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管理法 > 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

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




在“2017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腾讯以世界第八、全国第一的身份占据榜中。腾讯从1998年11月成立,到如今已有19个年头,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愈加壮大。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任何企业的任何产品都有随时被颠覆的可能,腾讯到底是怎么做到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日益强大的呢?

如今大多数人都知道微信,也都在用微信,那有多少人知道米聊呢?其实米聊早于微信一个月发布,当时米聊发布时的主打功能是语音对讲和免费发送图片消息,晚于米聊一个月发布的微信的功能跟米聊几乎如出一辙。可是如今的米聊在微信的冲击下仅仅只能存活在MIUI之中,为什么晚于米聊发布的微信能够迅速地抢占手机通信软件市场呢?

2010年11月19日,腾讯正式启动了微信项目,微信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即时通信软件,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当时腾讯已经有QQ了,而且已经有手机QQ了,但QQ是基于电脑和手机两个平台的,只有微信是完全基于手机来开发的。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的iOS版上线。仅仅在2011年一年中,微信就发布了45个不同终端的版本,平均每1.15周发布一个,而微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几大重要版本以及功能添加,都是在这一年诞生的。微信的定义从“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最时尚的手机语音对讲软件”,变成了“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随后陆续推出的“摇一摇”“微信支付”和“微信红包”等功能更是让微信再一次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也让微信占据了手机通信软件的绝大部分市场。我们再来看看当年马化腾说的一段话:



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但是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是从不完美开始的。也许每一次产品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感觉了。同时,千万不要以为,先进入市场就可以高枕无忧。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你的对手会很快醒过来,很快赶上来。他们甚至会比你做得更好,你的安全边界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突破。



这是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举办一周年时,马化腾说的一段话。从这段话,足以看出马化腾尽管处于行业的顶端仍然保持着敏锐的危机意识,也正因此,腾讯在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都未曾跌落神坛。

2017年4月1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正式发布《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2016)》。报告发现,2016年,微信拉动全社会消费4475亿元,同比增长37.6%;带动社会就业规模达1881万人,同比增长7.7%,其中直接就业466万人,间接就业1415万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人,同比增长28%;公众平台汇聚超1000万个公众账号、20万个第三方开发者;企业微信用户数量达到了3100万个。

如今的微信已经足够强大到站立在手机通信软件行业的顶端。对于微信,马化腾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从这个产品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像QQ已经有每个月超过6亿多的活跃用户,但是在这个领域里依然有创新或被颠覆的可能性。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是在另外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说这个怎么改,那个怎么改,在产品里调整。所以也再一次说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看似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趋势的话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可能灰飞烟灭,一旦过了这个坎就势不可当了。这是一个感受。”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微信是另外一家公司开发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占据手机通信软件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腾讯的QQ将遭受到多大的打击,任何一家同类型的企业都不可能承受得住。腾讯在推出微信之后,如果没有不断加大力度地对微信进行优化开发,如今我们用的手机通信软件就可能是米聊、来往或者易信了。

微信的竞争对手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整个市场,都想在手机通信行业分一杯羹。如果马化腾没有时时刻刻关注整个市场的动向,没有足够敏锐的危机意识,没能把握住趋势,只要稍一松懈,腾讯就可能被其他的竞争对手超越,甚至被其他的企业所取代,腾讯帝国的衰落也就不是臆想了。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一个企业看似牢不可破、风光无限,其实都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只要稍一懈怠,没能跟上市场的发展趋势,没能把握住市场的走向,只需短短的“5秒”就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取代,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积累的所有成就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