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师自通心理调节 > 十八、给自己打打气

十八、给自己打打气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落魄的时候,一直有一个支撑她生存下去的幻想——她设想自己在一个商店里,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任何一个人,他们就会告诉她,她写的是他们最喜欢的书。正是这种奇妙的景象给了她勇气和动力,使她能够写出世界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从而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心灵故事

华人成功学家陈安之12岁的时候随亲戚到了美国。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先后做过18份工作,卖过菜刀,卖过汽车,当过餐厅服务员……直到他20岁的时候,陈安之的存款还是零。

一天,陈安之去参观车展,一辆奔驰S600令他艳羡不已。他站在车子旁边,让太太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并把这张照片钉在了墙上。

后来,陈安之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当他的助理向他讨教成功的经验时,陈安之告诉助理:“你想要成功的话,就给自己贴个梦想板。”说着,他从一个牛皮纸袋里拿出那张自己和奔驰S600的合影,照片上还留有被钉过的小孔。“以前一直觉得它实在太贵,自己买不起,后来就把它钉在梦想板上,天天看,并朝着这个目标奋斗,最终梦想实现了。”

陈安之总是把自己的梦想贴在梦想板上然后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实现一个梦想,就收起一块梦想板,放到抽屉里。从小梦想到大梦想,最后他的梦想基本都实现了。现在的他已身家数亿,他的著作、录音、课程内容都被人疯狂地收藏。

这种成功画面就是人们常说的“愿景”,它代表了你希望获得的成就、地位、财富和生活方式。这些逼真的成功画面能够让你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声音——“这就是我想要的!”它将给你带来火热的激情和强大的动力,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实现愿景的活动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生动的形象有更强的心理暗示和激励作用,它可以不断强化人的信念以调动人的潜能,全力以赴地实现心目中描绘的目标。有人将愿景比作“建筑效果图”,人们可以在它的指引下设计和构筑自己的人生。

但要准确地描绘出自己的愿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愿景是你明确意识到并一直在追求的;有的愿景则是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察觉不到的;还有一些愿景是从你日后的人生经历中逐步孕育出来的。所以,愿景和整个人生规划一样,都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才能真正成为能够有效地指引和激励你的成功画面。

心灵故事

《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曾经生活非常潦倒,不得不靠救济金度日,连咖啡都喝不起。但她讲一个好故事和成为职业作家的愿望从没减弱过,这是她的理想。她设想自己在一个商店里,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任何一个人,他们就会告诉她,她写的是他们最喜欢的书。正是这种奇妙的愿景支撑着她坚持下去,最后写出了世界超级畅销书,同时跻身亿万富豪的行列。

 心理调节

愿景可以让我们越清楚真正向往的是什么,并且将这种向往显现出来。

首先,想好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目标,用一个句子把它写下来,它既可以是大范围的,也可以是小范围的。然后去描述当目标完全实现后,自己的愿景的准确样子,并且用现在时尽量详细地描述,就好像它早已存在一样。完成后再加上其他我们所希望实现的愿景,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后静坐、放松,想象自己的理想境界,做自我肯定。

把自己的理想境界记在笔记本上或者挂在墙上,目的是可以经常读一读。而每当我们放松时,就能让它显现在我们的头脑之中。

描述理想境界的意义是,当我们某一天把从前的描述翻出来时,会突然发现,它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奇迹般地在生活中发生了,而我们竟然没有意识到。

描述理想境界可以说是给自己订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这时使用“镜子训练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镜子训练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斯托总结而成的,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并且可以使你充满信心、强化激情的方法。需要一个应该使你能够看到身体的上半部分的镜子。首先让自己笔直地挺立,昂首、收腹、后脚跟靠拢,就好像立正的姿势一样。在站好后做三四次深呼吸,直到对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有了感觉后,凝视眼睛深处,同时大声地告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的名字。要清楚地看见嘴唇的动作,听清自己所说的话。

镜子训练要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你还可以增加一些内容,例如,用肥皂将喜爱的格言写在镜子上,只要它们的确代表你曾经的理想并且你希望将其实现即可。要不了几天,你的自信便会得到增强,而它的建立却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而非其他的外界力量的介入。

当你准备去访问一个极其固执或者让你感到畏惧的人时,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训练自己,直到你相信你能够不再畏惧这个人为止。如果你需要上台演讲,那么在上台的前一天对着镜子练习并加上一些手势,它会让你的观众更加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当你在镜子前站好的时候,反复告诉自己:“我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在你刚刚学习这个技巧的时候,把它告诉别人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他们可能会讥笑你,使你的信心发生动摇。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眼睛可以表达你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一旦开始实践镜子训练,眼睛便会产生一种你从未具备过的力量,你会拥有一种锐利的目光,让别人认为你在窥探他们的灵魂。就是说,眼睛会把你的信念真切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目光,会让你得到强者的赞赏。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等级身份都确切地包含在他的眼睛里。”人的眼睛不仅是观察世界的工具,更是反映我们内心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所在的社会位置。要改变自卑的心理,首先就要从训练自己的眼神做起,让它充满信心,而这一切可以通过镜子训练来帮我们实现。

镜子训练并不限于提升你的自信,在许多方面都可以运用,而且很多实践经验表明,它能够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例如,你的走路姿势不好看,你便可以在大镜子前练习。镜子可以如实地反映别人眼中的你走路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人会惊奇地发现你的走路姿势已经非常漂亮了。

如果想要将自己塑造成为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人,那么没有比对着镜子训练更有效的做法了。不要掺杂虚荣和造作,要把自己塑造为你向往的那类人。历史上很多杰出的人,都是利用镜子训练来提高自己在人们中的影响力。同样你也可以利用它来为自己的特定目标服务。

有了可以将自己描绘的理想境界落实到点上的“镜子训练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和坚持,只要能做到方法与落实并行,就一定可以在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