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文化支撑战略,因时而变

文化支撑战略,因时而变




这个世界上,“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不变的规律。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要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企业的文化、战略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触屏手机的日渐普及,手机游戏也跟着升了级,从早期的《贪吃蛇》《俄罗斯方块》,到后来的《愤怒的小鸟》《神庙逃亡》,又进化到当下的《王者荣耀》《阴阳师》。手游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开发手游的公司也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在众多公司中冲出重围,是一个问题。腾讯虽然家大业大,但也不可能出一款手游就能吸引到许多玩家。因此,如何做好自己,突出重围?

当公司要开展新业务时,必定有一个计划,不管这个计划是不是万无一失,要保证它顺利实行,不半路“扑街”,就需要战略。腾讯在拓展手游这个领域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精品运营战略。

首先要确定,做的这个项目是打完一枪就跑,还是要做长线。打完一枪就跑,眼前的利益是有,但是不利于口碑的打造,甚至会给公司带来负面评价;做长线的话,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把这个项目做长久,这就需要战略的支撑。

腾讯的精品战略有四大特点:

一、优胜劣汰

腾讯的游戏项目也有优胜劣汰的淘汰制。项目立项相对容易,资金也充足,所以通常会同时开发好几款游戏。2015年第一季度,腾讯就发布了60款手游的年度精品计划,但后来实际上正式发布的只有31款,而那剩下的29款自然是“胎死腹中”了。60款手游的计划到了年底几乎淘汰了一半,这样的淘汰率不可谓不残酷,但是也能看出,最后存活下来的游戏肯定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的。

要知道一款手游不是一周两周就可以开发出来的,前期的投入很多,但得到的回报不一定成正比,可能还在内测的阶段就获得许多差评,游戏会很容易就因此被边缘化,或者项目被直接撤销。腾讯旗下的团队很多,反响一般甚至是不好的游戏像是一根鸡肋,就算是开发出来,效果也很难评定。与其继续投入资源与资金,还不如及时舍弃,这个时候便是自身战略的调整期。只有好的游戏才能被玩家记住,也只有好的游戏才能活到最后。

二、总结以前的经验

腾讯在游戏领域已经是老手,做游戏的经验丰富,从一开始的小游戏到后来的端游,再到页游,最后是手游。小游戏、端游、页游、手游之间虽然各有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腾讯做手游,可以说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以前的经验,再运用到手游上,比那些没有经验,一开始就做手游的公司多了许多优势,这也是腾讯的众多手游能够这么火爆的原因。

三、提升品质

游戏要有内涵,有有趣的内容,才能吸引人玩下去。试问一个只重视数量、不重视品质的公司如何在手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腾讯在开发游戏的时候,最常做的就是问卷调查;在开始运营游戏后,最喜欢做的也还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可以帮助公司知晓玩家的内心需求,明确游戏接下来的改进方向,使游戏逐渐地完善下去。

每个游戏的每一次版本迭代,都是它品质提升的体现。以《奇迹暖暖》为例,从开服只有三四个玩法,到现在玩法的增加,就是它品质提升的体现。在提升品质上,游戏有游戏的做法,其他项目有其他项目的做法。

四、靠外援争夺市场

腾讯的手游主要分为自主研发和代理其他公司开发的游戏两类。现在是一个拼IP的年代,许多大IP都掌握在别的公司手上,像《仙剑奇侠传》《火影忍者》《剑侠情缘》《拳皇》等,这些都是其他公司的知名IP,但腾讯能争取到代理这些公司的游戏,甚至是拿到授权自己开发,不得不让人称赞。

一个人再强,终归双拳难敌四手。因此,和其他公司合作,大家一起来划分手游市场这块大蛋糕,再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渠道进行推广,达成双赢才是王道。腾讯有自己的优势,并能在这个优势上不断地完善自己。

公司的文化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时时贯彻,牢记于心。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之下,腾讯才能如此茁壮成长。道理都是相通的,如何用企业文化指导战略,也是要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但只要有心,就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