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5种基本情节

5种基本情节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工作中故事的5种基本情节,这样你就可以思考如何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起源故事

人有一种共性,就是都想知道事物是如何开始的——宇宙、具体事件,甚至是我们自身。“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十分普遍,大部分孩子都会以某种形式提出这一问题。起源故事(所有这些都是起源故事)能够逐渐向人们灌输身份意识和传承意识,将某个事件或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下,或者能够单纯满足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每一种宗教和文化都有其自身的起源故事,内容涉及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民族是如何形成的。这不足为奇。

在工作中,起源故事可能是公司创始人的故事,或者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某种思想、某种产品、某种服务、某种平台、某项活动或者机会的出现和产生。让我们看一个例子。2006年,人们对于因德拉·努伊有许多疑问。为什么?因为这位土生土长的印度女士成了百事可乐公司的第一位女总裁,她也是第一位不是出生在美国的美国著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成为任何事物的第一,无论是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人,还是第一个发现是细菌而不是压力引发溃疡的人,都常常会引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怎么做到的?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努伊这个例子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你是如何走到这么远的?”她通过一个起源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来她在非营利组织92Y于纽约召开的讨论会上再次讲了这个故事。

努伊在谈到自己的小学生活时说道:“每天晚上坐在餐桌旁时,母亲都会要求我们写一篇演讲稿,谈谈假如我们是总统、行政大臣或总理,我们将如何去做,她要求我们每天扮演不同的世界领导人角色……晚饭结束时,我们必须进行演讲,而她则必须决定自己要投票支持谁。”尽管这种习惯可能会让人觉得,在她这种家庭成长听起来是件令人恐惧的事,但努伊、努伊的姐姐和她的妈妈在每天傍晚进行这种常规活动时感到很开心。她们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和成长。更重要的是,演讲锻炼了姐妹俩,让她们为演讲和辩论做好了准备,包括应对疑难问题的准备。在她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每当努伊看到自己的男同事不断复查自己的答案时,她就会把他们一起叫出来,明确阐述自己最初的想法和建议的正确性,有效地处理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在这种起源故事中,努伊的成长甚至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辩护的能力,甚至是开始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任何国家(或公司)的领导者。

白手起家的故事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工作中的故事之一。想想有多少故事是关于出身卑微、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的。霍雷肖·阿尔杰是19世纪非常成功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书中宣传的就是此类故事。各种白手起家的故事都是大卫战胜歌利亚那样的故事,或者是大家所熟悉的弱势一方最终胜出的故事。无论你称之为什么,这一情节都是关于这种人物的:刚开始他在生活中地位低下,没有太多进步的希望,但通过戏剧化的突然转变,他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倘若冯内古特用图表示这样的情节,那它看起来应当像图2–3。

图2–3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故事是个著名的白手起家、草根逆袭的例子。在经历了贫穷、痛苦的童年生活之后,她在十几岁时搬到了纳什维尔市,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她父亲对她进行了指导,鼓励她求学上进。这些品质帮助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成为一名职场明星、媒体偶像,一位坐拥30亿美元财富的慈善家。另一个例子是宝美奇公司和培恩烈酒国际有限公司的约翰·保罗·德约里尔。德约里尔在洛杉矶一处到处都是移民的街区长大,家境贫寒。在利用700美元创办宝美奇公司之前,他曾两度无家可归。他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最终把公司发展成“年收入为9亿美元的美发行业重量级企业”。这些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命运都不太好。他们没有特权背景,早期也没有获得意外之财。但像奥普拉和德约里尔这样的人物,克服了貌似无法战胜的困难,历经了多次挫折创伤,最终达到了令人振奋的高度。和他们一样出身卑微的人极少有能够达到这一高度的。这一历程让他们的故事激励了大多数听众——如果他们能够做到,为什么我不能呢?这就是白手起家的故事能够引起大量听众共鸣的原因。

重生的故事

或许最著名的重生故事是耶稣基督的复活。然而,重生的故事无须把自己限制在身体死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在《7种基本情节》一书中,作者克里斯托弗·布克利用睡美人的故事拓展了重生的定义:“主人公遭到黑暗咒语的诅咒,最终深陷某种近乎活死人的状态:身体或精神被囚禁、昏睡不醒,或者受困于其他某种形式的妖术。他们长时间失去活力,陷入这种冻结状态。随后发生了某种神奇的救赎行为,主要是某个特殊人物把主人公从牢笼中解救出来,把他们从黑暗的深渊带回光明的世界。”此处,救赎的概念是关键。换句话说,重生故事是关于获得第二次机会的故事。在工作中,它经常以逆袭的形式表现出来。

理查德·蒂尔林克帮助哈雷–戴维森公司在20世纪80—90年代扭转颓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管理层收购公司的全部股权之前,这家昔日的摩托车行业的标杆企业的“运作方式看起来正让公司日薄西山”,一位名叫迪安·威特·雷诺兹的行业分析师当时这样评论。记者司各特·比伯指出:“这种充满传奇色彩但老旧过时的摩托车已经成了行业中的笑柄。”蒂尔林克在2015年入选美国摩托车协会(AMA)名人堂,原因是“他重塑了标杆企业,确立了新的使命和新的价值观、目标和战略”。在重建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蒂尔林克就明确告诉投资人,公司的品牌是其主要资产。他明白,哈雷摩托车的关键吸引力不在于车辆本身,而在于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归宿。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市场营销导向”。这种重生的故事在商界大量存在,常常能够赢得听众的喜爱,其中战胜命运的因素同那些白手起家或草根逆袭的故事有类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