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公关法 > 第一节 每句话都是错

第一节 每句话都是错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一周之中,好消息是艰难的一周过去了一半,坏消息是艰难的一周还有一半。傍晚,QQ消息突然弹出新闻框,以为又是什么新闻,正要朝着小叉叉猛点下去,却看到了标题“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嗯?!QQ放了杀招!

事情还要向前追溯。

2006年12月,针对越来越猖獗的盗取QQ号的木马病毒,腾讯公司推出了QQ医生1.0版,专门查杀盗号木马,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专职防范盗号病毒。

而到了2008年下半年,360公司创始人周鸿袆宣布,将运行了2年的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这让杀毒公司哀鸿遍野。

此时的360和QQ,似乎在互联网世界中各安一隅,周鸿袆和马化腾依然是之前西湖论剑的江湖兄弟。令人未能想到的是,他们在不久之后就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比拼。

2009年11月,QQ医生升级到3.1版,仅10天之后,QQ医生再次升级到3.2版。相比之前简单换个肤这样的小手术,3.2版可谓是动了大刀,其界面及功能和360安全卫士极其相似,并附赠了半年的诺顿杀毒免费特权。

2010年5月,QQ医生4.0版发布,并正式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并,增加了云查杀、清理插件等功能。至此,QQ电脑管家除了名字和360安全卫士不一样外,功能上已完全覆盖。

相似程度如此之高,也难怪新浪网总编陈彤说:“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同年9月,QQ电脑管家再次升级,又增加了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等功能,在理论上实现了对360安全卫士的完全替代。此举着实令周鸿袆感到杀气逼人。

记者许磊毫不客气地声讨:“只要是一个领域前景看好,腾讯就肯定会伺机充当掠食者。它总是默默地布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背后;它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搅局,让同业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块蛋糕,有时它甚至会成为终结者,霸占整个市场。”这描述再精准不过了。此时,腾讯引起的公愤已然在整个互联网圈发酵,QQ所过之地,寸草不生。

在此之前,周鸿袆还有闲情逸致在微博上和金山互掐,腾讯于9月22日对QQ电脑管家的再次升级无疑让他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周鸿袆必须想出破解招数,以缓战事,给自己留出喘息之地,而且这招必须是致命的。他爆出了QQ安全问题的隐患。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随后,周鸿袆发表日志称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在那个个人隐私意识刚刚觉醒的年代,周鸿袆的这篇日志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网友怒斥:“QQ偷窥我的隐私,还有什么行为是我不知道的?把我的隐私拿去干吗了?我岂不是在网上裸泳?你可以轻易知晓我的证件号码、银行密码、照片、保密文件、联系方式……而且还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去了哪里?”再联系到各种广告骚扰、诈骗威胁,一时间网民惶恐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这个国庆假日注定是不平静的,舆论持续发酵。这时候,本该在第一时间发声的腾讯,竟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假期结束后的几天,腾讯才在10月11日通过QQ弹窗发表了一份题为“关于腾讯QQ被诬蔑‘窥视用户隐私’的严正声明”的声明,文中指出:“近期某公司推出‘隐私保护器’,诬蔑QQ窥视用户隐私。在此我们严正声明:QQ一向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

此外,腾讯对“QQ安全检查模块”做出了专业详细的说明:“QQ安全检查模块是一个查杀存在于整个电脑中盗号木马的安全软件,在QQ登录后会对易被木马入侵的内存、开机启动项、常用软件启动项、桌面快捷方式等位置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判断文件是否为可执行文件(例如*.exe/*.sys等程序文件),如果不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不会对其进行任何操作;如果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将进一步进行木马检查。可执行文件是木马病毒伪装或寄生的地方,检查可执行文件是业界所有杀毒软件的通用技术,绝不涉及用户隐私。”同时,该声明也指出了“隐私保护器”对QQ用户的三个主要误导。

这份声明中规中矩,内容极为专业,对于非程序员来说,看的人大都一目十行迅速跳过,和周鸿袆生动煽情的文字几乎没有可比性。试问,谁关心可执行文件是什么?谁想知道病毒到底在哪里?

