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你为什么要掌握知识炼金术

你为什么要掌握知识炼金术




无论你是一名普通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或者专职或兼职培训师,掌握知识炼金术对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知识炼金术对个人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通过掌握知识炼金术,你可以:

(1)干中学

研究显示,任何人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如果你能学会以有效的方式来反思、学习和练习,更快速地总结、发现规律、提炼模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你的进步就会更快。知识炼金术就是最有效的学习的方法,对于个人学习“新知”、掌握新技能大有裨益。

(2)“学会学习”

当今时代,我们会面临很多从未接触过的新工作、新局面和新挑战,如果只是掌握了过去的经验,你还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环境的挑战。为此,你需要“学会学习”,知识炼金术通过专家访谈技术、信息搜集与分析、系统思考等技能与方法,让你洞悉本质、把握规律、更快进步。



2.知识炼金术对企业管理者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你是企业家或管理者,通过掌握知识炼金术,你可以:

(1)促进自我提升

就像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讲,“将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各级管理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领导和管理技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干中学”,通过系统化地回顾、总结、分析自己的管理实践,从中萃取到有效的做法,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2)指导下属,提升员工能力

众所周知,管理者负有指导下属能力开发的职责。事实上,如果下属能力强,管理者会很轻松,可将精力投放到自己应该关注的关键领域,做到“运筹帷幄”或“未雨绸缪”;相反,如果下属能力低下,作为其上级的管理者将疲惫不堪,需要事事亲力亲为,甚至为其下属的频繁出错而到处“救火”。对此,管理者应该掌握知识炼金术,指导下属员工掌握完成其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并将其规范化、程序化,提升员工的能力。

(3)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

一般而言,在企业成长初期,需要依赖少量“能人”或“高手”带动业务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迫切需要形成组织整体的能力。如果还是像过往那样只靠少量“能人”,他们就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一种可行的措施就是把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萃取出来,通过有效的赋能,形成组织的能力。

当前,对于许多快速成长中的企业来说,迫切需要快速发育组织能力、大批量地“复制”或规模化地培养人才,知识萃取将是制胜的必然选择。

(4)规范化运作,加速整合与融入

在组织中,总有少量个人或团队表现优异。将某个人或团队行之有效的最佳实践做法提炼出来、固化为标准或规范,可以提高组织整体运作的规范化程度以及组织绩效。这也是许多企业进行知识萃取的主要动因之一。

例如,在联想发展的早期,规章制度与流程都尚不健全,即使已有的制度与流程也需要快速更新、不断修改完善(因为业务发展变化很快)。为此,他们应用复盘的理念,快速建立并更新各项制度。其做法可简单归结为:

·当你做某事时,首先看有没有相应的制度或规定。

·如果有,遵照规定执行;做完之后,如果感觉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实际执行效果不好,及时进行复盘,找出自身的不足、有待改进之处,或修订、完善制度/规范。

·如果没有,自己想办法先干起来;之后,快速复盘,总结、形成相应的制度与规范。

通过这个简单的逻辑,可以快速总结出规律,固化形成相应的制度、流程和规范,并持续更新、改善。

此外,在一些通过并购整合或社会招聘快速壮大的企业中,由于人员背景差异比较大,即使对于同一项工作或任务,大家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通过知识萃取,让各方人员彼此分享自己的做法并研讨、提炼出适合本企业的最佳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加速并购后的整合与人员融入。相反,容易酿成矛盾,降低组织绩效。

(5)快速迭代与改进,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变化迅猛、复杂、不确定性强、模糊,企业必须平衡创新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不仅快速改变自己的产品、服务流程,而且要提高运作效率、实现盈利。为此,在变革与创新过程中,要快速萃取并共享来自一线的鲜活知识,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为了培养业务发展急需的战略性人才,华为基于业务的实际需要,萃取典型业务场景中的知识,开发成实战性很强的训练项目(包括系列在线课程和对抗模拟演练、考试等),并让参训人员在训后去一线参与实际作战,之后再进行复盘,不仅有助于参训人员的能力提升,也能及时萃取实战经验,优化、改进训练与作战内容,以此构建了闭环的“训战结合”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华为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与战略转型。

