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喜欢程度测量仪

不可避免的问题和喜欢程度测量仪




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听到“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个问题,而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给出一个精彩的答案可以确立你与听众交流的恰当语气,建立你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增加你的说服力。

喜欢程度发挥作用的地方就在这里。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关于社会影响力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不但喜欢那些我们认为与自己相似的人,而且很可能与他们建立较强的联系,并且认为他们的观点具有说服力。因此,“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它可以让你展现出同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个人相似的方面。[我在凯洛格商学院的故事也常常起到同样的作用,因为许多人也想问问题但没有问,因而他们会感激那些提问题的人(这是情理之中的)。]我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找到自己和面试官之间的共同点,但精心设计的回答更有可能引起共鸣。

凯洛格商学院副教授劳伦·里韦拉经研究发现,面试官会优先考虑那些让他们想到自身经历的申请者。因此,当面试官说“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时,他们真正的意思是“向我介绍一下你那些能让我想起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就可以把那根表示喜欢程度的指针推到“我确实喜欢这名候选人”的附近。

“让我想起自己的事情”这句话包罗万象。例如,你的性格或背景方面的事情,甚至是你工作奋斗的经历都可以让面试官想起他自己。假设你通过他们的个人简历得知你的面试官的职场经历丰富多彩而曲折,那么你可以提到自己在职场经历的艰难坎坷,从而建立起较强的联系——前提是你确实经历过这些,并且这跟你面试的工作具有逻辑关系。与此类似的是,里韦拉讲述了一个申请加入精品律师事务所的候选人的故事。当这位候选人得知面试官是个单身母亲的时候,她讲述了自己作为单身妈妈的经历,以及感恩之情,从而与自己的面试官建立起了深刻的联系。创建这种联系的不仅是共同的经历,还有共同的故事。如果我们在讲故事时能够把它们与听众熟悉的故事或经历过的事联系起来,那么我们自然就会增加在喜欢程度天平上的指数。利用第2章中列出的5种基本情节是个很好的办法,你可以将人们熟知的故事框架作为故事传播手段,增进听众的理解和喜欢程度。

当然,喜欢程度能够为你服务的领域远不只限于求职面试。比方说,同样的原则可以用来竞选投资经理,或者赢得供应商竞标。在这些场景中,“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也是你的机会,你可以利用它来讲故事,重点突出同样的经历和故事。无论你是在寻找新工作,为新企业募集资金,还是在与新的潜在客户会面,在被问及自身问题时讲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都可以帮助你建立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