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七、对付紧张的锦囊妙计

十七、对付紧张的锦囊妙计




紧张时人们通常会自我安慰说:“别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这种办法只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的思维抗衡,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紧张感,正所谓“情绪如潮,越堵越高”。

心灵故事

朱慧,21岁,是一个性格开朗、人见人爱的女孩。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平时她与朋友聊天时能说会道,什么问题都没有,但一上台说话就会结巴,表现得非常紧张。可是一从台上下来,她又恢复如常。据朱慧讲,其实她本人是比较想要表现自己的,但是由于容易紧张,大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结果,她经常给自己施加压力,对自己说不准紧张,可是越这样越是容易紧张。到后来,一些很小的事都会让她莫名紧张,有时接一个并不太熟悉的朋友的电话都会让她感到紧张。最后,一遇到上台或者在公共场合演讲这样的事情,她就想要逃避。朱慧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将来的工作乃至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紧张情绪是人体在精神以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如结婚、生子、离婚、待业等都会使人紧张。通常紧张程度与周围环境和生活变化的大小有关。变化越大造成的紧张程度越重,反之亦然。紧张情绪会造成睡眠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头痛、心悸、疲累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很多压力,使人们的身体和意识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无法完全放松下来。一般来说,紧张情绪是一种有效应对外界刺激与困难的反应方式。因此,适度紧张可以使精神高度集中,以应付瞬息万变的环境。所以,紧张并非完全是件坏事。

不过,当紧张状态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可能使机体内部的平衡遭到破坏,甚至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人若是长期、反复地处于高强度的紧张状态,便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急躁、激动、恼怒等。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的紊乱,对心脏、肠胃等内脏造成严重影响,使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导致精神衰弱、头晕、头疼、心悸等症状,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心灵故事

在距今1500多年前,周兴嗣因为得罪梁武帝,即将被处死。因为两人曾经是以文会友的朋友,梁武帝并不忍心杀死周兴嗣,便限时一晚,让周兴嗣用1000个不同的字写一篇文章,如果文章好便赐他不死。

周兴嗣为挽救性命,在狱中挖空心思,用一夜的时间写出了《千字文》,终于得以活命。文章虽然写出来了,但是周兴嗣却在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变成一个老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加速衰老的事例。

当一个人已经出现紧张的情绪反应时,该怎么调适呢?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习惯劝慰当事人:“别紧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感到紧张的人通常也会用类似的话安慰自己。然而,这种办法几乎是行不通的,只会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为这是在和自己的思维抗衡,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紧张感,正所谓“情绪如潮,越堵越高”。

当你感到紧张情绪已经出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节:

调整心态。要消除紧张心理,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如果事事都想要做到最好,事事都要争先的话,那自然就会感到时间紧迫、压力过大。如果适当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对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过分在意,也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得失,那么心境自然会平和许多。

接受紧张。要正确对待紧张状态。紧张是正常的,适度紧张可以让你更加积极地应对遇到的问题。所以,不要一味地与这种情绪对抗,而是试着接受它。当你能够正视这种情绪时,需要做的就是问自己为什么担心?担心的是什么?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为何会这样紧张?这样,你便可以正视这种紧张情绪,从而能够冷静下来从容地应对。

松弛有度。强迫自己保持持续的、高强度的紧张状态无疑是一种对自己的惩罚。当你感到紧张时,不妨将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站在窗边极目远眺,让自己冷静下来。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比如游泳、逛街、听音乐、爬山、聚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松弛训练。在空闲时间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具体的做法是:

1.找一个环境舒适的房间,放一首节奏轻缓的音乐,以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

2.闭上眼睛,排除杂念。如果在排除杂念时感到有难度,可以集中注意力去想象一个简单的物体,然后放松身体,慢慢地活动一下身体的关节和肌肉,直到感觉关节放松、肌肉松弛。

3.想象自己正漂浮在一个空旷的空间里,然后用想象力去丰富这个世界,如一望无际的草地、开满鲜花的花园或者任何美好的东西。

4.观察这个世界的细节,如叶脉的走向、花朵的颜色。闭上眼睛,随意想象。

通过这种反复的松弛训练,你的紧张情绪就可以得到逐步缓解,从而使身心达到更加平衡、放松的状态,精力更加旺盛,精神更加饱满。这样,工作的效率会更高,生活也会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