对于处于愤怒和惊慌中的人来说,理性地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刺激他们,引发不可控的结果。比如,现实中的火灾、踩踏等事故,都会因为惊慌造成更大面积的伤害。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控制住人群的情绪,悲剧将更加严重。

公关事件的处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缓解人们的负面情绪,后面的事情就会恶化,变得棘手,甚至失控。腾讯的第一封解释信,尽管冷静、专业,但是无法浇灭人们已经燃起的愤怒之火。从这第一封信开始,腾讯就走上了“一步错,步步错”的道路。这样的结果就是,它说的每句话,在用户看来,都是错的,无法理解,更无法认同。这一次,腾讯见识到了用户的任性。

10月27日,腾讯在网上发表《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该声明联合了金山、百度、傲游、可牛几大公司,将360的做法定性为不正当竞争,剑指360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安全的幌子推销自家软件。此时,被360抢过地盘的几家公司终于报了一箭之仇,他们联手请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和彻底调查。

2天之后,马化腾39岁生日。周鸿袆推出360扣扣保镖,送了小马哥一份独特的生日大礼。周鸿袆将自己塑造成草根形象,向一切灰色利益和潜规则宣战,让广大网民看得热血沸腾。草根向权贵提出挑战,任何时候都极富英雄色彩。然而,在大众面前,马化腾的形象十分模糊。

360扣扣保镖称能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其主要功能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这对用户来说,无疑是贴心的小棉袄。

长久以来,无处不在的广告让人烦不胜烦,无孔不入的盗号木马让人防不胜防,还有无处安放的隐私,网民的担忧与不爽都被周鸿袆的360扣扣保镖一网打尽,一个插件解决所有烦心问题,别提让人多省心了。世界上最美的事就在于,瞌睡了正好有人递过来一个舒适的枕头,还是天鹅绒的。

然而,世界上的事真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吗?那些包治百病的神药真的存在吗?

腾讯将360扣扣保镖定义为非法外挂,第二天就向深圳市公安局和工信部同时报案及投诉。然而,这是什么案子?该如何定性?执法部门也一头雾水,“保镖”怎么就成了罪犯呢?这个让小马哥最为头疼的外挂,在上线72小时内就创造了2000万的下载量。
无奈之下,11月3日,所有的QQ用户又收到了一条弹窗消息——《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在信中,腾讯称“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尽管有所铺垫,但这个决定还是让用户们倒吸了一口冷气。腾讯表示,决定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可以说,这个轰炸式的决定,一下子把用户的脑袋打蒙了。在文章的后面部分,腾讯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三个观点:1.此举是为了保障用户QQ账户安全;2.对360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说“不”;3.抵制360使用外挂的违法行为。相信许多用户在看了决定的内容之后,就不会再读后面的长篇解释了。

腾讯非常绅士地让用户做出选择:要QQ,就没有360;要360,就没有QQ。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硬碰硬态度,不会让人讨到好果子吃。用户心里想的是:你们俩打架,为什么要我做决定?为什么要我原谅?我为什么要和你同行?你没看到我受伤了吗?用户完美地曲解了腾讯的意思,然而这并不是用户的错。

这篇腾讯式风格的公告,简明扼要,直奔主题,没有丝毫的情感渲染。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它向人们传递的是这样的感情——你们应该无条件相信我。与此同时,腾讯说干就干,推出了不兼容页面,所有QQ用户都要做一道选择题,保留QQ还是360?

这是一件让用户头疼的事情,甚至令人感觉受到了要挟,许多人直接关机,谁也不用。对于腾讯提供的办法,用户并不如预期那般配合,他们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谁死谁活上,而是乐此不疲地开始了造句游戏。网民们此次造句的句式是:“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时之间,网民们的调侃声变成嘲笑声。

谁能想到,昔日你以为和你团结一心的用户,此时不顾你的安危,还在你的伤口上撒盐?如果腾讯有情感的话,用户们的反应一定深深刺痛了它。

然而,商战没有喘气的机会。在腾讯发布声明后,360随即弹窗跟进。在声明中,360反指腾讯:“坚持强行扫描用户硬盘,绑架和劫持用户,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就这么一句话,没有长篇的专业解读,反而立即引起了用户的共鸣。同时,360也表示已向监管部门汇报,称腾讯的决定将“严重威胁网民安全”,以此增强了自己的可信度。而360做得最正确的,是它没有让用户做选择题,而是温柔地告诉大家:“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相应措施将尽快推出,请大家稍候。”

