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从三幕角度思考问题

从三幕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我们再思考一下,在选定了你认为的能够引起听众共鸣的具体话题之后,如何精确地组织自己的故事。因为体现共享经历的精彩故事包含了战胜逆境或解决问题的内容,所以我们将以这种故事类型作为我们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战胜逆境、实现自我的故事产生共鸣,因此我们也愿意听一听他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要想让自己的故事精彩动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阐明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战胜了艰难险阻,或者解决了棘手的问题。

不跌宕起伏的故事不算是精彩的故事。“我遇到了麻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故事讲完了。”这种故事乏味至极!

一旦你选择了一个包含了自己必须要克服的艰难险阻的故事,那接下来就要想出最好的办法来组织故事,最大限度地引起听众的共鸣。好消息是你无须再去思考基本的故事结构。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章中提到的三幕结构吗?你可以在自己的故事中使用相同的结构,利用你对此进行的所有思考结果。大家还要记住来自第1章的另外一个经验:精彩伏笔的重要性。在你的“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故事中,构思巧妙的伏笔可以使听众变得积极,因为他们渴望听这个故事,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内容。(参见第1章,查阅有关利用冲突、比较和矛盾手段吸引听众的更多内容。)第一幕中的精彩伏笔可以让听众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第二幕中,也就是故事的中间部分,发生了什么,这通常也是故事中最复杂的部分。

尽管所有这三幕都很重要,但第三幕需要做的工作特别多。这是你的机会,它可以引导你的听众到达你要表达的终点,这与你所处的具体语境有关。这意味着你必须用这样的语言总结你的故事:“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也是我们进行交谈的原因。”例如,你可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投资我的企业对您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在你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如何克服所有的困难创建公司,以及为什么你的听众应当关注的原因之后)。总之,听众需要明白你讲这个故事的原因。第三幕不仅是你故事的结局,它还将你的故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告诉听众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

在组织自己的故事时,一定要记住“少即多”,因而“多”可能常常意味着“少”。你要主动删除不相关的信息。你要如何知道哪些内容是不相关的呢?一开始,你要找到贯穿三幕的故事主题。没有主题,故事就缺少了支柱。但是一旦发现了主题,你就可以据此删除不相关的信息。在我的那个凯洛格商学院的故事中,主题是要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明白某些问题,并向老师求助,这样所有人都可以受益。

下面,让我们思考几个更具体的例子,这几个例子都是故事,是对“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一问题的回答。这些故事显示了三幕结构的有效性。

在下面每一个“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故事后面,我都会进行一番评论,告诉大家哪些方面作用明显,哪些方面需要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