐地觉察到,不能对嫉妒心理隐藏的各种细节视而不见。要积极地驾驭这种心理,在为别人的成功和进步祝福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通过正当的方式展开竞争,实现共同进步。绝不能像刘亚男那样,因为心理不平衡而攻击嫉妒的对象,那只能导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