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学习天性 > 创造明确的“未来记忆”

创造明确的“未来记忆”




在上一节中,我列举了学习有要领的人和学习不得要领的人之间的两种不同的特征。那么,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如果先从结论说起,二者的差异就在于“是否能够创造明确的未来记忆”这一点。

所谓未来记忆,指的就是关于未来的计划、日程安排、预想、展望以及与未来相关的其他记忆。

也就是说,掌握了学习要领的人,能对与自己所希望达成的成果相关的未来记忆实现形象化。所以,他们的学习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首先明确了通过考试所需的必要条件,然后,以此前提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另外,人往往还具有一种特性,那就是一旦创造了明确的未来记忆,为了实现它所做的那些行动也会得到一定的促进。

由于明确了未来记忆,所以学习动力也会得到相应的促进,效果也会相应提高。



学习的障碍只有三个


在此,我还想介绍一下与学习障碍相关的内容。

“专业用语过多”“内容过难”“虽然会基础公式,但不会解答应用题”“不知道具体应该学习什么、怎么去学,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类似的障碍。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这三类障碍被统称为“学习障碍”,它们分别是:

◎学习障碍之一:无法理解语意

◎学习障碍之二:瓶颈阶段

◎学习障碍之三:没有榜样

接下来,我按照顺序分别解说。



无法理解语意——学习障碍之一


三大学习障碍中,第一个是无法理解语意,看不懂学习内容。

当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突然一下接触到大量的专业词汇,一时会很难理解透彻。你是否也曾有过这种困扰呢?

这种状况其实就是因为“看不懂学习内容”而碰壁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碰到了这种学习障碍,我们就会陷入停止思考的状态中。

理解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如果看不懂词汇,那么就不能理解问题真正的意思。譬如,以一道数学题为例,如果不能理解题目中出现的专业术语,那么便无法解答这道问题。

用脑科学的方式来说,这与我们的记忆构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至今一切的所见、所闻、所学,都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

我的老师石川教授是脑科学领域的咨询专家,他将这种数据库称为“参考数据库”。暂且不论这些数据是自主获取的还是无意识获取的,我们通常都是以这个数据库为参考来对事物进行判断、理解的。

就好像你现在正在理解这本书所写的内容一样。因为你一直以来的所见所闻组成了参考数据库,并不断积累,所以你才能够理解这本书中所写的内容。

但是,在面对资格证书考试或升学考试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忽略我们这个参考数据库中存在的不足。

因此,如果陷入了“不懂语意”这一学习障碍,应对之法也十分简单——提高理解能力,补充数据库储备。在相应的知识领域内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那么我们能够自行解决问题范围也会相应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