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让业务专家参与进来

让业务专家参与进来




业务专家一般都很忙,他们没有时间与你见面;即便挤出了一点宝贵时间,也没有耐心,深度参与;更严重的问题是,许多业务专家根本就没有多大兴趣或意愿来帮助你。

所以,知识炼金士既要争取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又要“搞定”业务专家。理想的情况是,让业务专家全程参与你的项目,不仅敞开心扉,积极贡献他们的经验、信息与见解,而且主动参与创造、提炼。由于他们是业务专家,对内容非常在行,他们的主动参与,对于保证知识萃取的效果至关重要。



1.让业务专家敞开心扉


只有敞开心扉,愿意倾囊相授,才能在访谈或团队研讨中畅所欲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种因素限制,业务专家有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除了思维与表达能力限制以及的确有部分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清晰表述之外,激发业务专家进行知识分享的热情也是知识萃取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借口“忙”,不参与

对策:提前进行充分准备,提高访谈效率,尽量少占用业务专家的时间。的确,业务专家往往都是业务部门的骨干,日常事务繁忙,虽然知识萃取项目也很重要,但往往并不紧急,如果占用业务骨干很多时间,一则可能影响业务,二则可能招致业务部门领导的反对,影响项目顺利推进。

(2)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对策:让业务专家明白知识萃取的价值,并采取得力措施给予奖励。

在许多公司中,知识有时候是你保住工作职位的权力,或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要让业务专家明白知识萃取对于自己、他人和组织的价值,主动地重视并参与其中。

1)知识萃取对于业务专家的价值

·知识萃取本身是对自己知识的梳理,受益最大的仍是业务专家。

·向知识炼金士学习如何梳理知识,学会如何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个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与其他业务专家相互切磋,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学到仅凭自己摸索无法掌握的新经验,而且可能激发、创造出新知识。

2)知识萃取对于他人的价值

·帮助他人。

·对于自己的下属,可以让他们更快上手,更好地独立工作,减少自己的指导或工作负荷。

3)知识萃取对于组织的价值

·形成规范,提升组织运作绩效。

·挖掘最佳实践,提升组织智慧。



2.必要而到位的奖励


应该采取得力措施,给予业务专家奖励。这些措施包括如下几方面。

·精神激励:在大多数公司中,知识萃取项目并没有太多的奖金,因此,对业务专家的奖励更多的是精神激励,包括访谈中的认可与鼓励、领导的认可、公示与内部沟通,以及对萃取成果的命名等。

·在绩效考评、晋升方面给予倾斜或优先考虑。

·适当的物质奖励。



3.创造机会,降低难度


就我们在一些企业与业务专家的交流经验来看,许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没有机会。的确,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忙于完成工作任务,领导也没有安排正式的机会进行分享与交流。即便是公司或部门立项的知识萃取项目,领导指定或交代了业务专家接受访谈的任务,但他们仍然有大量事务性工作,难得有正式的机会与场合进行经验的梳理和分享。

为此,应该在企业内部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定期(如每周五下午)举办经验交流或分享会,排好顺序,让大家轮流分享;或者,在公司或部门内部设立研究课题,成立问题攻关小组。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同时,应该尽可能地降低业务专家分享的难度,让他们没有心理或精神负担,可以自然地进行交流。比如,不要求非得做PPT,不要求开发成课程,不要求提交正式的报告,不要求登录一个刻板乏味的系统,不要频度过高,等等。



4.组建同盟


按照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教授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对待一个新事物,人们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主动发起;有的积极跟进;有的会暂时观望,“等等看”;有的怀疑,即便已“成气候”,只是不情愿地跟进;有的则冥顽不化……对于知识萃取这一新事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也会如此。就像民间谚语所讲: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如果能够找到对待新事物有热情、愿意主动发起或积极参与的一群人,建立起“同盟”,相互支撑、激励,肯定比一两个人单打独斗更有力量、干劲高,且更加持久。



5.形成氛围


个人的行为无疑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无论是项目组、部门的“小环境”,还是整个组织大的氛围,都会影响业务专家的参与度。对此,你应该争取获得直接领导的支持,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出对知识萃取的认可、重视,不仅“命令”业务专家参加,而且在平衡项目与日常工作之间展现出对知识萃取的支持。

同时,也应在组织内部进行适量的传播、推广,让大家不仅认识到组织对知识萃取的重视度,也知道自己如何参与其中、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价值,为知识萃取项目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氛围。这都有利于业务专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