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公关法 > 第二节 误用公关

第二节 误用公关




腾讯与360的3Q大战,无疑是PC端的最后一场互联网大战,这场长达半年的对抗,双方你来我往,杀伐决断,战得酣畅淋漓。360的周鸿袆显然是舆情高手,不管是决定采取道德还是技术的捆绑,都将舆论导向牢牢控制在手中。腾讯只能亦步亦趋地紧跟应对,不仅完全没有漂亮的回手,而且昏招百出。

360扣扣保镖的推出完全是红鲱鱼的一个绝佳案例,能够有效扰乱外界的判断力。红鲱鱼本是农民保护庄稼的一个小窍门:农民怕野狗抓小动物糟蹋庄稼,于是就在庄稼地里放置烟熏或者腐烂的红鲱鱼,达到扰乱野狗嗅觉的效果,让野狗无法进入庄稼地捕猎。公关高手经常会出其不意地使用此方法,当你试图通过转移话题来回避自己的弱点时,你已经掉入了陷阱。

这是腾讯打得最为艰苦的一战,被影响的2000万用户,假使每个用户平均有40个好友,这就意味着360公司通过2000万用户影响到了8亿人,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再晚几天,QQ或许就成了战场上的尸体、传奇中的传说。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有云,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秦国爽约,决定不联合晋国攻打郑国,晋臣子犯向晋文公请战,晋文公回答子犯:“……用混乱的局面代替现在联盟的情况,不符合军事对抗的原则(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腾讯显然不能放下心量“不武”360,互联网上的交锋鸣金收兵了,互联网下却还热闹一片。此后3年,腾讯和360双方多次对簿公堂。3年后,腾讯赢来了一纸胜诉,可360早在大战隔年的春天就远渡重洋,赴美上市了。360虽败犹荣,QQ却赢得悲壮。

自愿放弃对抗并请求用户卸载360扣扣保镖的周鸿袆,更是赢得了英雄般的欢呼。他在11月15日发表《与其苟且地活着,不如奋起抗争》,其中写道:“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环境很恶劣。垄断势力不仅仗势欺人,用自己的市场地位欺负创业公司,甚至不惜牺牲用户的权益,强行胁迫用户卸载其他软件。这种垄断者肆无忌惮的霸道做法一天不改,互联网创新者就一天没活路,中国网民享受更多新、酷的服务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伤害。”

此时的网民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理智上,都一边倒地支持360。他们不会忘记被QQ胁迫时的体验,那种店大欺客的感觉是如此不痛快,甚至有网民发帖调戏QQ。

2010年11月3日,腾讯逼迫用户卸载360,如果360成功倒台,腾讯下一步计划:

卸了搜狗,改用QQ输入法,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旺旺,改用拍拍,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火狐、IE,改用T  T,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跑跑卡丁车,玩QQ飞车,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暴风影音,改用QQ影音,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千千静听、酷狗,改用QQ音乐,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浩方、VS,改用QQ对战平台,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支付宝,改用财付通,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人民币,改用Q币,不然不让你用QQ;

卸了中国人民银行,改用QQ银行,不然不让你用QQ;

……

腾讯帝国指日可待。

网民的愤怒与无助可想而知,腾讯一家独大,称霸武林,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网民只有听之、从之、任之、由之的份,而周鸿袆的剑气横指着实替网民撒出了不少心中郁气,这种敢为天下叫屈、奋起反抗的英雄主义深得人心。

这位侠客型的CEO,总是让你有一种“奔放的人生,得不得意都须尽欢”的恣意。

美团网CEO王兴曾郁闷地问:“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而早在2010年7月,3Q大战前4个月,记者许磊就在《“狗日的”腾讯》一文中写道:“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总是在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跟随,然后细致地模仿,最后决绝地超越。”腾讯终于可以改写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那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名言了,因为其做到了“一直在模仿,总是在超越”。

然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中,弱肉强食随处可见。你不强大,总有强大者会来消灭你。

马化腾说:“只有后发才有力量,而且后发的成本和风险要低很多。”在资本市场上,逐利才是第一法则。可万千网民想到的是舒适、方便和自由,更重要的是知情权。公司之间互掐,爆出那么多猛料,让被蒙在鼓里的网民震惊——原来我们被你们当提线木偶耍呢。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腾讯在产品研发上和用户进行了多么深度的沟通,整体来讲都是不够的,用户想要知道得更多。所有不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的产品都是伪产品,所有不以用户情感为基础的公关都是伪公关。

