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第2章 工作沟通中的5种基本情节

第2章 工作沟通中的5种基本情节




下面这种事情是否曾经发生在你身上呢?你打开在线视频提供商网飞公司(Netflix)的网页,点开《制造杀人犯》。就在开始看最新的一集时,你感到口渴。你对自己说,没关系,可以等到故事告一段落再倒杯水。但在你甚至还没有注意的时候,这一集就已经结束了,而你在这一小时里第一次想起来自己渴了。下面这个情境听起来也很熟悉:你最终决定要读《一辈子做女孩》这本书,因为你的朋友们几年来一直敦促你读一下。天刚黑你就打开这本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夜时分,而你在第二天凌晨4点还要与一位在伦敦的客户举行电话会议。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都经历过与上述例子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听到精彩的故事时,我们就失去了时间概念。几个小时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时间仿佛被压缩了似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精彩的伏笔能够吸引人,故事的基本情节也足够引人入胜。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保证接下来的故事会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忘记看手表或催促我们翻到书的最后几页。

让我们对故事持续感兴趣的事物通常可以归结为一个词:情节。情节是故事中事件发展的顺序——理想的情节充满意想不到的转折、变化和神秘色彩。让我们为之着迷、忘却时间的故事几乎总是包含大量不断变化的事件。这不仅是推测,而且是科学事实。例如,行为学家保罗·多兰曾经说过:“看起来我们的大脑似乎真的是在根据事件发生的数量计算时间。因此发生的事件越多,我们感觉流逝的时间就越多。”

正如大家可以想象到的那样,可能发生的情节数以千计,尤其是当你把精微的细枝末节都包含在内的时候,比如某个具体的行凶者在特定案发现场使用的确切凶器。但当涉及工作中的故事时,我发现实际上只有5种基本情节。为什么要关注这一点呢?为什么要把自己限制在这5种基本情节中呢?原因有两个。第一,这5种基本情节会重复出现,因为它们体现了人类的某种特定的普遍经验和理解能力。第二,生活中充满了随机事件。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应当把这些混乱的体验根据主题和逻辑顺序(并非可以预测的)——故事的骨架——组织起来。这样,读者可以更容易理解、记住故事,并受到故事的影响,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呈现那些杂乱无章的事件好得多。这5种基本情节可以向我们提供蓝本,让我们知道故事主题和事件顺序看起来可能是什么样子。当然,你无须永远把自己限制在这5种基本情节之中。但是,对其内容的了解可以让你更快地设计出故事,给你提供坚实的基础,来使你能够以此为起点变得更具创造性。在打破规律之前需要了解规律,对不对?



情节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在深入了解这5种基本情节的细节之前,让我们从视觉角度考虑一下情节(或称“情节标绘”),以增进我们的理解。为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来看一看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著有《五号屠宰场》、《猫的摇篮》等)及其杰出的故事图表阐释理论。在其散文集《没有国家的人》中,冯内古特以横坐标轴和纵坐标轴作为教具,讲授了有关创作的精彩一课。在这里,横坐标轴代表的是时光流逝,纵坐标轴代表的是运气,如图2–1所示。

图2–1

很多时候,故事主人公一开始的运气都不错,但随后他们就陷入了麻烦或厄运之中,不过通常他们最终都会从中解脱出来。冯内古特称其为“绝处逢生的男人的故事”(当然,这也可能是绝处逢生的女人、儿童或动物的故事)。这张简单的图呈现的就是情节。(参见图2–1)

冯内古特还介绍了“男孩遇上女孩”这种老套的爱情故事或情节。请注意,这并不一定真的是男孩遇上女孩。从其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说,这是关于普通人的故事。此人在普通的一天里无意中发现了有趣的事情(或人),但随后失去了它(她)。他想要将其争取回来的努力会有所回报吗?在大部分的传统故事中,回报会有的,因为历史上的浪漫喜剧影片向我们讲述了太多这样的故事!但有关这种情节的视觉图看起来不同于“绝处逢生的男人”那幅图。(参见图2–2)

图2–2

冯内古特继续介绍了另外两种不同的情节:灰姑娘的故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情节。我们在此不详细讨论这两种情节,但其基本思想是,尽管人物、背景和冲突可能差别较大,但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众多故事中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无论你是在准备工作中的讲话、在会议讨论中发言还是仅仅是在午餐期间与同事聊天,都一定要让自己熟悉这5种基本情节。它不但有助于你构建自己的故事,而且可以保证你的故事在听众中引发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