许多人在看到这样的话语时,心里会产生一种解恨的感觉,自然站到了360一边。腾讯懂专业,但360懂人心。之后,周鸿袆再次发表微博:“对于腾讯这样丧心病狂的行为,360有预案。我们推出了WEB  QQ客户端。”这条路迅速被腾讯堵死,web.qq直接跳转到公告页面,QQ空间宣布不支持360浏览器访问。

第二天早上9:30,腾讯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甩出了第二封公开信。在这篇名为“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致QQ用户的第二封信”的文章中,腾讯表达了自己的委屈、伤心和决绝。其中,腾讯写道:“我们宁肯背负可能的骂名,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来表达的原因,是因为任何的劝说、舆论、正义的声音都无法遏制360没有道德底线的破坏和窃取,是因为我们已经退无可退、让无可让,我们的身后,是悬崖万丈!……很多愤怒的网友指责我们‘霸道’,很多信任的网友说我们‘太笨’。可是,亲爱的用户,我们今天面对您,道一道我们心底的苦衷。我们只是在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去发起一次呼救。……尽管有用户一时对我们强烈质疑,但我们坚信邪不压正,时间最终会让用户明白真相,正义的信念必定让我们最终获得用户的支持和认可!”

这些语言的力度虽不见得多么强,但终于能够让人感受到腾讯的一丝感情了。

在这篇文章中,腾讯还试图将关注点转移到360对行业的一些负面影响上。其原文写道:“实际上,当360安全卫士的第一位创始人在2008年离职之后,360就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利用这种远程遥控的方式,破坏一切竞争对手的任何软件!它们的名字包括金山、瑞星、可牛、遨游、百度、阿里巴巴、卡巴斯基以及腾讯QQ。在过去几年内,这些公司都把360告上了法庭。”言之戚戚,情之切切,道尽了互联网世界里的商业秘密和无奈之感。

与声明发布同时,腾讯举行了关于此事的新闻发布会。时隔1个多月,腾讯终于从网上走了下来,揭开面纱,与舆论面对面对话。在发布会现场,作为发言人的腾讯公关部总监刘畅真情流露,泪洒现场。她一边流泪,一边心酸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决定。”她所指的决定,是要求360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停止虚假宣传,停止诋毁腾讯公司及其产品、服务的行为,连续3个月公开道歉并连带赔偿腾讯400万元。

那一天的新闻报道,几乎都在诉说美女公关哭泣的事情,描绘她无语凝噎的场面。欲语泪先流的凄楚,让人顿时心生悲悯。刘畅一哭,哭出了腾讯的痛苦和压力。

如果不是此次3Q大战,我们似乎都不知道腾讯还有一位如此巾帼英雄,两军对垒,柔弱身躯挡住炮火连天。“人在无奈的悲痛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坚定的、破釜沉舟的。”梨花带雨又铿锵有力的哭诉让口伐笔诛的众记者无所适从,这也许是整个大战中腾讯唯一的亮点。然而,也只是昙花一现的亮点。

真情眼泪,不失为一种以柔克刚的武器。就在腾讯开完发布会之后,360也以公开信的形式做出应答,而这一次,360的回应显得有些疲于应战了。没有新的言辞,只是对腾讯的质疑和指责逐一否认。

在信中,360强调了360扣扣保镖产品的正当性和安全性,但在末尾处讲到:我们也在反思,我们推出一款产品,本着从用户出发的精神,希望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但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反而对用户造成了困扰,那我们必须为此承担责任。因此,我们决定召回360扣扣保镖。此举同样也是着眼于用户的利益,希望为用户创造一个安静的、健康的互联网环境,不用再做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

此时,360扣扣保镖产品是否安全,到底是腾讯对还是360对,已经不再重要了。360找了一个适当的台阶,退出了这场纷争。

11月14日,腾讯宣布正式向法院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360即刻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做出赔偿。然而,这又给360创造了一次拉拢大众的机会。能够清楚把控大众情绪走向的360,非常会利用情绪的力量,他们随即指出腾讯打击报复,转移视线,混淆视听。这样的回应,最能博取公众的同情和信任。

11月20日,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出场了,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清理战场。腾讯和360双方纷纷发表致歉信,世界又笼罩在了一片霞光万丈的祥和之中。

至此,3Q大战尘埃落定。然而,一切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