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34.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好恶之情”,虚怀若谷、沉默寡言的人,才是杰出的领导者

34.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好恶之情”,虚怀若谷、沉默寡言的人,才是杰出的领导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2)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用第五》)

天地并没有私心,它对世间万物都一视同仁。只是看着万物,不会赋予多余的关注,不说多余的话。领导者应以天地这样的无心为模板,虚心坦荡地对待他的部下。

老子说:“天地是大公无私的,对万物一视同仁,把万物当作草扎的狗,没有喜爱,也没有憎恨;圣人也是大公无私的,对百姓一视同仁,没有喜爱,也没有憎恨。天地的中间,正像冶铁用的风箱一样。内部是虚空的,但不是死竭的,当它被鼓动时,风就不断地产生。由此来看人生,当我们言论越多,政令越繁时,也就越会走入穷途,还不如抱守清虚,无为不言来得好。”

人心保持空荡荡的状态,才能发挥他们的实力

你是否潜意识中认为天地间满怀着仁爱?但是老子却说“天地并没有对万物怀着特别的仁爱”。万物对于天地而言,就像是祭祀用的草编小狗。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以日本文化来说,这里说的草编小狗,就像是日本新年期间的装饰物。新年的装饰物就只有在新年期间受到重视,一旦年后开工,就没有用处,大家都会毫不留恋地丢掉。

换句话说,天地对于万物的功用就只是默默观看。

乍看之下似乎很无情,但这正是天地伟大之处。因为产生仁爱的瞬间,就会产生偏心。

假设你受到天地特别关照爱护,而我却被天地厌恶嫌弃,我应该会感到绝望而活不下去吧?因此,不要怀有多余的感情比较好。

这一点和领导者的心态是相同的。

老子是这么说的。

“对部下怀有好恶而偏心,或是制造派系是不行的。部下的好恶或派系,对工作而言很重要吗?这些都是多余的,部下能够各尽其职才是最重要的。领导者应当虚怀若谷地对待部下。”

这么一来,内心自然不会有任何疙瘩。

“你只要全力以赴做好交办的工作就够了,只有你才能够肯定你自己!”能够像这样相信部下自主性的领导者非常了不起。

像这样的领导者,老子以“风箱”来比喻他们的内心。风箱里面中空,拉动把手不就能压出风吗?要是风箱里塞满了东西,风箱就没用了。

相同的道理,当人心能够保持空荡荡的状态,才能让部下发挥他们的实力。

这段文章后面还有一句话: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当我们言论越多,政令越繁,也就越会走入穷途,还不如抱守清虚,无为不言来得好。)

这种情况近年来相当常见。每当看到政治圈或企业界的大人物因为失言风波引起社会哗然,一想到这句话我就忍不住拍手叫绝:“说得一点也没错!”

当多数的领导者开始滔滔不绝,通常就代表内心有鬼。为了掩饰所以才说多余的话,甚至连不该说的话也在无意中脱口而出,可以说是典型的无能领导者。

虚怀若谷、沉默寡言的人,才是杰出的领导者。

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让组织永续成长

关于领导者的条件,老子在《淳风第十七》中也提道: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上等的国君每天悠悠闲闲,不发号施令,人民却能各顺其性、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处。等到大功完成、大事办好了,人民却不晓得这是国君的功劳,反而说:“这是我们自然如此的啊!”)

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表现自己是领导者。领导者应该彻底像舞台上的“黑子(3)”般,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能激发部下的动力,让员工的向心力自然归属于你即可。

领导者最醒目的组织是不行的,《淳风第十七》一开头,说的是:

太上,不知有之。

(最上等的国君,用无为的方式处事,推行不言的教化,使人民都能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仅仅知道有一个国君罢了,并没有察觉到他做了些什么。)

最上乘的国君治理天下,使人们不觉得有他的存在。以公司来比喻,从员工角度来看,“我们公司的社长确实很有名,但是具体他究竟在做什么,我完全不知道”。这样的社长才是最优秀的。

这是为什么呢?只要想一想那些特别显眼的领导者,就能明白。

要是领导者整天自夸自赞:“你们看,我完成了这么了不起的工作哟!”公司将产生一种所有功劳都归于领导者的气氛。这么一来,在他底下工作的人会怎么想呢?

“我们的主管好厉害!相较之下,我们好像能力很差。”

“我们让领导者吃尽苦头,真是太对不起他了……”

当这样的心情产生时,是不是多少会感到沮丧呢?一旦产生这样的无力感,部属将失去动力,无法产生良好的工作成效。

因此,领导者不要让部下得知你究竟做些什么比较好,只要你所带领的每一个人都能认为“我要努力工作,为组织贡献一份力量”,你无须刻意去彰显自己,公司绩效也能蒸蒸日上。

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组织永续成长。彰显自己并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每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总是有人这么反驳:“就算我明白这个道理,这样难道不会造成在下位的人自大吗?”在下位的人自大也没关系,部下若是相信自己的实力,拥有自信就能持续完成工作。这“正中领导者下怀”。

杰出的领导者,总在员工看不到之处拼命工作

老子还对领导者加以分级。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次一等的国君,用德教感化人民,用仁义治理人民,所以人人都畏惧他。最末一等的国君,用权术愚弄人民,用诡计欺骗人民,所以人民都反抗他。这种国君本身就不够诚信,人民当然不相信他。)

能够让部下亲近、交口赞誉的领导者,或许会令人觉得很了不起,其实未必。部下总会忍不住拿自己与他相比而觉得沮丧,心想“我实在比不上他”,或是因此产生压力,觉得“没做到像他那样实在不行”,这么一来,部下将难以自由地放手去做好他们的工作。

过于严格的领导者将使部下退缩,而轻视部下的领导者,将使组织成员变得懒散。

因此,对于刚成为领导者的人,我总是会提出以下的建议——

“在员工看不到之处,拼命工作吧!努力协助员工做出成效,在他们背后助他们一臂之力,默不作声地把绩效做到最好……总之就是彻底扮演‘黑子’的角色。”

“如果绩效提升了,只要好好地赞美员工即可。员工若是开心,自然就会更乐意为公司效劳。”

更进一步地说,刚成为领导者的最初三年非常重要。

在这段时间,只要股东及社会一般大众留下“那家公司真厉害”的印象,就会对领导者产生信赖感,只要能做到这样,未来的工作就容易推展。

美国职棒大联盟中,“神之子”田中将大投手第一年就大显身手。虽然他因为受伤缺赛多场令人惋惜,但他仍然保持谦逊的态度,表示:“能够有这么良好的成绩,必须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从教练到全部队友,都对他绝对信赖。

他可以说是领导者的最佳学习模板。相较于“一开始不行,然后渐入佳境”的做法,“一开始就完成良好的绩效,让身边的人无可挑剔”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