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习天性 > 脑科学领域中“缓解紧张”的方法

脑科学领域中“缓解紧张”的方法




这种“模拟考试练习”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有道理的。

我们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多达千百亿个。这些神经细胞之间拥有着被称为“突触”的神经回路。我们获取的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突触在大脑中进行传递的。

而这些突触都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被反复使用的突触会变大,从而提高大脑信息再现的能力”。多次重复学习能够使特定的神经突触得到强化,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因为信息再现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是神经突触的特性。

拿棒球来举例子。一开始连接球都做不好的小孩子们经过不断地重复训练,渐渐养成习惯,能够在球飞来时条件反射般地接住。这就是主管接球的神经突触在训练中越来越发达,再现能力得到了提高的证明(另外,小脑主要是负责运动机能方面)。

备考复习也是如此。通过尽可能逼真地模拟真实考试的场景,来强化这方面的神经突触。这样一来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



使学习热情得以持续的大脑构造


虽然我们的脑子里很清楚该去学习了,但是有的时候会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学习。不管是谁,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最好能够时刻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最佳状态,但实际上这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你学会从脑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大脑的构造,就有可能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受我们大脑中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神经介质所影响。人在分泌多巴胺的时候,会感觉到喜悦和快乐,从而达到充满干劲的最佳状态。

也就是说,保持分泌多巴胺的状态是维持学习热情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使自己持续分泌多巴胺,便可以更长时间地处于学习热情高涨的状态。



保持学习热情高涨的秘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维持多巴胺分泌带来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呢?

重点在于“不断获得小的成就感”。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不断地获得小的成就感,大脑内就会持续分泌多巴胺。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定下“今天的目标是复习30分钟的资格证考试内容”这样的目标,并且设定30分钟后响铃的闹钟,然后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学习,完成了这个小目标之后小小地奖励自己一下,可以是吃一口最喜欢吃的点心,也可以是休息5分钟,等等。

像这样对完成了小目标的自己进行奖励,就能够让大脑产生成就感。有了这种成就感,大脑便很容易分泌多巴胺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通过达成小目标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方式。

我有一位客户叫T君,他在正式考试之前会为自己设定这样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模拟测验3次,复习题测验3次。当他达成了这个目标之后,就会在家里给自己开一个小型的庆祝会。这样一来,他便能够长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相反,如果对自己过于严格,不善于认可自己的努力、奖励自己的人,便很难获得这种小的成就感。

像这样的人往往会有越来越提不起学习欲望的倾向。如果这种状态进一步恶化的话,他们就会因此而责备自己,导致工作和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严于律己是非常优秀的品质。

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干劲,适当的休息也是必要的。我们应当顺应这种天性,好好关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