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第二篇 组织篇

第二篇 组织篇




第3章 企业知识萃取与运营方法论


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王宝强扮演的顺溜自幼随父亲狩猎,练成了神枪手,他却认为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好枪法是天生的,训练不出来。在其中一个桥段中,营长让他给战友们讲讲“为什么枪打得那么准”,顺溜憨憨地说:“我没什么经验,就是瞄准,开枪就行了。”营长又耐心地进行引导,问他开枪的时机、怎么瞄准等,他都答非所问。对了,后来,他补充了一句:“我的枪法就是通过每天晚上瞄蚊子练出来的。”

如这个案例所示,在企业中,类似顺溜这样绩效优异的业务专家并不在少数,他们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项技能或“摸到了门道”,却不能很清楚地把其中的“诀窍”萃取、表达出来,结果只能是自己会、教不了别人。

相反,如果能够把射击的诀窍萃取出来,经过训练,每个战士的射击成绩都可以得到提高。果然,后来,文书翰林分析出了射击的操作要领,并将其总结成了一个口诀:“鬼子上山,瞄他的头;鬼子下山,瞄他的脚……”这口诀易学易记,通过让更多战士诵读、记忆,大家把握住了关键,提高了射击本领。

这就是知识萃取的力量。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知识萃取呢?



解构知识萃取的要素


“萃取”作为一个化学术语,指的是“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剂,利用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该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它们分离”[1]。相应地,知识萃取是借鉴化学物质萃取、提炼,或“炼丹”、冶炼、铸造等隐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工具,经过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将隐藏在员工头脑与工作实践中的“知识”提炼成结构化或标准化的知识成果,从而可以供团队或组织成员共同使用。



1.铸剑的启示


为了了解知识萃取的精髓,我们选取了《荀子》中关于铸剑的一段精练的论述,以此提炼出知识萃取所需的核心要素: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荀子·强国篇》)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就是说:如果模具端正、铜和锡的质量好,冶炼工匠技艺高超,火候得当,配料齐备,那么,打开模具,就能铸造出莫邪宝剑的毛坯。

荀子在这里说的是铸剑的过程,其核心要素包括四个方面。

·模具:你希望铸造出来的宝剑是什么形状、模样?这是目标,要明确、清晰。

·材料(原料与配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铜和锡,以及齐备的配料,根本不可能铸造出宝剑。

·工匠:要铸造宝剑,离不开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掌握配方、工艺,知道各种材料的配比和投放顺序,也熟悉并能调节“火候”,这是铸造出宝剑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只有真正优秀、技艺高超的工匠,在其他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才能铸造出宝剑。

·火候:铸造是一个连续而微妙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熔炉中,精心调配温度、湿度等条件,以确保各种材料发生高质量的物理、化学反应。



2.知识萃取的五味要素


以此类比,根据我的体会,要想从日常实践工作中萃取出知识,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五个方面。

(1)目标、模板与方法

明确需要萃取哪些知识(what),最好能有范例、模板与操作方法,如同“刑范”。

(2)人与资料

如第2章所述,知识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其中,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宿主”,人的头脑中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同时,有些知识也被“编码”,写成了经验总结、标准操作规范,或被开发成了课程或音视频资料等。这些是知识萃取必需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参与,几乎不可能凭空创造出高质量的知识,就像没有高质量的原材料无法铸出宝剑一样。为此,要找到掌握或能创造出所需知识的人或资源(who)。

(3)知识炼金士

就像冶炼工匠,知识炼金士作为引导师,设计并引导知识萃取的过程,塑造并调节“场域”氛围。

(4)萃取过程

需要设计并引导一个知识研讨的过程(how),让持有知识的参与者进行分享、研讨,从而产生出所需的知识。

(5)容器或环境(when  &  where)

任何知识萃取都发生在特定的“场域”之中,包括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氛围,“场域”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知识研讨的过程,如同铸造宝剑时熔炉的“火候”会影响铜和锡等材料的化学反应一样。

因此,知识萃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知识建构过程,需要人的主动参与,其中包含高度复杂而微妙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适宜的氛围和过程的干预(或引导),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