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六、走出自卑的阴影

十六、走出自卑的阴影




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现实生活中,自卑会将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消磨得一干二净,使他自暴自弃。只有摆脱自卑的困扰,昂首挺胸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他人,才有可能为自己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心灵故事

邓宇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不爱说话而且遵守纪律,很少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然而,在一次因为生病导致的考试失利后,邓宇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渐渐变得不爱与人交往,上课时也经常开小差,遇到老师和同学总是尽量回避。如果有人在大街上叫他的名字,他便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躲起来的冲动。

邓宇的表现说明他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就是轻视自己。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本身有某些缺点,而是无法正视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并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主要表现是:第一,总是自怨自艾,对自己评价过低;第二,看待事情很消极,总是往坏的方面想;第三,不愿意改变;第四,意志消沉,把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处理好的问题背在身上;第五,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对自己和别人信心不足等。

自卑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容易产生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而且不良的自我暗示极易导致宿命论和悲观论的产生。自卑的人一方面感受自己的自卑,另一方面又渴望超越自卑,在不断遭遇失败后便会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自卑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1.缺乏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的经验越多,他的自信心就越强。反之,如果一个人接连几次都失败,又不能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感中产生自卑心理。

2.非理性思维。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人们常常希望自己能够无所不能,不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从而忽视了人的特殊性,没有认真想过“人有所长,必有所短”的道理,过于苛刻地要求自己,进而产生自卑感。

3.生理上的缺陷。有的人因为生理上存在某些缺陷而感到自卑,如身材矮小、肥胖等。这些缺陷让他们产生非常大的精神压力,担心自己会被他人耻笑,导致深深的自卑感。

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自卑会将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消磨得一干二净,使他自暴自弃。在现实生活中,即便在起步阶段走了点弯路,成就一时不如他人,也并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诚然,看到许多同龄人比自己强,怎么说也是一件令人惭愧的事。这个时候,冷静地反思一下造成自己落后的原因是必要的,但是为此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能坚实地走好每一步,前面就一定会有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心理调节

克服自卑心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客观地认识自我。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凌驾于他人之上。所以,大可不必因为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自暴自弃。

树立自信心。自卑来自对自己的不信任,只有相信自己才不会害怕别人的评价,才能克服自卑。

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拥有自卑感的人容易因为感到羞怯而退缩。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自卑也能激励人奋发进取,使自卑感成为走向成功的踏板。承认它的存在并想方设法弥补它而不是逃避它,才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系列摆脱法。系列摆脱法是指如果某件事不是自己能够胜任的,就不要强迫自己立即去做,规定自己一定要马上完成。要从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入手,在获得一个个小的成功、积累一定的自信后,再着手较为复杂的工作,以便一步一步靠近目标,并且最终实现它。

自卑的人不妨观察一下周围,便会发觉别人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而且大部分人对自己并无歧视之意,完全不必让自己陷入自惭形秽的情境之中。自卑并不可怕,只要你能正确、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自卑感自然会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