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第4章 借助数据讲故事

第4章 借助数据讲故事




现在,大数据可谓无处不在。随便快速浏览一下网上的商业新闻,就可以发现大量文章都是关于公司计划利用海量数据进行运作的。这些数据常常是创新数据。例如,经营人力资本管理和调查业务的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曾对软件进行测试。据说,该软件能够根据潜在雇员的薪水、通勤距离以及其他因素预测他们辞职的可能性。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清晰频道户外广告公司的户外广告牌是完全根据驾驶员的兴趣制作的,其依靠的数据是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其他载体的成千上万个移动用户那里收集来的。

商业领域不是唯一一个使用数据越来越多的领域。和销售一样,竞选活动也一直在根据大数据针对目标选民制作和传递重要信息,尤其是2016年的总统大选。2016年,《福布斯》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指出:“信息深度意味着,每一条信息,无论是出现在网站上、演讲中、邮件里还是通过四处游说传播,都要比通过完全相同的方法发布要好。”大数据甚至可以被应用到农业方面,因为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使用基于传感器的信息帮助农民搞清楚种植的最佳办法(例如播种的位置),从而收获最高产量。

总而言之,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蓬勃发展的时代,几乎每一个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都在运用前所未有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工具。无论你是数据专家、市场营销经理、政策制定者,还是研究分析师,不断增加的数据量、不断增长的数据更新速度以及不断增多的数据种类都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你将如何向你的听众传递海量相关信息的意思和含义,让他们赞同你的想法和计划?

答案很简单:利用故事。运用重要的故事讲述要素可以极大地增强你的信息影响力,防止你跟听众溺亡在不断涨潮的信息海洋中。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如何利用故事最有效地传递包含大量数据的信息。我们将从理解听众以及弄清楚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首要问题:信息太多


4年前,我跟家人搬进了一座比之前更大的房子。虽说大家都赞同这次搬家,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对浴室和厨房进行大规模翻修,安装窗户、窗帘和橱柜,重新粉刷等。好消息是我得到了一位能干的室内设计师的帮助,坏消息是我们沟通起来很困难。在我问到有关价格或者交付日期的问题(例如卧室的窗帘)时,她不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提供大量看起来无关的信息:“我去过供货方的‘工作室’,打听了有关这种面料的普及程度以及需要的尺寸。他们说……然后我与裁缝谈了三次,她说……”有时候我在这种独白的最后能够得到答案,有时候得不到答案。

随着我对此事思考得越来越多,我意识到在许多服务业供应商那里都会出现这种沟通困难的问题,例如汽车修理工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对于这种现象,我直到最近才有了更好的理解。我的朋友格雷格·金负责一家大型网络零售商店的客户保留问题,他组建了一个数据专家团队。在同他交谈时,我提到了服务供应商啰里啰唆的解释让我心烦这件事,他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吗?”我猜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是受到了金钱的驱使,因为他们是按小时收费的。他说道:“不对,他们这样做是在显示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想让我知道他们工作得多么努力,他们是多么有见识,以及他们是如何竭尽全力为我提供服务的。而我恰恰相反,只想让他们直接、明确地回答我的问题,如果有必要,我会进一步提问。

明白这种差异帮助我意识到根据数据进行演说的困难:演说者希望展示他们积累了多少数据——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他们自身的价值和可信度,而且可以提升他们分享的信息的价值和可信度。然而,听众对海量的数据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知道这些数据的意义以及自己为什么要重视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