(6)快速培训,即用即学

在许多企业或行业中,员工流失率高是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随着90/00后“千禧一代”或“Z世代”[1]员工成为职场主力军,这一挑战愈发尖锐且日益常态化。因为新一代劳动者的特性之一是喜欢新鲜与变化,工作方式与形态愈发灵活化。对企业来说,相应的变化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伴随着市场与业务的快速变化,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运作流程、管理风格及企业文化等,也要快速调整,否则就会“落伍”;第二,不仅需要让新招聘的员工快速上岗,也需要让现有员工快速掌握新的技能。为此,企业需要“快速招聘、快速培训、持续学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在把组织与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明确、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快速萃取一线实践经验,开发出场景化的微课或微学习内容,进行快速培训与赋能。对此,知识萃取将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与常态化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知识保留,也就是把有经验的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或经验提取出来,变成可以被他人访问、传承、复制或推广的显性知识,从而避免因为员工离职或流失而导致组织失去宝贵的知识资产。正如某企业高管所讲:我们企业最大的损失是经验的流失。

同时,知识保留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运作。这一概念早在“9·11”事件之后就开始流行,近年来,因为需要应对越来越高的员工更新速度或流动率的挑战,知识萃取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

(7)提高培训转化率

多项研究显示,在大多数企业中,培训转化率一般为10%~20%,也就是说,大部分培训努力是无效的,学习者参与了培训项目或活动,只有少量能够转化为影响其行为改变与绩效表现的有效努力。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包括使学习环境与应用环境尽可能地一致,使要转化的知识尽可能地符合学习者的真正需要和实际应用场景,并在教学设计、交付以及训后应用环节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此,知识炼金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8)打造外向型企业生态圈

当今时代,打破传统企业的边界、打造价值网或“生态圈”,已经成为一些领先企业的战略性选择。事实上,早在2002年,我在一篇文章中就指出: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会演变为不同企业群落之间的竞争。[2]

对此,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定位与竞争优势,将与价值交付相关的能力提炼为可以复制或传承的知识产品,通过赋能与运营,打造高效协同、共同演进的商业生态圈。

近年来,一些优秀企业组建了外向型企业大学或相应培训机构,也是在萃取、整理企业内部最佳实践做法的基础上,开发并运营知识产品的实践。



3.知识炼金术对培训师的意义与价值


如果你是一位培训师,通过掌握知识炼金术,你可以:

(1)更好地提炼“干货内容”,做好课程开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专业培训师,还是企业内部培训师,要想开发出精彩的课程,除了掌握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专业技能之外,还离不开知识萃取——通过知识萃取,才能更好地提炼出“干货内容”。因此,知识萃取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环节之一。

(2)掌握引导技能、促进学习转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培训师意识到,培训不只是给学员“讲授”或“分享”你所知道的信息,而是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演练、反思、研讨引导等手段,让学员参与进来、主动地思考,在激活其原有经验与能力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更好地吸收、理解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方法与工具,并有能力和意愿在培训之后进行转化、应用,在他们实际的工作场景之中应用所学,真正地提升能力与绩效表现。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知识萃取”的“逆向工程”,如果你能够掌握知识萃取的技能,就可以更好地指导学员“学以致用”。

[1]  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按照出生年代,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世代。“千禧一代”(the  Millennials)也被称为“Y  世代”(Generation  Y),一般指的是  1980  年到  1995  年间出生的人,“Z  世代”(Generation  Z)一般指的是  1996  年至  2005  年间出生的人。由于成长的时代背景不同,不同世代的人在就业、工作、消费、学习、社交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2]  邱昭良  .  群落学习时代来临  [J].  经理人,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