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做与不做的“三问哲学”

做与不做的“三问哲学”




2004年8月,微软总公司组建MSN中国研发中心,并把基地建在上海。几乎同时,微软在北京也组建了MSN中国市场中心。腾讯历史上最重量级的对手出现了。尽管在这之前,腾讯已经做了不少准备,但是微软在MSN上的大胆出击还是让腾讯应对得十分吃力。

而那时,对于被外部包围着的腾讯,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认为“随着MSN和雅虎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在商务阶层,两者的实力毫不亚于腾讯,双方互联互通之后,将进一步扩大实力,甚至有可能令QQ迅速在商务阶层沦落为弱小IM(即时通信)”。而MSN中国的公关部更是对记者说:“请你们转告马化腾先生,罗川总裁(时任微软MSN中国区总经理)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他洽谈互联互通的事宜。”[3]

在此逆境中,马化腾坚决回绝了MSN发出的邀约,在关键时刻保持了异常的理性。不得不承认,腾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位腼腆的领导者果断的战略决策,对大方向上该做和不该做的事从来都拎得很清楚。

那么他对事为什么能够拎得这么清呢?这一切与他提出的“三问哲学”有莫大的关系: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项目中,你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拒绝MSN的邀约就是因为“三问”。

第一问,这个新的领域,腾讯是不是擅长?

一直以来,腾讯都有一套自己的即时通信体系,在新的“互联互通”领域接触还不深。

第二问,如果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

以腾讯自身的实力,如果不接受邀约,对腾讯用户来说其安全或需求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反而还可以得到相对的保证。

第三问,如果做了,腾讯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这个新项目与腾讯独立通信有很大的区别,腾讯的竞争优势在“互联互通”面前会慢慢丧失。若腾讯接受了邀约,会出现许多无法把控的情况,可能导致用户利益受损,或无法保证用户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到要在可控的范围内,且不会伤及用户的根本利益,因此马化腾果断拒绝了合作。

马化腾回答:“我们不能拿用户价值冒险,这样不负责任。”这便是他在新的领域就战略抉择上对用户的重视,这也是后来马化腾“七种武器”中的“用户驱动战略”和“专注创业初心战略”,在新的领域开发上要一切以用户为出发点,脚踏实地地为用户服务,沉浸于产品本身,而不是一味追求战略上的“新花样”,使用户利益受到损害。

马化腾在决定何时推出某项新业务时,总是考虑非常多的因素,寻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扩张节奏。因为这种理念,腾讯在很多项目上会贻误更好的战机。但正是这么多年的碰壁,也让腾讯明白了,放弃某个产品,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更好的产品上。这也是腾讯在战略大方向上很少出现偏差的原因。

就像马化腾说的:“过去腾讯做过很多东西,觉得跟我们产品有关的,我们都没有放过,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反而做不好……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把产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我们把越来越多的业务都砍掉、卖掉,让给其他的合作伙伴去做。原来我们在这个领域内其实都试过了,发现真的很难做好,不是说你主观想做好就能做好的。”

马化腾的战略把控原则,也是很多企业家都奉行的原则——战略务实,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有“中国IT业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他的“三不干铁律”被众多企业奉为冲动的“消火神器”:“没有钱赚的事不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或者投得起但赔不起的事不干;有钱赚、有钱投,也能赔,但没有合适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干。”

马云在参加《与卓越同行》栏目时,有人问他,作为中小企业的“武林盟主”,怎样带领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马云的回答反映出了他的务实。他说:“我觉得我们中国有一个误区,老是想走出去,其实把自己家生意做好,挺好。今天我们出去,并不太受欢迎。我们没想明白,我如果去了美国,我可以给美国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为走出去而走出去的企业,不管你多大,无一成功。我们现在对全球化的战略想得很明白,我觉得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公司要走102年,现在才走了13年,还有89年要走,未必一定要在马云身上把全球化做好,时间长着呢。”这也是阿里巴巴的战略方向,该做时才做,不该做时坚决不碰。梦想可以有,但一定要根植于现实。

很多人认为,腾讯在游戏方面就是一个暴发户,和近十年成长起来的其他国内游戏公司一样。这样的想法,没有发现两者本质上的区别。腾讯是国内少有的在游戏开发上战略思路清晰的公司,它只开发客户需要的产品,在务实的游戏开发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无论是在游戏产品“青黄不接”的时代推出《英雄联盟》,还是对整个国内用户环境进行研究,开发轻闲游戏,扩大用户布局,都反映出腾讯的战略前瞻性。这也是在中国游戏市场如此残酷的竞争下,腾讯还能成为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游戏公司的原因。腾讯互娱业务的发展总是务实的,依靠这种务实,腾讯善于抓住市场先机,保持自己的优势。

清人陈澹然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看问题必须眼光长远,也必须全面。事实上,在对MSN的“抗战”中,马化腾确实做出了正确的抉择。2010年10月,微软宣布关闭了MSN  Spaces博客服务,导致全球有3000多万名用户面临“搬迁”,而这期间微软抛弃了上百万中国用户,因为在微软的博客服务商里没有汉语版。

马化腾在选择新领域上的预见性拯救了腾讯用户的利益。设想一下,要是当时腾讯在MSN发出“互联互通”的邀约时没有拒绝,那么在2010年的这次用户“搬迁”中,腾讯用户面对的可能就是一场大动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