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六、不要依赖别人

十六、不要依赖别人




你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一件工作,哪怕这个工作很简单;遇到问题时你的第一反应总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征求别人的意见;明知某件事的影响很坏,可就是没法放弃,总是在重蹈覆辙。如果这些表现在你身上都存在,那么说明,你已经在依赖的边沿徘徊了。

心灵故事

相信大家对史蒂芬·霍金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他被称为“另一个爱因斯坦”,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物理学家。然而,霍金在40年前便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也就是“渐冻症”,但是他身残志坚克服了种种困难,成了国际物理学界的超新星。

霍金的魅力不只因为他是一个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是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因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他几乎全身瘫痪,但仍在1988年出版了《时间简史》,这本著作至今已出售千万册,是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

从古至今,人们对成功秘诀的表述数不胜数,但是事实上成功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所共同具备的特质无非就是坚强的意志。每个人都渴望能够功成名就,但是只有渴求成功并且有坚强意志的人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巅峰。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失败和平庸是他们唯一的结果。

人类拥有的意志是一种无法破解的神秘力量。意志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许多人对它的原理、功能、积极性作用以及局限性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所有人都承认意志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中,意志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但意志有一个天敌,就是人的依赖心理。史蒂芬·霍金之所以取得让世人惊羡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他不为自身的病痛和残疾所困,没有在逆境面前怨天尤人,不依赖别人,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科学的王国里探索和挖掘,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宝藏。所以,要想锤炼自己的意志,首先要做的就是战胜自己的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表现为过分地依赖他人,缺乏自立、自主的能力;意志薄弱、优柔寡断,遇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主要有这样一些特征:

1.缺乏独立性,对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感到没有把握。

2.难以接受分离。

3.做出决策前需要得到别人大量的建议,不然无法做出决策。

4.具有依赖心理的人害怕被别人遗弃,因此就算明知别人错了,也会随声附和。

5.容易因为受到批评或者没有受到褒奖而受到伤害。

6.过度容忍他人的错误行为,甚至放弃原则和自尊。

7.害怕孤独,在独处时会产生不安与无助感。

心灵故事

施涵是某大学大一的女生,生得乖巧伶俐,从小就是家中的宝贝。家中长辈对她一直就是捧在手中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实打实的宠爱有加。在外人看起来,施涵应该是一个如同生活在天堂中的幸福女孩,她有着姣好的容貌、家人的宠爱与同学的羡慕。但是,对施涵来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恼。就拿住校来说,到初中以后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离家住校,对一般人而言这并没有什么,但是对施涵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考验。施涵说:“在外面什么事情都不敢一个人做,无论是去教学楼上课,还是吃饭买东西,都要拉上一个同学才行。”

转眼施涵上了大学,在大学中同学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所以她没有办法像上中学那样,做什么事情都拉一个姐妹陪自己。但是施涵说,现在情况好一些了,但是当自己一个人面对人潮从教学楼走回宿舍,或是一个人上选修课、去图书馆的话,心里还是十分不舒服,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一样。

在学校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类依赖心理很强的人,具有较强依赖性的学生喜欢结交独立性强的同学,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在那些独立的同学那里找到依靠。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在学习上,希望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指导,否则他们便会像没电的玩具一样,停在原地不知所措。在家里,他们习惯一切都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甚至连穿衣打扮都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询问别人的意见。

依赖心理过强的人在独立时,连常人感觉非常正常、普通的事情,他们都会感到很吃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内心都会缺乏安全感,常常显得不知所措。若是无法及时排解,便会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反应,影响自身的健康。

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单独进行活动和完成自己的计划,他们总是等待他人为自己做出决策或指明方向。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心理,它影响个人独立人格的完善,会让人失去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

依赖不仅会让人失去责任感,造成人格上的缺陷,还会让人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与精神,贪图享受,只想着过不劳而获的生活。它让人们无法适应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又因为缺乏责任感和容易受他人影响,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和他人。

依赖他人就等于放弃了对自己的掌控权,而依赖者本人往往没有办法发现这个问题。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容易失去自我,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法独立思考,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具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往往表现出没有主见,将自己置身于从属位置的特点。这类人缺乏自信,总是认为独立很难,因此在遇到事情时优柔寡断,常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希望他人能够帮助自己拿主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依赖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致来说,依赖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依赖,二是由自卑心理衍生出来的心理依赖。要克服依赖心理,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

 心理调节

必须承认依赖。有过度依赖心理的人难以把握自己,不知道怎样才是正常的状态。如果发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一件工作,哪怕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征求别人意见成为自己遇到问题时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明知某件事的影响很坏,可就是没法放弃,但总是在重蹈覆辙。如果你符合上面的任何一条,就说明你已经在依赖心理的边缘徘徊了。如果你能够认识并且承认自己有依赖的倾向,便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

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当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告诉自己独处并不代表孤独。有依赖心理的人需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独处有时候能够剔除外界的干扰因素,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是改善依赖心理的关键一步,也是形成自己独立个性必需的条件之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各种挫折中磨炼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学会转移注意力。想要摆脱依赖,最好的方法就是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如认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技能,培养新的爱好等。长久地将自己的兴趣固定在某一种事务上,并不利于摆脱依赖心理,要想出更多获得安全感的方法。同时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通常缺乏自信,这往往与童年时期的教育有关。比如,父母、朋友经常会说“你什么也不会做啊,真笨”“瞧你笨的,还是我来帮你吧”等。这些话听得多了,孩子就会从心底认可这些话,觉得自己不行,或者自己不做也会有人帮自己来完成,从而形成依赖心理。面对这些话,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然后逐渐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培养独立人格。歌德曾说过:“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但是在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个需要让别人安排他的饮食起居的正常人,很难想象他会有大作为。

不要苛责自己。产生依赖心理的人,有时对自己会非常苛刻,他们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但是过度的自我控制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稍不注意便会越陷越深。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时失败了,不要过分地责怪自己,更不要强迫自己,要学会安慰自己。因为摆脱依赖是需要时间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想从依赖心理中解脱出来,可能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在摆脱依赖心理的过程中,新的压力也会产生。及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医生会从谈话中发现自己从未察觉到的一些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

虽然意志是与生俱来的,可是这并不代表它是一成不变的。坚强的意志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支柱,而薄弱的意志则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成功与失败最终将取决于意志的较量。”因此磨炼自己的意志吧,坚强的意志将支撑你登上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