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像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在世界上,每个人的追求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追求权势,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追求真理……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觉得好的东西,其他人不一定觉得好。

人生就像是无数道选择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人所面临的选择都不一样,你无法评判别人的选择,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一件事的正反两面是因人而异的。

用于工作,我们把这种不同的选择称为“职业发展双通道”。职业发展双通道分为管理发展通道和专业发展通道。一开始大家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走到了一定程度后会有分别。并不是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对公司没有任何贡献,只能说或许他们没有心思“往上爬”,只是想专心地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展。

一个专业能力非常厉害的员工或许并不适合管理,一个能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领导者,或许他的专业水平并不那么突出,但是他的管理能力、驭下技巧却是高于常人的。

有的科学家不在乎自己的名誉、不在乎能爬到多高,他想要的就是做出成果。并不能说将名誉看得重于成果的科学家不够有学识,也不能说所有认为成果更重要的科学家都不在乎名誉。这两者是并存的,只是每个人选择的侧重点不同,而且两者之间并不是不能互相转化。

腾讯一共把专业通道分为6大级,每个大级里又分3小级,也就是分成1.1、1.2、1.3、2.1、2.2、2.3、3.1……以此类推。一般说来,升大级别的难度比较大,小级别相对容易。这6大级分别叫作初做者、有经验者、高级(骨干)、专家、资深专家、权威。3小级分别叫作基础、普通、职业(但内部很少这么称呼,一般用数字代替)。不过在实际执行中,第5级和第6级因为长期空缺,暂时没有子划分。

因为腾讯内部的员工各自负责的专业领域不同,如工程师、设计师、程序员等,不可能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管理和晋升,所以就有专业通道细分的要求。腾讯目前大概有80个专业通道类别,概括起来主要是4大类:

T通道:技术通道,包括研发、视觉设计、交互、运维等子通道;

P通道:产品/项目通道,包括策划、运营、项目管理等子通道;

M通道:市场通道,包括市场、战略、网站编辑、商务拓展等子通道;

S通道:专业通道(职能通道),这是最复杂的一个通道,包括公司的行政、秘书、采购、法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公关等各个子通道。

管理通道分为3层:基层、中层、高层。公司内简称为基干、中干和老板/总办等等。这里暂且不提。

在不少同行公司内,专业通道和管理通道是可以互换的。换句话讲,为一些专业能力很强,但不愿意走管理路线的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腾讯,自然也有两个通道,你总不能因为人家只想做一个安静的专业钻研者而不想当管理层,就一脚把他踢出公司。

在腾讯,两个通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基层管理者本身都保留着高级专业通道,也要通过专业度提升、积累项目经验、授课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等级。中层管理者一般会保持自己4级专家职级或者3.3的专业职级,只不过到中层以后,专业通道的作用会逐步淡化。

其中,4级对等中干,而T通道中4级较多,这也是一个解决“技术宅”们上升空间的重要举措。只是到了后期,个人专研的优势会越发凸显出来,相对地,原本可以融合在一起的道路又分叉开来。

明确的职称定义能够让公司内部的成员更好地发展。就好像古代朝廷一样,每一个品阶都有对应的官员名称,而整个大类分为了文官和武官。我们可以把选择管理发展的看作是文官,把选择专业发展的看作是武官。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左右摇摆,才能在自己选择的方面有所建树,虽然中间有可能互相转化,但能做到顶尖的只有一方面。

文武双全的人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多数都只存在于文学作品或传说之中。诸葛亮的计谋那么厉害,也没见他亲自上阵带兵打仗。把某个专业做到顶尖的程度很难得,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员工没有想当管理者的“上进心”就轻视他们,可能在某一天,他们会像一颗启明星一样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