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知识炼金术 > 复盘分享与知识研讨

复盘分享与知识研讨




把具有同类项目或工作经验的人聚到一起,组织“复盘分享与知识萃取研讨专班”,可以汇集众智,更好地提取经验与教训,形成最佳实践。

相对于单次活动或单个项目的复盘,复盘分享与知识研讨具有更多的样本量,其参与者也更多、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视角、见解。通过深度汇谈,不仅有助于相互学习,而且可以更好地归纳、提炼。

案例5-1:“复盘专班”

某知名企业大学在内部推广复盘的基础上,为了扩大复盘的影响、促进知识共享与萃取,设计并实施了“复盘分享与知识萃取专题研讨班”(简称“复盘专班”)。该班一般每期2~3天,20人左右参与(均为具备相同或类似实践的业务专家),实施效果非常棒,学员的满意度在95%以上,业务部门也对此非常认可,认为其直接促进了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1.如何组织一次“复盘专班”


虽然主题差异很大,但“复盘专班”的组织流程大致包括如下七个步骤。

(1)确定主题

“复盘专班”由业务部门发起,他们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确定研讨的主题。一般而言,这些业务议题应该是与参与研讨的学员密切相关、对其业绩有直接影响的关键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也便于后续的应用转化。

(2)甄选学员

要想提高研讨的质量,需要精心选择参与者。实践经验表明,如果没有业务高手,或者参与者思维力弱(包括理不清思路、把握不住重点)、心态僵化,不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研讨成果很难保证。

那么,怎么选择合适的学员呢?

根据我们的实践总结,在选择学员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有项目经验,“肚子里有货”。

·愿意学习,有“开放的心态”。

·思路清楚,有想法,学习力强,善于总结,“脑子清楚”。

·团队搭配合理,不能过于“同质化”。

(3)精心准备

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认真准备,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复盘,明确自己的经验教训,包括难点、困惑或挑战。

对于组织者来说,要提前规划好研讨主题,明确典型场景与案例,并辅导参与者做好准备。如有可能,提前将学员的复盘报告和总结材料分发给大家,提前学习。

(4)充分交流

对于研讨班来说,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同时,让大家相互交流,实现信息的同步,也是提升研讨效果的基础保障。为此,研讨班的第一阶段,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来相互分享。对于重点项目或典型案例,可以面向全体参与者分享,组织大家相互研讨;同时,还可以安排同步发表的环节,让学员分组进行案例复盘交流,或安排自由分享、交流的环节。

(5)共同创造

在信息同步的基础上,研讨班的第二阶段重点是共创。结合大家在工作中的实际难题或关键环节,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进行集中研讨,或者通过世界咖啡汇谈,汇集更多的观点,促进共识。

(6)汇报点评

基于参与者的研讨共创,研讨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让各个小组汇报其研讨成果,组织参与者共同讨论,进行补充、质疑或辩论,并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点评。

(7)打磨优化

经过上述过程,要由业务部门专家对集体研讨出来的成果进行打磨,包括局部调整、补充、精细化等。之后,就可以把研讨出来的知识成果用于实际工作。

“复盘专班”典型议程如图5-5所示。

图5-5 “复盘专班”典型议程



2.“复盘专班”的关键成功要素


虽然“复盘专班”的组织与实施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要想切实做出效果,需要注意把握下列关键要素。

(1)业务部门参与或主导

无论是选择主题、确定人员,还是确保参与人的重视、时间投入,调动相关专家资源,以及后续的评审、优化、推动“落地”,都离不开业务部门。我的实践经验表明,如果只靠企业大学(或培训部),没有业务部门的支持,“复盘专班”几乎组织不起来,效果也难以保证。要想保证“复盘专班”的效果,最好由业务部门来发起和主导。

(2)选对人

“复盘专班”主要通过团队研讨来进行知识创造和分享,对其来说,选对人是成功的关键,因为人是隐性知识的能动载体。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精心甄选参与者,还要明确赞助人和引导师。

(3)学员事前扎实地复盘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复盘专班”的与会者都是业务专家,日常工作繁忙,因而往往没有时间认真地对自己的项目或工作进行复盘。同时,由于许多人并未受过专门的复盘培训,即使其抽出时间进行复盘,也会遇到很多挑战或“误区”,导致复盘效果不佳。[1]如果没有准备,其在分享时就会凌乱不堪或挂一漏万;如果在复盘时并未找到根因或萃取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复盘分享,还是参与研讨,都可能效率低下,甚至产生误导。因此,要想事半功倍,让参与者在事前扎扎实实地复盘、认真准备,必不可少。

事实上,在我和一些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有的企业会给“复盘专班”的参与者提前进行复盘培训,让他们掌握有效复盘必备的技能和方法、工具,有的还通过视频或电话会议,对参与者的复盘进行指导。尤其是业务部门选出的典型案例,更要确保复盘到位。

(4)引导至关重要

正如彼得·圣吉所讲:有时候,团队中每个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团队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智商还不到60!在我们的实践中,也曾发现类似情形:参与“复盘专班”研讨的都是一流的业务高手,但无论是研讨过程,还是成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并不是选对了人,就一定能出来好的成果。团队研讨的引导至关重要(参见第6章)。

[1]  邱昭良  .  复盘  +: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M].  3  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