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八、选择也是一种痛苦

八、选择也是一种痛苦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提到,当人们面对太多的自由选择时,反而会不知所措,会觉得拥有选择比放弃选择还要难。于是便放弃选择,逃到没有自由选择的环境中,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

心灵故事

有一个人想要跳槽,在简历发出去不到一周,便有四五个公司向他递出了橄榄枝。原本这是一件挺让人高兴的事,结果反倒让他感到非常苦恼。这些公司就像吃饭时选择没有拉开档次的餐厅一样,各有各的优势,但又都没那么好。

第一家提供的岗位与原来的公司几乎一样,这使得他进入新的公司后能轻松地上手,而且原先积累的关系也都能派得上用场,很容易得到领导的重视,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第二家公司离他住所很近,走路只需要半个小时,与以前上下班动辄都需要一两个小时的路程相比,这家公司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第三家薪资比原先的公司要高得多,比起其他几家公司也有接近10%的差距,这让他很心动。但是公司的办公地点离家较远,如果去这家公司上班就要每天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第四家不用每天赶早上班,每天在家里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按时上交即可,这让以前每天都要早上7点起床的他十分向往,但是薪资待遇却是四家公司中最低的。

他迷茫了,不知道到底该从这四家公司中如何选择。

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着选择困境。这样的处境有时会让人感到焦虑和痛苦,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焦虑。一些人一旦面临重大选择,就会左顾右盼、焦虑不安、心急如焚,内心充满了无助与恐慌。对他们来说,选择是一种痛苦。

我们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同时脸上还挂着迷茫的神色。在这些问题中,十有八九都与选择有关。例如,毕业了我是该考研还是该找工作;去一线城市打拼还是回家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考公务员还是去一家企业当白领?等等。

拍过写真的朋友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拍的时候摄影师闪光灯不停闪烁,自己兴致高昂。到了选照片那天,兴致却怎么也高不起来了。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从几十张甚至几百张照片中选出二三十张修片入册。看着电脑中的照片,想要选出这其中的10%实在是比登天还要难。这张很好,那张也不错,到最后哪张都舍不得扔。每当看到电脑中的照片被一张张无情地删掉,都觉得心像是被刀割一样疼,于是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拍那么多,或者干脆钻入影楼的圈套中——多选几十张。

当人们面对选择时,特别是在选择能给人带来益处或者快乐的东西时,人都会本能希望能够全部拥有。但在多个好处不能兼得时,人们就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在做出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不得不放弃其他的备选项。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提到,当人们面对大量的自由选择时,反而会不知所措,会觉得拥有选择比放弃选择还要难。于是便放弃选择,逃到没有自由选择的环境中,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

选择焦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甚至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比如,领导交给你一个任务,必须今天完成,于是你便加班加点,赶在午夜12点之前交上去。但是如果领导布置给你两个任务,而且时限是明天时,麻烦就来了。此时你面临一个选择,是今天一口气将两个都做完,还是今天弄一个明天弄一个,慢慢完成?就算决定了一鼓作气将两个任务一起完成,没准过一会儿你还会改主意,一会儿搞搞这个,一会儿再弄弄那个,这样反而会降低效率。

 心理调节

就像硬币一样,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每个选择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完美是不存在的,即便真的出现一个接近完美的选择,凭什么这个馅饼就会砸到你的头上?其实选择,就是要面对内心真正的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点。

如果实在无法做出抉择,那就定下心来,然后朝着一个方向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拥有选择的权力也意味着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既然决定了,就要承担起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就必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要成为一个有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人,要成为直面选择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