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创造知识的方法论 > 前言



自从拙作《创造知识的企业》付梓成册,“知识经营”的思维方式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因此常常有企业高层、一线负责人向我咨询如何在经营体系层面有效运用知识,如何深入学习并掌握每一名员工必备的“知识的方法论”。换言之,我们的任务是如何锻炼组织的知识能力,使其上升到组织文化的高度。

知识社会的企业、组织呼唤与20世纪不同的知识体系,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撰写《知识能力经营》(1995年)的时候就深有感触,因此在该书出版后,笔者多次尝试具体研究知识的方法论,但很遗憾未能如愿。

一方面,知识经营围绕着知识创造的过程、“场”[1]的构建以及知识资产等若干主题展开。在知识管理越来越偏重信息技术工具的情况下,这些题目从知识的角度认识经营,希望实现知识经营的体系化。“场”尤其重要,它与实践社区、工作场所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架构的因素密切相关,因为在以知识工作者为主体的企业当中,企业战略、组织设计以及企业文化等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另一方面,当我们接触企业的一线,不断深化关于知识创造的思考时,我们不得不努力解决“知识是什么”“创造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创造知识的方法论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自从进入21世纪,将知识经营付诸实践的企业越来越多,员工进修、培训等开始被纳入知识管理的内容中,我们也借此机会在领导力培训课程中进行了诸如以哲学家为题材的项目等。

因此,我们决定解决多年来的遗留问题,对知识的方法论进行总结。如果想要搞清楚知识创造,就必须涉猎传统哲学和现代知识,了解各个方面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不过,这和我们平时对待哲学的态度不同,着眼点需要更加巧妙——要着眼于研究哲学家、社会学家是如何将知识转化、构建为方法论的。作为一次大胆的尝试,笔者希望将知识创造进行归纳概括,阐明综合性的经营知识体系。

野中郁次郎的专业是经营学,他1969年曾在加州大学的两位教授尼尔·塞梅鲁萨和阿瑟·施泰因齐科姆的指导下,学习过一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亲身接触了构建理论的理论,即方法论这门学问。这一年的学习使他备受冲击,因为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只要解说一下著名学者的理论就能写出论文或著作,而野中却被追问“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解读文献只不过是提出自己的概念或假说的准备阶段而已。当时野中还拜访了高根正昭先生,高根先生也从社会学的方法论中得到启迪,写出了名著《创造的方法学》。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20余年,但当时学到的知识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与世界各国的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日本企业家不擅长洞察现象的本质并将其概念化,即缺乏概念创造力。因此,即便是个新手,也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尝试。经营建立在所有学问的综合实践的基础上,在人们日益重视经营的本质的知识社会中,企业家和官员都必须了解知识的方法论。基于共同的观点,野中和绀野合著本书,本书的书名也是以上述问题为中心来探讨“方法论”而不是“方法”。

绀野以建筑学为知识背景,尝试把建筑学以及更广泛的设计原理运用到知识社会价值创造的最前沿,即企业经营中去。建筑学的定位像两栖动物一样,无法完全归入理科或文科,它属于创造性的、综合性的知识。在充满未知的时代,我们未必能够准确把握周边的大环境,大多数情况是以其为出发点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结论,因此,想象力和建立假设至关重要,它们是设计的精髓。此外,这种知识创造的方法论及其衍生出的范式可以作为知识资产,进行二次利用。

于是绀野设想通过引入设计管理的概念以及知识经营的实践,把设计、建筑的原理应用于知识创造的核心——未来的创造性经营中,但目前仍然道阻且长。绀野在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的求索精神的影响下,共同执笔本书,迎接挑战,把研究推向深入。

本书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记录了知识工作者对“知识创造是什么”的思索历程,是一部总结前辈先贤智慧的“笔记”,阐述了不少知识类型、概念的方法论等,旨在深化对知识创造本质的理解。虽然还是半成品,但必定能对建设知识企业、培养知识经营人才有所裨益。本书既不是工具书,也不是教科书,只是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作为知识工作者去身体力行体验知识的训练过程。

本书的另一半需要靠读者去完成,要想把这里的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器。那么请读者朋友们把本书放在身边,或拿在手头,或放入抽屉,或装进包里,时不时地翻看两眼,做好日常的知识训练,无论哪种方法都可以,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把十三项美德作为平常的生活目标那样,然后观察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内省,或者在实际的概念创造过程中体会观察概念化、模式化、实践化等知识创造的整体面貌。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这些做法都能将日常的知识体系内化于心、积累成型。

本书在出版之际,我们从关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题目的各位同仁那里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我们特别感谢富士施乐公司社长小林阳太郎先生,他举办了长达10余年的尼德姆训练营,我们正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交锋的场合下将经营与哲学联系在了一起。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向东洋大学教授山口一郎先生请教了诸多现象学的问题,一桥大学研究生院国际企业战略研究科科长竹内弘高为我们提供了哲学研究的良好环境,研究科助手渡边理津子、田园真理子为文献收集和图表制作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成稿期间,大上信久先生自2002年年中起认真细致、全力以赴地整理文献、统筹原稿,东洋经济新报社的胜木奈美子女士以极大的关心和热忱鼓舞笔者,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笔者的家人,特别是贤内助野中幸子、绀野久美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她们不仅守护在埋头书山、奋笔疾书的笔者身边,还告诉笔者许多源于平凡生活的知识,谨以此书献给她们。

野中郁次郎  绀野登

*  *  *

[1].“场”来自日本的一个哲学词汇,是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知识分享、创造和使用的背景环境,既指物质空间,也指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虚拟空间和共享的经验、观念、理想等精神空间,或是这三类空间的组合。——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