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如何讲好一件事 > 真的那么简单吗?

真的那么简单吗?




这个故事是安迪·西科写的,他是芝加哥的一位资产管理专家。我和安迪曾经一起准备“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一问题。当时,他正在换工作,为求职面试做准备。在精心准备了“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这个故事之后,他成功跳槽,成为另一家公司的管理部主任。

我在伊利诺伊州橡树园长大,中学时曾得到过一份修剪草坪的工作,我还在家周围做些零工。我的一位客户是基德尔·皮博迪公司(这是华尔街的一家经纪公司)的高管。同时他还是耶鲁大学芝加哥地区的校友俱乐部主席。大家都知道,每年他都会向一名品学兼优的耶鲁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工作。我想得到那份工作!

因此,在离高中毕业还有几个月时,我给他打电话,请求得到这份工作——尽管我不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并且要到伊利诺伊州大学上学。结果我得到了那份工作。并且在整个大学期间,我都在基德尔·皮博迪公司从事类似的工作——这是我入行的开端。

在伊利诺伊州大学上大三的时候,我参加了各种工作面试,但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一家:奥康纳期权交易公司。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主要来自暑期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打工经历。在那里,这家公司被视为行业翘楚。奥康纳期权交易公司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独享性期权交易公司,并且是第一批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期权价值的公司。

我和一位对期货交易不感兴趣的好朋友交换了面试名额。在经历了严苛的面试之后,我收到了该公司的入职邀请。当时我兴奋地接受了邀请,开始了自己的期货交易生涯。

我在奥康纳期权交易公司度过了13个春秋,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大厅里的“跑腿的”一直升到管理部主任,直接交易的股权类衍生品金额高达几十亿美元。

每当我想到自己当前的情况时,都会回忆起过去的那些日子。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帮助别人,但是如果你不主动求助,机会就不会来敲你的门。

对第一个例子的评论:

第一幕:第一段很棒!故事讲述者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设定了故事背景,一共用了147个字!

第二幕:在第二段中,故事讲述者让故事听起来好像是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请求那位先生提供工作机会并最终如愿以偿。但我的感觉是(或许你的感觉也一样)实际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或许在事后看起来这件事挺简单,但你的听众并不具备这种先见之明。因此,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迷惘与困惑。哪怕是让听众了解一点点他当时的实际行为,也会让听众看到他所克服的障碍,让听众进一步了解安迪的性格。

第三幕:最后一段结束得很漂亮。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结束这个故事。我给这个故事讲述者的唯一建议是,他应当明确指出自己为什么在讲这个故事(“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我来到这里,为什么我非常适合……”),以此结束故事,并且指出他在此次会谈中想要达到的核心目标。

安迪也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听众选择不同的细节内容。例如,对于我们精心制作的这个故事中的目标听众来说,提到“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效果就非常好,这可以树立讲话者的权威。如果安迪的听众是非专业人员,或者是跨部门团队,那他或许可以运用其他内容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故事的最终目标对象是听众而不是你。