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创造知识的方法论 > 第四节 “模型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第四节 “模型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概念是关于商品、事业、组织、制度等的新观点。通过将一些小小的想法条理清晰地结合、统一起来,概念的恰当性得以提高。在概念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假说来判断新的意义、新的机会以及变化的方向,并用隐喻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是创造新词汇的阶段。我们需要搞清楚形成概念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将其上升到理论(概念知识)层面,这是模型化的工作,目的在于系统性地理解概念,使概念成为可以共享的知识。然后根据这个模型,分解出若干个能够客观分析的变量,进一步完善概念。

从因果关系到模型化

从隐喻到因果关系

概念不仅是在概念化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意义、追求本质而得到的新观点,还是从特定的社会语境中提炼出来的本质性语言。在隐喻、类比所表达的概念背后,各种事物、现象以及设想凭借某种逻辑而存在,不过都还停留在意象的阶段。

假设我们用某个隐喻来表达新产品、新业态、新事业、新制度等的概念,那么它为什么具有新的意义,为什么有效,对谁有效,与当前有何不同,为什么需要它?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问题,而应明白概念背后的因果关系或由概念阐明的潜在机制,描绘出整体的面貌,对概念以及形成概念的主要原因进行直观的思考。

社会学中的因果关系

高根正昭认为,说明因果关系并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把面对的问题(概念)看作结果11,然后找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果能解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那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我们的课题是把形成概念的原因体系化,作为理论来理解。

韦伯发现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提出假说:看似与追求利润势如水火的新教现世禁欲主义正是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契机。在传统上,不论时代,不论国家,经济行为都被认为是偏离道德原则的,但是新教积极认可经济成就的倾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图3-5描绘了韦伯的逻辑体系,他首先从既有的材料和观察中找出关联性,提出假设(整体框架)——新教伦理形成资本主义精神,然后梳理出它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加尔文主义的教义即“天职”观、宗教理念等),确立理念类型,在此基础上(直接救赎,非修道院组织等)把关联性凝练成理论模型(明示因果关系)。

模型化的意义

在构建因果关系时,我们应该把它当作诠释整体的模型,而不是每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概念创造与模型化或许不会马上结合到一起,但概念往往被认为是语言的问题,有时甚至还被当成文字游戏。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概念表示的新观点,在观察概念所处的语境的同时把它变成理论性的模型,使它易于被理解、被模仿。

构建的模型不仅要表示因果关系,还要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因此,模型必须按照下文的观点进行设计。模型或被称为雏形、方程式等,正如韦伯的理念类型一样,模型在说明特定方面的同时,总结出肉眼不可见的概念及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并进行系统性的描述,把它变成可以理解、可以共享的知识。如图3-6所示,模型在理论的支持下,成为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它一方面通过演绎适用于现实,另一方面在归纳、概括现实世界的材料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图3-5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因果关系框架12

图3-6  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

资料来源:西卡《社会理论是什么》

涂尔干认为,如果想让社会科学作为实践理论而成立,必须具备“更好地解决实践性问题”的意义,所以他以模型思维为方法论,根据自杀率的统计材料推导出“社会整合程度决定个人的不安程度”的假说,建立了“社会联系越松弛,自杀倾向越强”的人的模型。

在《自杀论》中,涂尔干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实践性的对策到假说验证,按照顺序逐步推进。其中的关键是“人的追溯说明”,它指的是聚焦于鲜活的人、每个个体,重构理论概念的阶段。它不单要观察材料,还要以人的视角把假说转换成模型。

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得以完成从假说到理论的构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能以同一种原理解释看似毫不相关的经验事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模型化则是往来于经验与抽象之间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