刘畅委屈的眼泪,让腾讯公关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此事之前,腾讯的公关形同虚设——文稿像公文,没有丝毫感情,更不知往何处用力。一上战场,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只能按对方的节奏行事。

刘畅悲情一哭,让腾讯公关出了名。早在2001年8月,腾讯就遭遇过一次严重的公关危机——出台QQ号码注册收费制度,遭遇了网民和媒体舆论的一致抵制,舆论负面情绪一时之间像潮水般涌向腾讯,而腾讯手足无措。

9年后,腾讯再次遭遇严重的公关危机。但除了增加的眼泪之外,仍然是过于专业的解释和抓不到点的恳求,无法博得公众的好感和支持。腾讯公关仍然缺少感情,让人觉得冰冷。

腾讯上下关起门来做事的风格更像飞机里的黑匣子,外界只知道它的存在,却不知道它每天都在干些什么。突然的某一天,腾讯悄悄地干掉了一个对手,擦掉刀尖上的鲜血,去往下一个征途。

腾讯始终没有向公众说明360的做法怎样伤害了QQ,也无法用简单明了的话让公众明白自己受到的伤害到底有多大,更没有说明360扣扣保镖怎么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影响了8亿QQ用户。毕竟绝大多数用户都不是IT大牛,不懂腾讯的世界,而腾讯处处高冷,不如周鸿袆的言语接地气、体民心,让广大网民感到温暖。

3Q大战后,有腾讯用户评论称,腾讯不该流氓泼皮般地绑架用户,这是极度不尊重用户的行为。一战定乾坤,此役,腾讯寒了用户的心,也失去了用户的信任。

就公关之术而言,长期以来和用户及公众沟通不足是其主要的原因。正因为双方的鸿沟长期存在,腾讯对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预期、可能产生的反馈等方面了解都不够,才会显得处处被动。[3]

这一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不满与怨恨堆积到一定程度,必定如火山般喷发出来。长久以来腾讯对业界的攻城略地让人叹为观止,对公众的任意收费更让人心生反感。这种矛盾迟早要爆发,即使没有360。

这不是一时的对抗,而是互联网竞争白炽化的压力反弹。掠夺只会激发反抗,自以为是只会让反抗来得更激烈。

不懂平衡股东、用户、员工、政府和社会公众关系的公司,只注重产品而不和公众沟通的公司,还想要收获用户的支持,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据《X光下看腾讯》一书记载,腾讯员工王琰说:“一直以来公司对互联网上反对的声音不够重视,负面舆论没有及时消化,有点‘你说什么无所谓,我做好我自己就行’的态度。长时间的积怨爆发,导致了舆论一边倒。大家理解的‘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只停留在产品和业务层面,没有顾及用户的心理和感受,造成了其一边骂一边用的现象。在危机处理上,对技术层面考虑得过多,而对用户心理和舆论考虑不够。”

难怪人们说,腾讯只有用户,没有粉丝。

反观360,从一开始就全程透明。用户知道战况如何,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还知道360是怎么维护用户的,甚至知道360受了什么委屈。360一条动态、一条动态地更新,周鸿袆更是在新浪微博上与用户直接互动,公关文发得简洁清丽,从用户角度出发,舍小我而为大我,情感到位,感染得读者连连称是,所以才会有用户拔剑宣誓:360,你无数次保护了我们的电脑,这一次,换我们来保护你!

马化腾从没与周鸿袆在微博上过过招,甚至整个腾讯高层都没有人站出来,他们指示公关部“什么也不许说,但不能出负面新闻”。腾讯的技术男们不知道也想不出来怎么和用户讲明白他们眼里常识般的技术,最终他们拉同行站台,组成联盟,以为支持他们的同行越多,就越能证明他们是正确的。这让用户更加愤怒了,进一步坐实了腾讯以大欺小、呼风唤雨的行为。

危机发生时,将公关视为救火队员,无疑是对公关的最大误用。一个人能否以善意的态度和平和的心境去接纳别人,决定了他一生是否会有成就以及成就的大小。当你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时,你就会从心底获得一份淡然和宁静。

野蛮生长的腾讯长到12岁,被360打得措手不及,这时才意识到媒体口中“最神秘的公司以及最难采访到的CEO”有可能不是褒义的,而是媒体表达心中不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