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习天性 > 为什么会有不擅长的科目

为什么会有不擅长的科目




当我们在进行应试学习或备考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擅长的科目和不擅长的科目这两种极端呢?如果每一门科目都能够学得很好的话岂不乐哉,可要做到这样是非常难的。

那么,当我们出现偏科的问题时,应当如何应对呢?

首先,在告诉你克服弱势科目的方法之前,我想先谈一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偏科的问题。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弱势科目是在“他人的批评和评价等反馈”中产生的。

从我们的孩提时代开始,每一刻都在接受着他人的评价,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学校考试。

在考试中,老师给学生的试卷评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考试分数本身也正是其他人对我们的一种评价。擅长语文的孩子必定能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但是即便是最擅长语文的学生,要是数学不好,也可能在数学考试中得到零分。

那么,数学考了零分的孩子会陷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

如果有老师辅导也许另当别论,但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意识到自己不擅长数学吧。

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擅长数学,就会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为人就是一种习惯性回避自己不擅长领域和讨厌事物的生物。

如果人产生了弱点意识,回避学习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可能会得到更低的分数,从而对于自己有弱点的意识便会进一步固化。

我并不是在这里否定任何考试本身的正确性。定期进行考试有助于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促进今后的学习而言非常必要。

但是,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如果意识到了学生偏科的情况,他们会怎样做呢?

对于那些各个科目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对其低分科目给予更多的重视应该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这种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采取具体应对策略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今后教育所追求的方向。



战胜弱势科目的攻略


克服偏科问题的重点就在于“返回到能够理解的地方,重新开始”。

不管是多么不擅长的科目,始终都有一个单元或知识点是最初令你产生畏惧心理的“地方”。

比如,当你想备考托业考试的时候,假设语法题和长篇阅读题你都会做,但却不擅长听力题。在这种情况下,在听力这一题型的大体系下,我们要去确定自己到底是在哪个地方摔了跤。

如果是基础的词汇量不过关,那么就有必要去提升词汇量。如果是跟不上英语母语者的语速,那有可能只是单纯的耳朵还不熟悉英文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下,主要策略就不是提高词汇量,而是在上班或上学的路上反复听英语母语者的音频,首先让你的耳朵适应这门语言。

判断出让自己产生弱科意识的地方,然后,针对那个问题去解决,就能够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弱势科目的成绩了。

越是让你感到困难的科目,越是要不忘初心,最好能够重新将学习内容复习一遍。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让你感到头疼的单元或知识点,那么就试着“站”到那里去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